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眼神平靜無波。他淡然一笑,聲音因虛弱而略顯低沉︰“梁姑娘說笑了。”
“慕容復非神非聖,豈能事事料敵先機?”
“今番棋差一招,落入姑娘彀中,甘拜下風。是殺是剮,是囚是辱,但憑姑娘處置便是。” 那份坦然,倒讓梁青璇微微一怔。
她收起戲謔,正色道︰“慕容復,我並非要折辱于你,更非欲取你性命。”
“我西夏求賢若渴,以你之才,若肯真心助我,他日裂土封王,復興大燕,亦非難事!”
“你為何……如此抗拒?”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疑問。
慕容復目光微凝,聲音雖弱,卻字字清晰︰“西夏一品堂行事,手段過于狠辣。洪水旗吳淼殘殺我公冶二哥、風四哥,此仇不共戴天!”
“萬象邪王、元限之流,出手更是歹毒,視人命如草芥。慕容復雖非聖賢,卻恥于與此等人物為伍!”
“吳淼已被你親手誅殺,此仇已報!” 梁青璇立刻反駁道。
慕容復不為所動,繼續道︰“縱然如此,那赫連鐵樹窮兵黷武,悍然攻伐大理,致使生靈涂炭,血流成河。此等行徑,人神共棄。”
“助紂為虐,非我所願!”
梁青璇秀眉微蹙,爭辯道︰“慕容公子此言差矣!”
“國與國之間,征戰殺伐,自古皆然!豈獨我西夏如此?”
“如今大宋西軍,在章婱統領下厲兵秣馬,種師道麾下人馬虎視眈眈,意欲打通河西走廊,劍指我西夏腹地!”
“屆時兩軍交戰,難道就不會生靈涂炭,血流漂杵嗎?”
她頓了頓,眼中閃爍著光芒,語出驚人︰“即便是被奉為千古完人的諸葛孔明,他六出祁山,討伐曹魏,連年征戰,蜀中百姓負擔沉重,士卒埋骨他鄉,難道就不是生靈涂炭嗎?”
這一問,角度刁鑽,直指核心!
饒是慕容復智計過人,也不由得微微一滯,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他未曾料到梁青璇對中原歷史如此熟稔,更以此作為論據。
片刻後,慕容復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姑娘所言,確有幾分道理。”
“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然而,同為攻伐,其中亦有區別。”
“河西走廊,自漢唐盛世便是華夏故土,溝通西域之要道。宋軍欲取之,是為恢復舊疆,打通商路,重現漢唐榮光。此乃守土衛道,進取之舉。”
“諸葛亮六出祁山,興師北伐,其志在于‘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亦是秉承漢室正統,欲挽狂瀾于既倒。此二者,其心在‘復’與‘守’。”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梁青璇,繼續道︰“而赫連鐵樹攻伐大理,是為何故?是覬覦他國疆土,欲行吞並之事!是為一己野心,將戰火強加于無辜之邦!”
“其行徑,與強盜何異?豈能與孔明北伐、宋軍西征相提並論?”
慕容復這番剖析,引經據典,條理分明,梁青璇听罷,沉默良久,並未像往常般立刻反駁爭勝。
她那雙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出現了認真的思索之色。
片刻後,她輕輕頷首道︰“公子所言……倒也有不無道理。立場不同,所見亦不同罷了。”
她話鋒一轉,拋出了那個困擾她許久的問題︰“然則,公子身為鮮卑慕容氏後裔,祖上乃是大燕國開國皇帝!與大宋趙氏,本非同族,更非君臣!”
“公子一身驚世藝業,滿腹經綸韜略,不去圖謀復國大業,卻為何甘願投身于這大宋蜀地,為其守城御敵,甚至不惜以身為質,換回一個宋室老臣?!”
此問一出,如同重錘,狠狠敲在慕容復的心坎上。
他臉上的平靜終于被打破,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復雜與迷茫。
是啊,為何?這問題他自己也曾無數次叩問心扉。
馬車內陷入了長久的寂靜,只有車輪碾過凍土的單調聲響。
慕容復的目光投向車窗外急速倒退的、蒼涼雄渾的西北大地,仿佛穿透了千年的時光長河。
“或許……” 他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悠遠的縹緲。
“是因為一種情懷吧。”
“情懷?” 梁青璇秀眉微挑,對這個答案感到意外且新奇。
“此話怎講?”
慕容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千年之前的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皆歸塵土。”
“梁姑娘,你認為哪一國的滅亡,最令人扼腕嘆息,最讓後世之人意難平?”
梁青璇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自然是蜀漢!”
她的語氣帶著一種理所當然的惋惜︰“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關雲長,義薄雲天,武聖之名流傳千古;趙子龍,一身是膽,忠勇無雙。”
“更有那姜維,繼承丞相遺志,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蜀漢之亡,非戰之罪,實乃天不假年,英雄氣短,如何不令人扼腕長嘆?”
慕容復點點頭,又問︰“那姑娘可曾听聞,後世亦有人認為,曹操雄才大略,才是真英雄;而劉備,不過是假仁假義、收買人心的偽君子?”
梁青璇嗤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劉備為人如何,史書紛紜,妾身不敢妄斷。”
“然而,諸葛孔明之智,冠絕古今;關雲長之傲,視天下英雄如無物;趙子龍之勇,萬軍叢中七進七出……”
“此等絕世人物,皆心甘情願追隨劉備,至死不渝!關羽更是掛印封金,千里尋兄,棄曹操所予的榮華富貴如敝履!”
“僅憑此,便足以證明,劉備其人,絕非某些夸夸其談之輩口中那般不堪!他身上,必有足以令英雄折腰的非凡之處!”
慕容復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激賞︰“姑娘見識不凡,一針見血!慕容復佩服。”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深沉而悠遠︰“蜀漢疆域不甚廣闊,人口尚不如當今西夏。後世之人,每每提及三國,卻總為蜀漢的滅亡而唏噓不已。”
“這種跨越千年的惋惜與追思,乃是源于一種情懷!”
“一種由諸葛孔明的智慧與忠誠、關雲長的義氣與勇武、趙子龍的膽識與忠勇……這些光照千秋的人物所共同鑄就的情懷!”
“這種情懷,超越了成敗,超越了時代,深深烙印在無數後來者的血脈之中!”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車壁,投向了那浩渺的歷史蒼穹︰“正如現今的大宋,雖然朝堂之上有奸佞弄權,黨爭不斷,國力亦非鼎盛。”
“然而,大宋依舊是這片土地上大多數漢家兒郎心中認同的正朔所在!”
“這同樣是一種情懷!一種由無數仁人志士、文臣武將,以其熱血、智慧、忠義所澆灌、所傳承的情懷!”
慕容復的聲音似乎帶著一種深沉的情感︰“文有包拯,鐵面無私,明鏡高懸,青天之名萬民傳頌;武有狄青,面涅將軍,橫掃西陲。”
“文壇之上,三甦文章錦繡,光照千古;王安石銳意革新,雖敗猶榮。”
“範仲淹‘先憂後樂’,胸懷天下;歐陽修、曾鞏,一代文宗,澤被後世!”
“更有那許多流傳百世、千年不朽的絕世名篇,承載著華夏的魂魄與風骨!”
“這一切,共同構成了這‘大宋’二字背後的情懷!”
慕容復這一番話,使得梁青璇不由得怔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