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十三,公歷4月26日。上京京郊大相國寺。
    寧遠兵與孔自融相約而至。
    當他們踫面的時候,寧遠兵明顯帶有一絲不悅︰“孔書記,這位是?”因為他看到了站在孔自融身旁的孔自祥。
    “來,遠兵,孔自祥,字鵬舉。我魯東孔氏同宗兄弟。現任魯東省委常委、副書記。”孔自融讓孔自祥向前一步,看向他,並把他介紹給寧遠兵。
    寧遠兵聞其言,腦海中剎那間思索一番,旋即微笑著向前邁出一步,並伸出手,“原來是自祥書記,久仰大名。還望恕小弟之過,此前未曾與您謀面,實是唐突了。”
    “遠兵書記,您可切莫這般講,應當是我對您久仰才對。這麼些時日,您的大名在我們孔氏一族中早已聲名遠揚。” 孔自祥緊緊握住寧遠兵的手,爽朗大笑著寒暄道。
    寧遠兵將手收回,凝視著孔氏倆兄弟,“想必,貴族家長是遣二位孔兄前來拜謁我太爺爺了。然而,鑒于您們未曾提前言明,恐怕我太爺爺難以接見自祥書記啊。”
    孔自融與孔自祥相互對視了一眼,各自心中念頭紛呈。
    正當孔自融欲開口之際。
    孔自祥搶先說道︰“遠兵書記,您誤會了,我隨我堂哥一同前來,不過是個隨從罷了。我不進去。您盡可放心。” 言罷,他朝著孔自融微微一笑。
    孔自融會意,轉頭看向寧遠兵︰“遠兵啊,就如踢足球尚有替補隊員,與寧侯爺見面此等大事,我孔家定然要有個備用之人選。您說對吧。” 同樣是面帶笑容,可孔自融的笑卻別有深意。
    “那便好,畢竟我太爺爺,當下已然是一位百余歲的高齡老者,對于他的情緒,我們這些做晚輩的務必要謹而慎之。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寧遠兵在領會孔自融此語之意後,以同樣的口吻回應著。
    幾人寒暄結束,寧遠兵瞅了瞅腕上的手表,然後抬頭朝著孔氏二兄弟樂呵呵地說道︰“晨鐘暮鼓,這不剛敲過晨鐘,咱得先去寺廟山腳下填填肚子。完事兒,就能進山啦。” 說完,笑嘻嘻地鑽進車內,還不忘打趣一句︰“二位書記,緊緊跟著我的車喲,速度可得把控好,一會兒進村那可就是人山人海嘍。”
    孔自祥、孔自融二人各自登上自己的轎車,尾隨著寧遠兵的車向寺廟山下的村落駛去。
    一路悄然無聲,轉眼間就到了寺廟山腳下的村落,他們找了一家素齋飯館。寧遠兵熱情洋溢地邀請二人下車吃飯,還興高采烈地點了好幾樣齋菜和素面。
    飯桌上,寧遠兵一臉輕松隨意地問道︰“我說二位,不知道這一趟拜訪,貴族家長有沒有啥特別具體的盤算和想法呀?”
    孔自融微微一笑,應道︰“也沒啥特別要緊的事兒,就是想听听寧侯爺的當面教導,再請教請教寧侯爺對咱們兩家關系的看法。”
    寧遠兵心里跟明鏡似的,卻也跟著逗趣道︰“我太爺爺歲數大啦,這次能親自接見孔書記,那肯定是有不少想法在肚子里呢。這對咱們進一步聯手合作,那可是有著重大意義喲!”
    吃完飯後,孔氏兄弟二人準備上車,卻被寧遠兵笑著叫住︰“二位孔兄,這進山的路呀,咱們只能甩開腳丫子走,車可上不去。壓根就沒車道喲!”
    面對寧遠兵的風趣和玩笑,孔自融和孔自祥相視而笑,孔自融搖搖頭︰“走吧,咱們步行入山門,考驗的也是你我的心性和耐力。”
    寧遠兵健步如常,而孔自融和孔自祥兩兄弟則步履蹣跚,時而休息,時而駐足欣賞沿途周邊的風景。
    只見四周,青松翠柏,郁郁蔥蔥。微風拂過,松濤陣陣,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樂章。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如同夢幻的精靈在地上跳躍。遠處,飄渺的霧氣繚繞在山間,使得山巒若隱若現,仿若仙境一般。
    那挺拔的翠柏,猶如忠誠的衛士,靜靜守護著這片神秘的土地。它們的枝干交錯,形成了天然的拱門,似乎在歡迎著來訪者的進入。地上鋪滿了厚厚的松針,走在上面,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在與大地輕聲低語。
    路邊,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斕,散發出陣陣芬芳。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與忙碌的蜜蜂共同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鳥兒歡快地歌唱著,清脆的歌聲在山谷中回蕩,為這寧靜的仙境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潑。
    孔自融忍不住贊嘆道︰“此等美景,真乃人間罕有!” 孔自祥也頻頻點頭,大口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沉醉其中。
    寧遠兵看向孔自融︰“孔書記,當年我孩童時,跟隨我太爺爺在山上修行,走這條路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次了,所以這沿途風景,我也司空見慣,只不過今日再入山門,卻發現地位不同了,眼界同樣不同了。您說呢?”
    “哈哈哈,遠兵書記果然是有所感悟。我是第一次來這里,我雖有一個向佛之心,但是,這塵世間的世俗之事,不剩煩幾。終難修成正果。”孔自融朗聲笑道。仿佛只有置身于如此美景中的他,此刻才能好好放縱一番。
    經過幾番盤桓,山門漸漸地顯現出來。
    那山門高大而莊重,朱紅色的大門緊閉著,仿佛在守護著寺廟內的神秘與寧靜。門楣上懸掛著一塊牌匾,‘大相國寺’這幾個金色的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山門兩側的石獅子威武雄壯,目光炯炯,似乎在警惕地注視著過往的行人。
    這座寺廟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融合了多種傳統元素。飛檐高高翹起,宛如展翅欲飛的鳥兒,靈動而富有生機。屋頂覆蓋著青灰色的瓦片,經過歲月的洗禮,顯得斑駁而有韻味。圍牆古樸而厚重,爬滿了綠色的藤蔓,給這莊嚴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柔情。山門前的台階由青石鋪就,歲月的痕跡在上面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寺廟的悠久歷史。
    微風輕輕拂過,仿佛一只溫柔的手輕輕撫摸著世間萬物。它帶來了一陣悠遠的鐘聲,那聲音空靈而深沉,宛如從遠古傳來,攜帶著歲月的滄桑和沉澱。每一次悠揚的回蕩,都仿佛能穿透人的心靈,拂去心靈深處的塵埃和浮躁。讓人的內心瞬間平靜下來,如同置身于一個寧靜的港灣,所有的煩惱和疲憊都在這鐘聲中漸漸消散,只留下一片澄澈與安寧。
    往來的幾個僧侶正在山門處游離打掃。
    喜歡逆焱請大家收藏︰()逆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