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並沒有馬上發動汽車離開,而是思考起了接下來的計劃。
    現在原海雲采石場,現小偉采石場的開采權已經拿到了手。
    但法院那邊還沒對場地解封,他暫時還不能入場施工。
    剛好趁著這段時間可以做一些準備。
    其實他現在高興的同時,壓力也很大。
    一部分的壓力來自于主管部門。
    剛才李科長這個濃眉大眼的都整上“軍令狀”這種ど蛾子了。
    可見他的壓力也很大,很想做好這次的改造。
    畢竟手下的礦場剛出了個這麼大的簍子,他要是再不做出點成績。
    估計想進步就難了。
    另一部分壓力來自于采石場改造這件事本身。
    雖然現在采石場重要的生產設備都已經沒多大問題了,緩解了不少錢方面壓力。
    但設備也好,機器也好,在安全生產中都不是最重要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
    據他了解,由于歷史原因,整個港海市的礦企在生產施工的時候。
    從老板到工人,安全生產意識都很淡薄。
    首先老板不重視,他就不會給員工強調,也不會配備必要的安全設備。
    其次員工的問題也不小。
    就算整個港海市的老板一夜之間都有了他這麼強的安全生產意識。
    制定了很多的安全生產規則以及安全方面的設備,裝備。
    工人大概率也不會好好執行,就算是執行了也會有怨氣。
    感覺麻煩。
    這是他之前跟韓凱這些工人聊天時候發現的。
    這是個難題,張偉能做的就是招聘的時候做到寧缺毋濫。
    招聘的時候就要讓工人去學習安全生產知識,然後考試,再然後上機實操。
    經過這些篩選,剩下的都是接受安全生產,而且還能做好的工人。
    而且,工人入職後也要定期進行安全培訓。
    直到讓安全生產在他們腦中變成本能。
    這是個費時費力的過程,是第一難。
    其次就是招人。
    一個礦企有很多部門。
    大的部門就能分成生產部門、安全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行政和後勤部門。
    而安全部門里面又能往下細分成,開采作業組、運輸組、加工組。
    開采作業組往下細分又能分成,鑽孔設備操作員、爆破操作員、挖掘設備操作員、裝哉設備操作員。
    等等。
    其他部門跟生產部門一樣,下面也都有細分的小組。
    張偉粗略算了寫一下,僅僅是讓一個采石場運轉起來,至少就得十幾個人。
    如果要加大產量需要的人更多。
    因此人從哪里來,能不能找到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就成了第二難。
    第三難就是錢了。
    雖然現在海雲采石場的現有設備,大部分是不錯的。
    但他以十萬塊的賬肯定抵不來太多的機器。
    那剩下的就需要出錢買了。
    當然法院也是樂得有人出錢買的,這樣買設備的錢就可以作為還其他債主了。
    張偉大致算了一下,這至少需要二十萬。
    當然,海雲采石場里也有不少垃圾設備,那些他肯定是不能要的。
    能從倉庫的設備里調出來用的就用現成的。
    他倉庫里沒有的就去市場上買新的或者二手的。
    這也需要不少錢。
    除此之外還有第四難——生產盈利。
    他雖然是為了采石場下面的金礦才承包的采石場。
    但也不能不好好經營,造成虧損。
    采石場必須盈利,而且必須能覆蓋掉自己投入的各種成本後,還能盈利。
    這就逼著他不能按照張海雲的老路子,把石頭采下來,打碎,然後賣給修路或者建材企業。
    一來這塊業務現在並不好做,尤其是建材企業,很多都在虧損。
    二來這些銷售渠道內卷太嚴重,利潤很薄。
    這也是以馬明揚為首的礦企老板嘲笑他,覺得他傻的原因。
    這個采石場剩下可開采的石頭已經不多了,就算把剩下的所有石頭全都采下來。
    打成石子或者石粉賣出去,也不可能覆蓋掉改造投入的資金。
    所以張偉必須去尋找新的銷路,那些門檻高,附加值高的銷路才能帶來高利潤。
    這一塊他了解到的只有石頭工藝品和家具。
    其他的附加值高的方面,還需要經過市場調查之後才能確定。
    以上四個難點就是他接下來要一一解決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招人,要不然憑他和家里幾個人是無論如何也玩不轉這麼大一個礦場的。
    當然,張偉眼下並不準備招太多的人。
    整個礦場加起來估計不會超過十五個,等業務走上正軌之後再逐步擴招。
    而在員工里要最新招聘的,就是負責電的趙師傅和負責維修的黃師傅了。
    這兩位的實力,上次在廢舊工廠檢查二手機器的時候,他就已經了解的很清楚了。
    本來礦上的機器也不是太多,暫時他倆人就能負責整個設備管理部門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機器壞了,電壞了,他們負責維修。
    平時還要負責保養和檢查。
    而且自己要買新設備的時候,兩位也能給出建議,幫助自己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品牌和型號。
    更重要的是,等采石場能進場後,最先開始的就是改造。
    這中間肯定涉及電路和機器的改造,倆人正是他需要的崗位。
    上次張偉已經表達過要請他們吃飯的意思了,張偉決定要最先對兩人下手。
    說做就做,張偉拿起手機給趙師傅去了電話。
    足足響了一分多鐘,趙師傅才接通電話。
    “你好張老板,好久不見,是機器有什麼問題嗎?”
    這種理工男說話一般都比較直。
    張偉見狀也不跟他繞彎子,直接就開始約飯。
    “趙師傅,上次你幫了我這麼大忙,我不是說了要請你吃飯呢嗎?今天中午有沒有時間?”
    趙師傅立即回答,聲音听起來很開心。
    “好啊,我......”
    趙師傅剛說兩句話,電話里就傳出一個由遠及近女聲。
    以訓斥的口吻叫嚷著。
    “咋?又有私企找你了?姓趙的我告訴你,不準你再跟那些私人礦聯系!”
    “以前的教訓忘了?你就給我老老實實在公家單位里干,穩定又有地位,再敢動去私人礦的心思,我就跟你離!”
    喊聲後,傳出趙師傅的小聲解釋,斷斷續續。
    “噓!你喊什麼喊?!我不去不就是了!”
    電話稍微安靜一會,重新又傳出趙師傅清晰的嗓音。
    “張老板,我後來听說了你的事情,听說你承包了海雲采石場對吧,恭喜你啊。”
    “您有什麼事其實可以電話里直說的,我......今天不太方便出去。”
    喜歡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請大家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