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麟同志,我覺得你在故意針對我!”
周思琪被李華麟盯著,不由面露怒意,她覺得自己被羞辱,被輕視,甚至是被故意針對!
“針對,我針對你干嘛啊,或者說,你有啥值得我針對的?”
李華麟瞥了瞥周思琪,便將目光掃過陳詩清幾人,指著牆上的值日表
“咱們科室七個人,正好夠一周輪值掃除。”
“從今天開始,輪到誰當天值日,必須在730分之前趕過來,把辦公室收拾一遍。”
“辦公室的整潔程度,也關乎你們在新人期間的分數評定,不要當做兒戲!”
“誒,華麟,你開會呢?”
敲門聲響起,方振濤在門外向著屋內張望,對著李華麟招了招手。
李華麟出了辦公室,接過方振濤遞來的文件袋,好奇道“這什麼東西?”
“之前在廣交會,鈴木公社不是拿出一個st90微型車技術嗎,那技術經過國際技術組估價後,要價不高,濱汽同意了置換。”
“本來雙方談的挺好,濱汽也為此添置了三個新車間,讓鈴木的技術員赴濱海,指導技術轉讓。”
“但現在是,鈴木的技術員只轉讓了部分技術,在拿到對應的首款之後,就開始拿合同做文章。”
“他們聲稱已經按照合同條款,轉讓了部分技術,要求濱汽支付後續尾款,這濱汽能干麼!”
“這件置換是咱局牽的頭,現在濱汽的人找上來了,可局里就那麼幾個日語翻譯,都是二八肯子,他們輪流看,也沒看出這合同的缺陷在哪!”
“華麟,兩國貿易,還是技術引進,這事情可大可小。”
“雖然我恨死了小日子,但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很容易讓日子國借機挑事,局領導的面子也不好看!”
李華麟听著方振濤絮絮叨叨,將濱汽和鈴木公社之間的置換經過敘述了一遍,便靠在牆邊,仔細翻看著合同。
合同有八十幾頁,前半部分是日文,後半部分是中文,但這麼多頁合同,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漏洞,不是件簡單的事。
李華麟回到辦公室,示意方振濤先在一旁等著,
他拿過鋼筆,準備把完整的日方合同翻譯過來,再對照中方合同,看看兩份合同到底差距在哪。
時間不斷流逝,方振濤手里的香煙是一根接著一根,那緊張的情緒,引得科室內的新人頻頻張望。
李華麟時不時的吃一塊大白兔奶糖,盯著日方的合同直皺眉,
鈴木公司交付的st90微型車技術合同里,每個條款都用敬語和專業術語包裝得滴水不漏,
可日語和中文翻譯起來,本就有很大的差別,有的甚至根本不能日譯中,或者中譯日,需要找近似的詞語來組成句子,
縱然大致意思大差不差,可想表達的某些問題,很容易差之千里。
三個小時,李華麟一直盯著日方合同,連續翻譯了兩遍,才拿著自己的稿件對照方振濤帶來的稿件。
他換上了紅色鋼筆水,將三份文件的不同處一一標注出來,又在日文復印稿上,對應的句子做了標注。
眼看著到中午了,李華麟總算放下鋼筆,開始抽煙了,方振濤懸著的心終究落地,連忙追問道
“怎麼樣華麟,哪里不對勁?!”
李華麟將三份中譯日和一份日文原稿推到方振濤的面前,又指了指自己的標注和,摘抄出來的句子,皺眉道
“方哥,日文有很多語句,其實並不能用話語完整的翻譯過來,大多時會選擇近似的詞匯堆徹,通常情況下,大致意思不差,就沒什麼問題。”
“可你看這些句子,很明顯是鈴木公司的代表,在利用中方和日方文字轉換間的漏洞,在大做文章。”
“誒,這份中譯日的合同,誰翻譯的?!”
“是組委會安排的日語翻譯,當時你不是帶著甦國人回濱海了嗎,咱省里暫時沒日語翻譯,只能求助組委會了。”
“那日語翻譯看著年歲挺大,說話也文縐縐的,怎麼,是他翻譯的合同有問題?”
方振濤聞言,連忙拿過摘抄的句子對照,可即便已經是翻譯好的句子,他依舊沒看出問題在哪。
李華麟掐滅了煙頭,揉著太陽穴道“那到沒有,他翻譯的每個句子都很正確,但就是太正確了,才導致合同出現了文字漏洞。”
“你看這里,如果用小日子的話來說,那就是技術支援義務,而且標注的是必要ス場合技術協力。”
“你再看咱們中文這里,這三個字符在轉換中文時,它並沒有明確的中文意思,更多像是咱們口語中類似于啊,呀,這種兒話音。”
“所以咱方的翻譯在翻譯這句話時,就翻譯成了技術援助義務,需要時技術協助。”
“必要ス場合技術協力,和需要時技術協助,這兩句話看著意思差不多,可涉及到責任歸屬,天壤之別。”
“你看這里,這句日語的完整意思是鈴木會社ゎst90小型車技術メ交付エペ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