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表里如一指的不單是雕像拿的武器本身,還指的是上面刻的字!”
    這個發現讓張偉非常驚喜。
    一般古人在石碑或者別的物件上面刻字,一般都是寫的墓主人的的生平。
    如果不是墓地的話,則會寫建造者,或者出錢建造人的生平。
    張偉雖然不知道主持建造這個廟的是匠人還是其他人,但這都無所謂了。
    這上面的文字大概率是關于建造者的信息。
    無論寫的是誰,起碼都能了解一下這位建造者的大名和這個廟的來歷了。
    張偉立刻看向了最左側幾個比較大的字,從體積和字所處的位置來看,應該是這一行字的標題。
    可剛把視線聚焦到具體的字上,張偉傻眼了。
    這些字寫的都是繁體,張偉學的是簡體。
    他看繁體字的感覺就像是突然遇見了多年不見的兒時玩伴。
    只認識小時候的他,長大了之後那是既陌生又有點熟悉。
    “這咋辦?不認識啊。”
    張偉發起了愁。
    這就像撿到了一個藏寶圖,卻發現上面的字用的都是加密寫法。
    有種寶藏就在眼前卻怎麼也夠不著的無力感。
    稍一思索,張偉終于想到了辦法。
    他拿出手機打開了威信,然後找到“文件傳輸助手”這個聊天框,點了進去。
    隨後他把輸入法調整成手寫,然後一筆一劃的開始按照上面的繁體字寫了起來。
    果然,在現代強大的智能手機里,這些繁體字立刻就被識別了出來。
    而且因為繁體在現代屬于比較罕見的字,輸入法還自動在後面給出了簡體的寫法。
    “好!果然有用!”
    張偉興奮的把上面的字一個個的轉化成簡體字打在了聊天框里。
    隨著他的輸入,簡體字一個個出現,張偉邊寫邊讀。
    “贈有緣書︰吾名張本興,字暢懷,1012生人,炎宋臨安人士,祖父乃臨安大家張文玉......”
    就這樣張偉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就在他因為慢慢了解了這座廟的建造者秘密,求知欲得到了滿足而高興的時候。
    發現上面的字戛然而止。
    張偉愣了一下,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把上面的字全都查完了。
    但從內容上來說,這才剛起了個頭。
    很顯然是還沒講完。
    此時張偉心里像有一萬只螞蟻在撓一樣,癢的快頂不住了。
    這就像看電視劇看到關鍵處,馬上主角就要遇險了,不知道能不能在這一刀下面活下來。
    正激動的時候,突然這一集結束了,下一集要明天才能播。
    這種情況遇到脾氣差的,都恨不得要砸電視的。
    更何況這個字還是古人留下來的,電視劇好歹明天還會接著播。
    這個古人可是直接斷更了。
    “干,還帶這麼玩的?!”
    張偉足足在原地愣了五六秒這才緩過來。
    過分,實在是太過分了!
    炎宋時期的人,到現在都一千年左右了,早就下線了,催更都不知道該找誰催。
    想到這張偉那真是難受到再也站不住,左右走了起來。
    “干,大半夜的跑到這個破廟,結果看了一篇斷更文!”
    這感覺真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就在張偉在心里吐槽的時候,目光隨意的瞥在了左邊的雕像武器上面。
    然後就移不開眼楮了。
    “對啊,這個武器背面刻的有字,那其他武器里面呢?!”
    張偉這麼想著,快速透視進去,立刻就看到了里面暗色表面的金屬武器。
    同時看到的,還有武器表面密密麻麻的小字。
    “果然有!太好了!”
    張偉興奮的簡直要跳起來了。
    就像看小說看到正精彩處突然發現後面沒有了,正生氣呢,手一劃拉才發現是剛才網不好沒更新出來。
    原來古人沒有斷更,只是一個武器寫不下,需要刻在一個個武器上才能連載完。
    張偉快速壓下心頭的躁動,迫不及待的繼續翻譯了起來。
    每一個武器上的字大概得翻譯十幾分鐘,張偉卻絲毫不覺得累。
    他此刻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這位名叫張本興的炎宋先人寫的自傳里。
    完全忘卻了時間的流逝。
    第二個雕像很快看完,他又馬不停蹄的開始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就這樣一座座雕塑探查下來,足足四個多小時後的深夜,張偉終于把最後一座雕像上的文字給讀完了。
    張偉看向下一座雕像武器的時候發現是琵琶,這才察覺自己已經看了一圈了,看完了。
    他站在原地愣了一下,這才露出了一個釋然的笑。
    他現在心里那是一百分的暢快,像是終于了解到了早就想知道的,勾引了自己很久事情的答案。
    有種求知欲被滿足後別無所求的通透感。
    張偉跳下高台,走到廟中間,把身上短刀之類的工具全放到了地上,再次正了正衣服。
    然後面色恢復罕見的嚴肅,對著中間那座雕塑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跟自己看到雕像時候估計的一樣,這座廟和雕像的建造者不僅是一位雕刻大家。
    更是一生大起大落,卻又不懼坎坷,舉半生之力,留下了這些精湛雕像的雕刻大家。
    這位生在炎宋臨安也就是現在甦杭,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炎宋雕塑家張文玉。
    他出生的時候家族正處于巔峰時期,祖父修建了一座座在當時非常轟動的雕像。
    甚至當時的皇帝想給祖宗立像的時候,都找到了他,讓他親自操刀。
    這巨大的榮耀為他們家族積累到了海量的財富。
    但好景不長,等張本興剛長到二十歲的時候,家里突遭變故,被抄家了。
    好在他祖父因為威望比較高,而且交友廣泛受到了額外優待。
    負責吵架的這名官員因為對張文玉非常尊崇,提前偷偷告訴他可以選一名一名家族里的晚輩逃出去。
    但他只能放過一個,以使張家不絕後。
    張文玉感激涕零,選中了自己剛二十歲的孫子,張本興。
    把家族雕刻技法部分財寶都交給了他,臨行前囑咐一定要把家族雕刻技法傳下去,讓他逃得越遠越好。
    張本興一路顛沛流離,躲避官兵追殺,單槍匹馬南下入山,最後來到了當時還是蠻夷之地的西廣山里。
    這一進山,他就再也沒敢出去過。
    雖然山里條件艱苦,但好在官兵沒有追進來。
    于是他就一個人在山里生活了下來。
    那個時候的西廣奢寵鼠疫到處都是,再加上原始森林的瘴氣,這個剛十二歲的年輕人幾次都差點沒死掉。
    好在他年輕身體強壯,再加上家人臨別前囑咐他一定要活下去,把家族的雕刻技法傳承下來。
    所以他竟然以頑強的毅力活了下來。
    用張本興的原話說是就是,“身負宏願,未敢舍生”。
    好在張本興從小就跟著家人練習雕刻技法,雖然只是年紀輕輕的二十歲,但功力已經是雕刻大家水準。
    也只是在經驗上比自己的父親和祖父差一點。
    由于擔心外面還在追捕自己,張本興就決定在荒無人煙的山里好好住下來。
    他利用帶來的那點雕刻工具,建了個石頭房子,可以抵御野獸攻擊。
    然後開始慢慢的開荒種地,用森林里找到的野菜,種了一些能吃的菜和谷物。
    在安全和生存都沒什麼問題之後,張本興就開始鑽研從家族里打出來的高階雕刻秘法。
    並在三年內達到了家族里的最高的高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技法大成”。
    三年後張本興覺得可能已經沒人再注意自己了,于是嘗試著走出大山,重新回到社會里生活。
    可不曾想這一出去,他竟然差點沒死在外面。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