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陽開始分析劉凱提出的問題,研究室里便只剩下他的聲音。
    包括楊威、李建業在內的一眾大佬,都認真听著李陽的講解。
    劉凱更甚。
    不知道從哪里淘來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唰唰唰’開始在上面做起了筆記。
    李陽在黑板寫上公式後,指著它分析道。
    “諸位請看這個公式,其中σr為碳縴維拉伸強度,e為楊氏模量,γa為縴維表面自由能,ac為基平面裂紋尺寸。”
    “從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缺陷結構裂紋尺寸越大,碳縴維拉伸強度越低。”
    “所以……減小缺陷的尺寸和數量,是提高抗拉強度的關鍵!”
    眾人聞言,微微頷首。
    這個推測,在此前他們的研究中都有所涉及,的確如李陽所說的那樣。
    但關鍵在于,如何減小缺陷尺寸和數量!
    李建業扶了扶老花鏡,皺眉問道。
    “李工,事實上,國內的大部分研究所都發現了這個問題。”
    “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才是讓我們無法在高尖端碳縴維再進一步的根本原因。”
    “所以,你是如何將這個問題解決的?”
    劉凱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將筆記本翻到下一頁,攥緊簽字筆,等待李陽進一步的講解。
    李陽的講解和經驗分享,完全有別于課本上按部就班的理論知識。
    他所說的每一處要點,都是從數千次的實驗與測試中得來。
    劉凱明白這一點,所以更加專注,不願放過李陽說的任何一句話。
    這時。
    趙輝從門外進來,走到最前面,然後將手中的加密平板電腦遞給李陽,轉身便退到一旁。
    李陽拿到平板電腦後,從中調取出幾張實驗圖片,然後用投屏儀投屏到研究室雪白的牆面。
    “諸位請看,這是我通過大量實驗得到的數據繪制而成的縴維表面缺陷深度、內部孔隙直徑與單位拉伸強度關系的曲線圖。”
    兩張清晰明了的實驗數據圖展現在眾人面前,李建業等人立馬將目光投過去,認真觀察。
    李陽接著道。
    “從這兩張圖我們不難看出,碳縴維的拉伸強度直接取決于縴維的孔隙直徑、缺陷尺寸等缺陷結構。”
    “減小縴維中孔隙大小,或者減少縴維表面缺陷,都可以有效提升拉伸強度。”
    “如此一來,為了達到提高碳縴維拉伸強度的目的,我們已經將目標縮小,就是如何減小縴維孔隙和缺陷尺寸。”
    李陽循序漸進,引導式的講解方式,讓李建業等人听得耳目一新,思路非常清晰。
    不僅是他們。
    就連不是這個專業的範小虎等人,也是半知半解的點點頭,目露思索之色。
    反觀劉凱,他听得津津有味,手上的動作不停,不過幾分鐘時間,筆記本上就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
    見李陽停了下來,他有些激動的問道。
    “李工,那該如何減小縴維孔隙和表面缺陷,難道說,是改變聚合物原材料,從一開始就讓它的孔隙更‘純淨’?”
    劉凱這試探性的詢問,讓李陽眉頭微微一抬,頗有些意外。
    不愧是深造過的海歸博士,單單是這樣的分析就能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
    李陽點頭稱贊道。
    “劉工厲害,點到了問題的關鍵!”
    聞言。
    劉凱臉上一喜,開心的笑起來,像是一個得到小紅花獎勵的幼兒園小朋友。
    身後站著的李建業、楊威等人,也都看了過來,眼中啜著一抹欣賞之色。
    年輕人……腦子轉得就是快……
    簡單的小插曲後,李陽回歸正題,接著說道。
    “就像剛才劉工說的那樣,我們要從原材料上就開始‘提純’,以此減小縴維孔隙和減少表面缺陷。”
    “我通過大量的實驗,以及數據觀測發現。利用提高聚合物純度,並有效防止金屬等外來元素污染的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孔隙。”
    “同時觀測發現,于縴維而言,縴維表層拉伸模量要高于縴維內部區域的拉伸模量。因為縴維微晶結構與表面平行,而在氧化過程中pan原絲的氧化也從表面進行。”
    “且在氧化和碳化過程中,施加的牽伸張力傾向于集中在縴維表面區域中,從而導致縴維表面產生額外的缺陷。這也是說明,控制缺陷結構,對提升碳縴維拉伸強度極其重要!”
    “所以總結而言︰通過利用傳統的pan溶液紡絲技術,精細控制碳化過程,在納米尺度上改善碳縴維的微結構,通過對碳化後縴維中石墨微晶取向、微晶尺寸、缺陷等進行控制,進而提高碳縴維的拉伸強度,制備出更高等級與性能的碳縴維!”
    李陽說完,研究室里陷入一片安靜,只有陣陣筆尖摩擦紙面的聲音傳來。
    在場之人,依舊沉浸在李陽剛才細致入微的講解當中。
    過了良久。
    隨著李建業長舒一口氣,幾乎凝滯的氣氛終于是慢慢消融。
    李建業毫不吝嗇的夸贊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工的一番講解,著實令我豁然開朗,此前在碳縴維研究上的一些疑難雜癥,如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李工,受教了!”
    他抱拳致謝,臉色誠摯,滿是欽佩。
    李陽剛才的授課並不是說直接把突破t1200碳縴維的關鍵方法告訴了他們,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核心技術,若是就這麼輕而易舉告知,讓人家怎麼生存?
    他的分析與講解,更多的是為大家掃清研究路上的一些障礙,以及斬斷一些岔路,指明了一條明路。
    听上去似乎簡簡單單,沒什麼大不了。
    但只有真正深耕碳縴維研究事業,在上面吃過虧、挨過毒打,才知道李陽剛才的講解有多麼重要。
    毫不夸張的說。
    李陽這堂課放在其他國家,至少減少他們在碳縴維研究上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研究時間。
    這是一堂價值連城的專題課!
    楊威這時問道。
    “李工,是否可以將你剛才的授課錄像,供國家頂尖碳縴維研究領域的教授專家們一同學習?”
    “你這堂課,意義非凡啊!”
    龍國的碳縴維研究陷入困境,但並不意味著就無法進步。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指路明燈。
    楊威覺得。
    李陽的這堂課,就是最好的‘明燈’!
    听到他的話,李陽微微一愣。
    隨後便微微一笑,點頭答應。
    “榮幸之至!……”
    喜歡直播間賣魚竿,轟動軍工界!請大家收藏︰()直播間賣魚竿,轟動軍工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