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你下午有沒有時間,我們一起去漢江汽車,我和胡昊說好了,胡總還說你有段時間沒過去了。”
甦易听著林啟華的話,不由想著下午新聞發布會的事情。
看著林啟華那期盼的眼神,還有坐在邊上的徐樂道和季正乾,內心有些不好意思拒絕。
林啟華今天肯定是想帶著徐樂道和季正乾去漢江汽車轉轉,也算顯擺一下自己的事業。
不過轉念想到林啟華說的話也對,的確很久沒有去漢江汽車了。
第一輛“領航者”商務車出來的時候,甦易還去試乘過一次,之後都是听胡昊的報告。
現在汽車歷經一年總算開始量產了,前兩個月胡昊乘著甦易在江城,還找他核對過新車發布會和營銷推廣。
前兩天胡昊還電話匯報發布會的進度,順便約他談新車的定價。
如果不是林啟華來找甦易,甦易也準備最近幾天去漢江汽車找胡昊談一下新車上市的準備。
下午華食集團中央廚房的新聞發布會,甦易細思了一會,好像沒有什麼特別需要他參加的。
有何華和黃麗足夠應付了,這些事情不能什麼都依賴他去完成。
自己不參與中央廚房的發布會,到時候各地市的領導找到自己談中央廚房選址的時候,也可以推托給何華或黃麗去處理。
反正大原則甦易和何華、黃麗都說過,中央廚房主要考慮交通情況和優惠政策。
地域方面首選楚省地級城市,其次是外省。
甦易相信百億的投資規模,上億的納稅和增加上萬就業,楚省各地市肯定會趨之若鶩的找上門合作。
而且吳鎮山在推動食材產業鏈,更不可能讓華食集團的中央廚房項目離開楚省。
甦易看著林啟華笑著說道︰
“本來下午華食集團有個新聞發布會,要公布一個大項目。”
“不過沒關系,讓何華他主導就可以。”
“剛好老胡也找我好幾次,一直沒有時間。”
林啟榮今天還比較淡定,看到有人在,倒是沒和甦易總開玩笑。
听到甦易的項目,大致也知道什麼事情,笑著說道︰
“小易,是不是公示中央廚房的項目啊?”
甦易點了點頭,笑道︰“是啊,今天肯德雞全球發布了華夏分公司出售的事情,剛才外面圍滿了記者。”
“記者?剛進來沒看到啊。”徐樂道好奇的說道。
“哈哈,何總安排人把記者安頓好了,不能讓記者圍著啊。”甦易笑著說道。
林啟榮笑著說道︰
“小易,這項目公示,咱們中正廣場的事情沒問題吧,最近白榮海從日子國又回來了,跑省府跑的可勤快了。”
“但是好像上次的伊藤正男沒有來,換了一個伊藤家族別的人,四十多歲,比伊藤正男看著厲害點。”
甦易听到林啟榮的話,不由琢磨起來。
伊藤家族的情況,甦易在熊曉歌那知道了一些。
之前中正廣場的項目是伊藤次郎負責,現在應該變成伊藤三郎的了。
中正廣場的事情,通過中央廚房和華食集團的食材訂單,來推動省府認同聯合方案是一個辦法。
但是這個方式,按照現在的情況和做事方式,估計短期很難落下來。
甦易內心一直有點想法,如何利用伊藤家族的事情,把中正廣場的事情解決掉。
但是現在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只能等伊藤次郎來華夏的時候,找機會和對方聊聊。
從伊藤次郎手里收購了尋寶網股份,也算間接的合作過。
伊藤次郎在家族的地位,對外援的需求應該也很強烈。
甦易對著林啟榮說道︰“林哥,中正廣場的事情一天不定,事情就會繼續拖下來,搞不好拖個一年半載也不是稀罕事情。”
林啟榮比甦易更知道這種情況,有時候城市拆遷、規劃改建,一拖就數年,甚至計劃擱置,十年沒動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正廣場五年前就傳出來要重建,最後計劃就一直擱置、暫停、啟動中不斷的變化。
林啟榮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誰說不是呢,這樣搞的又是不上不下。”
“小易,要不我們別做什麼中正廣場了,我們把昌河區的商貿廣場重建了吧。
“那個地方位置不錯,地方雖然不大,但附近都是老舊小區,收購拆遷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小易,我和你說昌河區的商貿廣場,我大哥他們已經調研過很久了,不管是人口分布還是附近的商業結構,在那里重建很有商業價值。”
林啟華听到大哥的話,接著說道︰“商貿廣場?這地方不錯啊,以前還挺火,我小時候去過幾次,現在有點老舊了,那附近也就沒有什麼大商業廣場。”
甦易听到林啟榮口里的商貿廣場,腦中情不自禁的想起這個在未來的江城富有傳奇特色的廣場。
重生前這個商貿廣場剛開業沒有多久,而且建設規模達到150多億,超過了中正廣場百億的投資額,是全球最大純商業體之一。
這個商貿廣場說它傳奇,是歷經了十多年的傳聞,最終是由江城投資牽頭下在十年後啟動建設。
現在商貿廣場一直也在傳聞江城市要重建,但是和中正廣場一樣沒有落下來。
目前市政府對中正廣場的重建更有欲望,所以大家眼里都在看中正廣場。
想到這里,甦易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商貿廣場讓一家外地房地產公司虧損幾億鎩羽而歸。
商貿廣場在一年後被一家外省公司收購後準備拆遷重建。
但是商貿廣場的地方不大,要重建大型綜合體,就需要把附近的老舊小區拆遷。
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問題就出在大家都認為沒問題的地方。
老舊小區居民不同意收購拆遷,一直抵觸。
最終開發商用強烈手段,被人告到省府。
這個老舊小區,不是普通的老小區,以前是省直屬機關下屬單位的房子,里面住了不少老干部。
面對開發商強勢的拆遷,其中還有一位老干部的子女在京都有點影響力,把這事情捅到京都了。
在京都和省里的雙重壓力下,江城市府只能緊急叫停,嚴格約束這家房地產公司的拆遷手段。
隨著時間推移,這家外省房地產公司沒辦法搞定這些老居民,市府也沒法出面,于是在商貿廣場里損失幾億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