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見兩人听的入神,就接著說道“那時候揚州風氣也開放,不像其他地方那麼守舊,慢慢就形成了以鄭板橋為核心的‘揚州八怪’。
他們為啥‘怪’?是因為他們的書畫風格,和傳統江南文人那種講究雅致、工整的路子完全不一樣,特別強調自己的個性,怎麼自在怎麼來,看著就跟主流畫風格格不入。
而且我覺得,‘揚州八怪’應該不是光指他們八個人,它更像是一個圈子的統稱。是以鄭板橋、金農他們幾人為領頭,身邊跟著一群風格相近的文人。
這些人大多都有科舉功名在身,要麼中過舉人,要麼是秀才,可偏偏仕途不順,沒法做成官,最後只能靠賣字畫謀生。
他們的字畫,主要就是賣給那些商人。商人有錢,又仰慕他們的文名,不在乎書畫到底符不符合主流審美,只要是‘進士老爺’‘舉人老爺’的手筆,就願意花錢買。這也讓他們的作品特別暢銷,甚至能靠這個過上不錯的日子。
就說鄭板橋,別看他的書法在文人圈飽受爭議,可他賣字的價格卻高得嚇人。
一幅對聯要一兩銀子,一幅畫更是敢開價十兩。這在當時絕對是天價,普通百姓家,一年的生活費,也就幾兩銀子。
但就算這麼貴,照樣有人搶著買,說白了,人家買的不是字,是他‘進士’的身份,是那份能裝點門面的文化氣。其他幾個‘揚州八怪’的成員也差不多,大多有科舉背景,靠這個吸引商人買家。”
楊明說的嗓子冒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語氣平緩下來“所以在清代的時候,鄭板橋的作品再火,也只是在商人圈子和落魄文人里火,根本沒進入正統文化圈,沒火出圈。
你甚至可以把他當成那個年代的‘行為藝術家’,風格特立獨行,卻只在小圈子里受歡迎。他真正火起來,是在民國之後。
清朝一滅亡,社會風氣變了,人們開始喜歡這種有個性、不循規蹈矩的藝術,他的書畫才慢慢被更多人認可,名氣也越來越大。
可問題是,他當年賣出去的作品太多了,流傳下來的真跡數量也不少,跟其他那些作品稀少的清代畫家比起來,他的字畫價格自然就上不去。”
說完這些,楊明目光落在劉明星身上,眼神里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她手里這幅鄭板橋的書法,就算是真跡,也算不上多值錢。
劉明星靜靜听著楊明的解說,心里漸漸泄了氣。人家是開古玩店起家的,哪里會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實際價值!看來,自己這件東西,想抵個好價錢,是不大可能了。
“那……這件東西現在到底值多少錢?你說個實際價格,我對比一下我的收購價,看是不是虧了?”劉明星還是不肯說出自己多少錢收的。
“實際價值大概在三千元左右,這還是我出的價格,要是別的店鋪收,價格可能會更低。不過,要是鄭板橋的畫作,價格會高不少。”楊明慢悠悠說出個讓劉明星詫異的價格來。
她當時被人攛掇,以為鄭板橋是名人,書法作品肯定搶手,也沒考察市場行情,掏了八千買下的。現在听楊明這麼一說,她心里難受壞了,自己這是被人坑了。
但劉明星這人心理素質強大,臉上沒露出半分異樣,伸手把卷軸卷好收起來,語氣平靜道“那就算了,我還是不拿出來獻丑了。接下來咱們也別耽誤時間,按著你昨天說的內容,簽協議吧。”
楊明點點頭,從抽屜里拿出幾頁紙來“協議內容我已經準備好了,昨晚跟你說的那些條款都在里面。你們那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嗎?”
劉明星語氣輕松“好了,今早在家的時候,我已經讓他把字簽了。那保證書是他親手寫的,一筆一劃都清楚,錯不了。”說完,她抬眼看向旁邊一直沒吭聲的姜明星,胳膊輕輕踫了他一下,示意他把保證書拿出來。
姜明星自始至終沒怎麼說話,剛才楊明講鄭板橋書法的時候,他心里一直在琢磨。他之前總覺得楊明就是個普通開古玩店的,沒太當回事,可今天一听才知道,自己是真小看了人家。
楊明不光能把書法背後的歷史講得頭頭是道,還能結合現在的市場情況,給出這麼實在的價格,鑒別的本事是真厲害。
這會兒被劉明星一捅,他才回過神來,只是心里頭不太痛快。他覺得楊明這事兒辦得有點過了,又是要保證書又是說要去公證,明擺著是不相信自己,這也忒小看人了。
但他也沒說什麼,只是慢吞吞從隨身的包里,把那份折得整齊保證書拿了出來。
楊明接過保證書掃了眼,紙頁上字跡幼稚潦草,很符合姜明星草率性格。但條款卻寫得明白,尤其末尾那句“若超約定期限,願無償將全部拍攝底片交付雜志社抵扣投資”。
姜明星敢把這話落紙上,八成是覺得這事十拿九穩,才敢把話放這麼滿。
另一邊,劉明星和姜明星也把楊明擬的補充協議翻了兩遍,逐字逐句看過後沒挑出半點毛病,干脆利落地簽了字。
兩人眼下心思在一處,就盼著楊明趕緊把錢給到,好拿著錢搭起劇組架子,應付那邊催得緊的香江投資者,別讓這樁好不容易談成的事黃了。
楊明沒多耽擱,轉頭叫來了會計,囑咐她陪著劉明星去公證處辦手續,等公證一完就把錢結算清楚。
他心里其實不想跟劉明星多掰扯,這女人膽子太野,做事沒個顧忌,什麼險都敢冒,跟她牽扯得深了,保不齊哪天就惹上麻煩,還是盡早撇清才省心。
眼下他更惦記的是郭勝利那邊的進展,等劉明星和會計出了門,他拿起車鑰匙就開車回了後海院子。簡單煮了碗面墊了肚子,泡了壺熱茶,坐下來等郭勝利電話。
說起來,現在這大環境,做什麼都束手束腳,好多事根本推進不下去。
楊明有時也會想,他其實大可以在外邊多避一陣子,等明年社會風氣稍稍穩當些,再回來才是最穩妥打算。
郭勝利的電話打過來時,已是下午兩點多。楊明接起電話,就听他語氣倉促說道“石頭,事情有變,李老板他……沒了!”
喜歡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