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上不是玉髓嗎?怎麼會是青白玉?!”
    “這兩種寶石怎麼會出現在同一座山上?!這不科學啊?”
    “原來張海雲沒有認錯,他筆記本上寫的都是真的!”
    “......”
    一瞬間,幾十上百個念頭在張偉腦中略過。
    果然,他還是低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地下肯定是經過了非常復雜的地質運動,才會最終把玉石和玉髓。
    這兩種根本就不在同一層的地殼層里形成的寶石,給送到了同一座山上。
    同一座山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寶石礦產,這還是張偉從趕山找礦以來第一次遇到的情況。
    這種小概率的事件,沒想到今天就讓自己給遇到了。
    同時匯聚兩種大自然造就的寶貝,這座山可以說是真正的寶山了。
    要是放在那些玄幻小說里,這座山妥妥的洞天福地啊!
    這個發現讓張偉心怦怦直跳,思維猛地活躍了起來。
    但驚喜還沒結束,張偉突然感覺到一陣失重感。
    這讓他一個心悸,下意識的抓緊了手上的繩索。
    人一下子從思想中回到了現實。
    剛才太高興,竟然沒注意手上抓著繩索的力道越來越小,差點沒躺下去。
    這里可是二十多米的山上,而且坡度非常大。
    要是真躺了下去,那很可能就會一直往下滾,不剛好遇到結實點的樹都停不下來。
    恐怕有生命危險。
    張偉深吸一口氣,壓下後怕,用力又往上抓了抓,把身體的角度調整到接近直立的狀態。
    再次確認了山體內石頭的材質。
    確信,還真是青白玉。
    要知道青白玉的價值要比玉髓高好多倍,可以說這塊青白玉原石的出現一下子就增大了這座山的含金量。
    這座原石屬于薄皮殼玉石,大概有馬克杯那麼大,經過鑒定,張偉肯定它能達到a級品質。
    這麼大一塊a級品質的青白玉,起碼能賣到二十多萬的。
    就這個價值,剛才發現的所有玉髓加起來再乘以三,都沒這個價值高。
    “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會不會有青白玉?”
    張偉四處看了看,面帶期待。
    如果含量高的話,那這座山的價值可要比他之前發現的所有礦價值都高的。
    甚至如果自己采石場下面的那個金礦儲量小的話,那個金礦也能比過。
    而且看目前山體里的玉石明顯是沒被開發過的狀態,上來就發現了個薄皮殼的玉石。
    按照張偉的經驗,沒開采過的玉石礦里,薄皮殼玉石的佔比可是不少的,甚至比厚皮殼的還要多。
    這種情況下,自己爺爺留下來的和後面在武縣買下來的那座玉石礦都沒這個值錢的。
    當然,之前的前提還是儲量。
    具體什麼儲量,只有自己探查完整座山才能知道。
    當然,探查之前其實是可以略微分析一點的。
    一般來講,玉石的行層底層是要比玉髓靠下的。
    當然,也有玉髓是比較靠下的,但常見的玉髓形成底層都不是特別深的。
    那剛才玉髓分布比較分散的情況其實就能了解了。
    玉髓很可能就是被深層底層中隆起的玉石層給沖散的。
    而玉石層深度更高,所以承受的地殼壓力就更大。
    壓力越大的地層那相互之間就越緊密。
    還拿蛋糕來打比方的話。
    蛋糕是由外層一層層的奶油和一層層的水果以及一層層的面包構成的。
    玉髓形成的地層深度就像是蛋糕的奶油或者水果層。
    而玉石通常會在面包層。
    所以一個面包被猛地擠壓的時候,通常密度低的奶油和水果會四處飛濺。
    但面包頂多是被擠爛,卻極少情況下會被擠碎。
    這也就意味著,大壓力造就的更致密的玉石層,上升過程中更不容易被巨大的地殼撞擊力量撕碎。
    當然她可能會被擠爛,但很難能達到玉髓的那個分散程度。
    這就說明,自己現在發現了一塊玉石,那附近肯定還會有!
    這麼想著張偉視線快如透入地層,在那塊玉石下方繼續向下探查。
    果然,幾乎就是在他透視範圍的極限處,他又發現了一塊玉石。
    這個發現讓張偉非常振奮。
    看來,自己的設想都是對的。
    這座山里,很可能是有一條玉石礦脈的。
    有了這個想法,張偉毫不遲疑的快速探查了起來。
    在第三層的剩余沒探查的地方,張偉又發現了玉石和玉髓。
    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這只是在山頂附近。
    山腰和底部可是有更大面積的山體的。
    那里可是能藏得下更多的玉石和玉髓的。
    張偉就這樣在激動的情緒下,快速的往下探查著。
    他的心情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探查效率。
    隨著視線快速的在地下探查,不到三個小時張偉就已經來到了山腳處。
    踩到了平坦的地面,張偉長出了一口氣。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他終于從陡峭的山坡上成功下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是因為在山腰附近的巨大發現。
    總結來說就是,這座山是越到山頂位置,玉石和玉髓都分布的越少。
    越往下,這兩種寶石都分布的越密集。
    到了靠近底部的山腰附近的時候,寶石多到張偉都要看花眼的地步了。
    ,再往下,因為山體厚度的增加,超過了張偉的探查範圍極限,就看不到了。
    而且還有個有趣的現象,越往上,玉石埋藏的深度通常比玉髓淺。
    到大概山腰位置的時候,兩種寶石的埋藏深度大概就差不多了。
    再往下,玉石反而又埋的比玉髓深了。
    這一點也跟張偉之前猜想的那個情況一樣。
    本來處在更深底層的玉石層,在隆起過程中沖散了玉髓層,然後以更快的速度向上沖。
    最後到了地面以上的時候,變得比玉髓層更淺了。
    按照整座山上寶貝的分布密度來看,玉髓和玉石層都是各自礦脈的一部分。
    它們消失在自己透視範圍盡頭的密度依然很大,而且密度還有增加趨勢就是個證明。
    這座山里的寶石,只是各自主礦脈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就像是一條大河往下越分越多的支流一樣。
    真正的大頭,都在地下呢。
    “這座山價值太大了,必須要拿下!”
    張偉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同時自然的就想到了接下來的問題。
    怎麼才能從泊西村村民手里承包下來。
    這個問題並不好解答。
    就在張偉準備好好想想的時候,電話突然猛的響了起來。
    張偉一看,是張若語打來的,連忙接听。
    剛一接听,張若語充滿焦慮的哭聲就從里面傳了出來。
    “小偉,你在哪兒小偉,出事了,出事了呀!”
    張偉咯 一下,連忙詢問。
    “咋啦小姑,你慢點說,別激動。”
    “小嬋,小嬋她們不見了,老校長家的房子,塌了!!”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