李仲飛沒有發表意見。
    原本也沒指望二人能有什麼好的辦法。
    可他還是心存希望,萬一能遇到一個人才呢!
    現在看來,二人是那種沒有開拓精神的執行者。
    算了!
    李仲飛離開了水隴鎮。
    啥話也沒說。
    搞的陸冠和嚴洪等人忐忑不安。
    他們以為會下發處理通報,或是警告,或是罰款等。
    然後等了兩天,啥動靜也沒有,好像是李書記忘了一樣。
    第三天。
    通知到了。
    卻不是處理他們的。
    而是讓他們做好合並村的準備工作。
    首先就是他們管轄的被風沙侵蝕比較嚴重的幾個村。
    其他鎮也是一樣。
    縣里的規劃是,與沙漠交界的村都要撤離。
    安置費用由縣里統一解決。
    各鄉鎮負責安排地方。
    隨後,李仲飛給118公司老總打了個電話,要求借款五個億。
    118公司立刻安排財務去辦手續,然後去關石縣財政局簽合同。
    五個億無息借款。
    李仲飛是想先解決合並村村民的安置問題以及縣委縣政府拖欠工資和辦公經費問題。
    要想把關石縣這列火車帶起來,必須先加夠了燃料才行。
    作為火車頭的李仲飛不出面解決錢的問題,其他人誰還有這個能力?
    五億無息借款的風第一時間從縣財政局傳了出去。
    還是西疆省第一科技企業財務人員上門送錢。
    這能力和威望,誰能比?
    隨後,李仲飛下發通報。
    說明了借款的用途,並全程公示。
    並提倡儉樸工作。
    還告知所有人,能不開會盡量不開,以通告的形式最好。
    信息公開,讓所有人都參與到關石縣的建設中來。
    而不是存在信息差,只有少數人搶先去攫取利益。
    李仲飛是在造勢。
    給外界一個關石縣要大搞基建建設的想法。
    盡管關石縣地方不大。
    前景也沒有。
    但基建是個肥肉,能來撈一筆至少也是一個小目標打底。
    弄好了,幾十個,上百個都不成問題。
    同時,李仲飛還放出風,要請118公司的科研團隊來關石縣研究沙子的利用率。
    還有省農業廳要在關石縣繼續發展“沙漠綠洲”項目。
    總之,聲勢無比浩大,縣里和各鄉鎮百姓猶如打了雞血一樣,熱議著未來。
    其實李仲飛的計劃和大家想的有些不一樣。
    沙漠綠洲可以復制,可以解決風沙侵蝕的難題。
    三年內也能有一定成效。
    但基建項目卻不是蓋高樓大廈。
    這里沒有支柱產業,人口還外流,蓋大樓看嗎?
    李仲飛的目光不是眼前基建項目帶來的短暫的紅火。
    而是未來。
    根據關石縣縣志記載。
    歷史上這里是抗擊匈奴的邊關重鎮。
    曾有三個朝代的皇帝御駕親征,在這里駐守。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可以利用起來,把關石縣打造成一個,復古城鎮。
    內有歷史文化,外有大漠風光。
    豈不是一個吸引人的旅游景點?
    而旅游帶動起來經濟,是可以直接惠民到百姓兜里的。
    唯一缺的就是水資源。
    只要能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問題自然不成問題。
    喜歡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請大家收藏︰()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麼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