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桃枝、趙北秋一到晉陽,未歇半刻便疾趨相府求見高澄。
趙北秋將一張玉壁獲的海捕文書緩緩遞給高澄,神色沉哀︰
“大將軍,我們在玉壁剛好撞見胥吏正撕毀海捕,便以請賞為由誆了過來,只是那小吏卻說......”說到此處語聲漸漸哽咽,
“說是......‘給了也是徒勞,畫中人已中毒箭半月,只怕早已死透。’......”
兩人神色更加哀傷,在抬眼窺查高澄神色︰只若一尊石像,沉寂,漠然,唯有眸底晶瑩微爍。
劉桃枝低聲補充︰“之後我們在玉壁周邊村落小鎮挨著尋了個遍,沿著河東之地也尋了個遍,還是一點兒消息都沒有,只怕阿姐真的......”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高澄凝著墨色已然殘褪的畫像,手指緩緩臨摹著畫中人眉目。
“你們找不到而已......有一天,她該回來的!”
斛律光進屋時,正好與趙北秋、劉桃枝錯身,各自對視一眼也未多言,趨近高澄身側。
只見他立在炭盆邊,手指中的那副海捕在焰舌吞噬下蜷縮成灰。
側露的半張容顏如冰凝,沉聲道︰“司空行軍到了哪里?”
“還在晉州整備!”
高澄听後深吸一口氣,緩解心中愁悶,到底是父王手下的老同事,彼此知根知底,韓軌的故意拖延也不難理解。
而如今自己剛嗣業,根基未穩,縱然是心急,也不能反復發令催促這幫勛將。
“好在西邊還無動靜......明月,你十七歲活捉黑獺長史,若是跟隨父親上戰場,恐怕早已軍功赫赫。伴在我身邊,倒是屈就!”
斛律光素來不善言辭,只說道︰“大將軍何出此言?明月從未這般想過!”
高澄忽的淺笑︰“明月,你當真沒想過,在戰場上博軍功?”
“我......”高澄見斛律光啞口無言,又一淺笑,信步間徐徐說道︰
“最初侯景起叛,我的確心生惶懼,可如今想來,我這一生似乎太過順遂,若長此以往,若遇難事倒不知如何應對!
所以侯景叛了,我姑且當是老天對我的一番磨礪。
父親把你放在我身邊,可也不單單是為護衛,更是希望你,能成襄助我的左右臂膀。
欲強根基,先壯羽翼,明月,也是時候讓你去戰場上一番歷練了。也算你我互勉共進!”
“大將軍是要我跟隨司空去平侯景?”斛律光眼底閃過一絲興奮。
“還不是時候,畢竟你父親,還有其他勛將,都與侯景故交匪淺,我也不知兵戈之時,到底會是何種局面,待看清局勢再說......只是到時候,你萬不可學這些長輩,叫我這般為難啊!”
斛律光扯出一絲笑︰“大將軍你是知道我的,怎敢叫世子為難!”
此時見高澄面色無異,又才問道︰“阿姝可有消息?”
高澄答得很干脆︰“沒有!”
此前他會因為夢中之境而擔憂,但此刻,所有的擔憂他都放下了,他只留了希望,不能沒有希望。
到了三月,蕭衍便遣司州刺史羊鴉仁,督兗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人,領兵三萬奔赴懸瓠,運糧草北上接應侯景。
梁國雖然久未經戰不缺糧草,但多依賴商賈采購,所以調集糧草以及整備行軍,也是相當緩慢。
待晉陽局勢漸穩,高澄又慮河南諸州因侯景之叛而生變,遂召段韶快馬馳回晉陽。
當段韶疾步掠過重重回廊,一進軍機堂,只見陳元康,丞相功曹趙隱正與高澄臥在席上論事。
“孝先,快請入坐。”
段韶落坐後急問︰“大將軍,大王如何?”
高澄舒了口長氣,沉聲應道︰“父王......已不在人世!”
段韶自幼跟隨高歡左右,听了這個消息,瞬時泣不成聲,陳元康急忙勸慰︰
“段將軍,如今大王秘喪,還望將軍大局為重......”
段韶听了這話,強抑住了悲泣,拭干淚痕便問道︰“大將軍,知此事者幾人?我心里也好有個數!”
“就這屋里的人!”
段韶聞言,抬眼確認,輕輕垂下頭。
“如今侯景反叛,我打算巡視河南諸州,召你回來是要委你軍事,你與彥深要好生配合,務必鎮住晉陽!”
段韶、趙隱異口同聲︰“是,大將軍!”
“我已命陳元康作了十張布令,都已加蓋父王令印,待我出巡後,你們隔段時日便頒布條令,好叫世人都以為父王在世。
孝先,你一直跟隨父王左右,各兵曹軍事,想必不用我多言。”
段韶胸有成竹︰“大將軍放心,末將都知曉!”
想到已多時日未回鄴城,高澄帶了一句︰“鄴都如何?”
“鄴城倒是無事,只是陛下听到大王感嘆日蝕之言,文武皆知大王病重,難免有所議論。但太原公從未顯現擔憂之狀,所以多數人都是相信,大王活著。”
此時此刻整個高家嫡系,唯有高洋年歲稍長,他一貫的無喜無憂,此時反到成了布陣迷霧,思及此,心下稍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翌日初陽,高澄回望一眼母親跪坐冰室的孤影,此刻縱有千言萬語,也不知該如何告別,終成默然。
門扉咿呀打破沉寂,婁昭君終是不復強忍,背光之處,已是淚如雨下。
丈夫尸骨未寒,長子此去未知前路,心又如何不憂。
高澄疾出幾步,猛然轉身面向趙隱,帶淚抓住他手腕,泣道︰“此番我去,不知前路凶險......好在有你,如今母弟相托,務必護得他們周全。”
趙隱急忙跪地承諾︰“蒙將軍信任,彥深萬死不負重托,將軍此去,也定是前路無險!”
高澄正過眸色,也再不多言,帶過披風,便領著親衛心腹繼續前行。
輦駕碾過碎石黃土,高澄擱下朱批細毫,舒展了一番筋骨,听車外傳來聲聲清唳。
挑開車簾,只望相呼百處的北歸春雁徊翔在殘陽之下,遠處那方蘆葦,正是當年與秦姝相擁望月之地。
“北雁歸......”高澄心中一喜,急呼︰“停!”
“儀仗侯此,明月隨我策馬!”
“大將軍?就我們兩個?”
話音未落,高澄已經跨上白馬,朝著那方蘆葦驅策,斛律光見狀,急忙翻鞍上馬,疾馳跟隨。
雙騎驚得的群雁復飛,高澄翻身下馬,疾步闖進蘆葦之間,只是故人無蹤,卻見當初贈給秦姝的長刀,橫在水畔。
撿起確認後,高澄心中欣慰,笑道︰“阿姝還活著......明月你可知,雁歸北,故劍拾,其中預意?”
“大將軍,這是刀!”
“都一樣,阿姝這丫頭,弄丟三次我贈的佩刀,我們就候在此處,待她來尋......”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