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跡嗎?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怎麼會在國外舊貨攤子上出現?”李莉心里還是不大相信。
楊明把畫重新展開,耐心解釋起來︰“你看這只鳥頭大身小,眼楮畫得很圓,這是陳洪綬典型的夸張手法,為的是突出神韻,不是單純畫個像。
再看這梅花枝干,用筆遒勁,像鐵絲一樣,這叫‘高古游絲描’,是他的看家本領。線條看著圓潤,但力量感十足。”
“還有這題跋,”楊明指著角落的字,“他的書法學的是魏晉,古拙又有金石氣,和市面上那些模仿的‘館閣體’完全不一樣。
這些印章也很有講究。印泥是老朱砂,顏色沉著。最重要的是,這幾方收藏印在很多古籍里都有記載,是流傳有序的。”
最後看這紙絹和裝裱,年代久了,紙絹會自然氧化,顏色柔和。裝裱的材料和工藝,也是明代晚期風格。這些細節,仿品很難面面俱到。”
“至于它為什麼會在國外……”楊明嘆了口氣,“近代史上,多少國寶因為戰亂和各種原因流落到海外?能在倫敦的舊貨攤上遇到,既是偶然,也是緣分。
我估計,這幅畫的主人,祖上應該是八國聯軍中的一員。因為據記載,這幅畫是宮里藏品,只有動亂年代,外國人才有機會接觸到此畫……”
楊明買到這幅畫,心里很高興,晚上和老爸兩人開了瓶酒,邊聊天邊喝。
“吳姨呢?她這兩天怎麼不過來了呢?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楊建軍看看他︰“別瞎說,她覺得你們過自己的生活不易,不想過來打擾。她下午還過來幫著帶了會兒孩子,只是覺得你們該回來了,才回去的。”
楊明點點頭︰“只要不是對我有意見就成,快過年了,你和吳姨說一聲,過年期間,過來一塊熱鬧,不要再獨自回去住了。”
隨後幾天,楊明沒有等到老外攤主電話,心里漸漸放下了此事。他覺得一次收一件玩意太�@攏 綣 搶賢食故塹踝怕 鍪治鍥罰 急覆輝俅罾硭 br />
一周後,拍賣圖錄如期而至。楊明的拍品被放在了顯眼位置,而李莉也收到了凱恩“私下接觸”的電話。
凱恩稱對方是一位收藏家。電話中,他提出了一個試探性的問題︰“他願意出價九百五十萬英鎊,是否有機會私下成交,避免拍賣的不確定性?”
這個價格比八百萬保留價高出不少,足以讓人心動。
“這個價格很有誠意。”李莉沒有直接答應,而是按照楊明的囑咐,先穩住對方,“不過,我們還是希望能尊重拍賣行的流程。”
電話那頭的凱恩輕笑一聲,話鋒一轉︰“當然,流程很重要。也許,我們可以在拍賣前安排一次私下會面,大家交流一下,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李莉看向正在一旁听著的楊明,他點了點頭。
“好的,”李莉回應道,“我們很樂意听听您客戶的想法。”
掛斷電話後,李莉有些興奮︰“看來你的判斷是對的,真有可能提前出手物品!”
楊明表情平靜︰“接觸不代表交易,接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潛在客戶心理預期價格是多少。還有就是,咱們是在執行和拍賣行簽的協議。”
會面地點選的是一家低調的法式餐廳。
楊明和李莉提前到達,佔據了背靠牆壁位置。楊明低聲叮囑李莉︰“記住,咱們今天的任務是觀察和提問,絕不出價。”
十分鐘後,凱恩帶著一位氣質儒雅中年男人如約而至。
“這位是我們的客戶,哈羅德先生。”凱恩介紹道。
簡單寒暄後,哈羅德直接切入主題︰“我對你們那件拍品非常感興趣。如果能私下成交,我願意給出一個非常有誠意的價格︰一千萬英鎊。”
這個價格比電話里又高出了50萬,已經相當誘人。
李莉的心跳了一下,但她只是微微一笑,將話鋒引向了別處︰“哈羅德先生眼光獨到。這件拍品來歷頗為不凡,您似乎對它的背景很了解?”
哈羅德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他對這件拍品的研究和喜愛,甚至提到了幾個連楊明都不甚了解的細節。
楊明心中了然︰對方是個行家,而且志在必得。
凱恩適時補充︰“我客戶的收藏在業內頗有名氣,能被他看中,是這件拍品的榮幸。”
楊明微微一笑︰“哈羅德先生的誠意我們感受到了。只是,我們原本期望在拍賣會上能看到更激烈的競爭。畢竟,真正的好東西,從不缺買家。”
哈羅德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面,沉吟片刻後,開出了一個新的價格︰“一千一百萬。 這已經是我能給出的最高價格,希望你們能認真考慮。”
楊明沒有立刻答應,而是端起水杯,慢條斯理地說︰“哈羅德先生,感謝您的厚愛。不過,拍賣流程已經啟動,我們需要時間慎重考慮。”
“當然,”哈羅德微笑著說,“我期待你們的好消息。”
回到車上,李莉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千一百萬!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楊明卻顯得異常冷靜︰“這只是他的第一次出價,不一定是他的底牌。他急切地想私下成交,說明他很擔心在拍賣會上遇到強勁的對手。”
“那我們答應他嗎?”李莉不知道楊明真實想法,按著自己理解問道。
楊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不著急。看看拍賣會前,他是否會再次提高價格。這才是第一個私下接觸到的藏家,說不定接下來還會有……”
果不其然,接下來幾天,凱恩又打來幾次私下邀約電話。楊明讓他報價,如果價格不滿意,就不再繼續私下接觸。
凱恩是按他們拍賣行規則辦事,哪里能左右客戶要求。只能不停打電話過來,說具體價格需要當面協商。
如果是別的賣家,說不定就同意私下交易了。畢竟,對方出的價格已經超出保留價很多,但楊明是為了炒作,這些價格遠遠達不到他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