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750章 這年頭的鄉村口音英語老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鈦鉉金 本章︰第750章 這年頭的鄉村口音英語老師

    “啊……啊?”許灼腦海里的睡衣被忽地一下吹掉,他頓了頓道︰“那個您的意思是,劇院啊,它是不是就是‘戲院’?”

    “都新時代了,哪能這麼老古板?肯定是戲班子和電影放映交替來啊。”

    “嗯……啊?”許灼整個人有被雷到。

    其實這年頭一般都叫“劇院”。

    電影院是有大幕布,幕布前一般都是舞台。

    沒電影時可以用來看表演。

    畢竟這年頭片子素材也不多,來來回回那幾個。

    相較之下,表演還多一些。

    “小許,你說這事兒有沒有搞頭?咱們直接把公社放映員拿過來,對吧,然後培養自己的戲班子,這賺的錢呢,誒~還能給村里增加點收入。”

    “那個……全書記,您想過沒,咱們村醫療衛生這塊還沒搞呢。”

    “呃……兩不誤嘛。”

    “這年頭大家小病自己熬,大病沒錢治等死,我覺得不能這麼干看著,還是得先拿出一部分錢來,組建咱們村的醫療隊。這個醫療隊,先去各個醫院當護士,當各個科的醫生助理進行實習。等回過頭來,再來為咱們村的人看病。這塊兒得找找門路,把它給撐起來。醫療,教育,這兩塊掌握在村委手里比較好。”

    許灼這麼一說,全為民建設戲班子的心一下就沒了。

    的的確確,眼下這件事也是時候折騰起來了。

    掛了電話,他也松口氣。

    基礎建設還沒完全起來呢,老頭子就膨脹了。

    雖然他也早有預料會這樣,畢竟老頭子骨子里有好大喜功、想做牛逼事的特性,但本質上也是為國為民的真好人,倔強是倔強了點,勸也是勸得動的。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趟旅程七天沒滿,就得提前結束。

    “咱們這幾天稍微累一點,把配料,流程給摸透,把設備如何使用,運行程序,人員配置,材料采買,原料處理,廠房設置問題等,都給記仔細了。回頭要自己親自上手干下活,熟悉下情況,找一找問題。”

    掛了電話後他立刻開了個小會。

    其實磚廠大致流程都已經摸透,眼下還有幾個細節要推敲。

    人家看全為民面子開放給你學習,甚至給你看配料。

    這第五磚廠做出來的磚塊,質量還是非常好的。

    可你不能讓人嚼爛了再喂你吧?

    到中午時,天授村忽然打來了一個緊急電話,是催著他回去的。

    說是村里來了一大群老外,因為沒人帶,全為民也不敢擅自處理,就把這些人直接帶領到了雙橋菜市場喬橋茶社休息。

    “你們沒去學校里請英語老師嗎?”許灼沒料到事情這麼突然。

    那頭楚躍華哭笑不得道︰“我覺著……咱們的英語老師口音有點重。”

    “呃……”許灼沉默了,天授的英語老師教過他,有且只有那麼一個,他還是知道的,普通話不標準,口音確實很重,開口一股子吳儂英語。

    那英語听起來和日語有九分像。

    類似puter這種單詞,她的發音是npuda。

    那個這樣的音,很容易讀成本地話的“路”這個音。

    雖然吐槽歸吐槽,可她到底還是全天授英語最好的。

    至少許灼雖然口語好,可不怎麼會寫,人家發音不標準卻听說讀寫無礙。

    “大伯,你切記把這里所有機器型號,規格,原廠家產地,操作等,全摸明白,村里有事,我得立馬回趕。”

    掛了電話吩咐完後,他這個領隊拍拍屁股跑了。

    自然,天授村委這邊也打了招呼,直接派了快艇來接他。

    沒錯,村里訂的所有船都已經交付,只有他的船還沒好。

    目前村里甚至已經開始用船只來運輸貨物,載客載人,非常方便。

    這使用頻率比許灼想象的要高。

    上午八點鐘,正是工作繁忙,今天是周六,村里人工廠上班的都放假,但菜市場上班的服務業沒有放假,只有調休,也正是生活熱鬧的時候。

    天授村雙橋巷雙橋河碼頭,到菜市場大樓前,這里已完全澆築成平地。

    除碼頭之外,菜市場前面這片廣場,全用青黑色金磚鋪成。

    旁邊的天杏樓這幾天樓骨建成,外面窗戶安裝好,內部正在緊鑼密鼓地硬裝,作各種基礎裝修,不過周末也還是照樣停了。

    雖然停,但是有工資。

    沒活干的眾人怎麼辦?

    當然是該喝茶的喝茶,該運動的運動,該打孩子的打孩子,該買菜的買菜,該出來透透氣的透透氣,該釣魚的釣魚……

    整個雙橋河這里排滿了釣魚佬和看釣魚的。

    這些漁具都是許灼從姑甦買來的,也是人家手藝人純手工制品。

    當然魚線還不是。

    魚線和魚鉤,他這里用的還是從城里紅玫市場里買入的進口貨。

    廣場上都是人,菜市場里都是人,一樓外各種飯館都是人,二樓超市都是人,三樓茶館都是人,四樓圖書館冷清得一逼,往上幾層還沒開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鋪設金磚的天台也都是人。

    修好的雙橋路和天授長街路段,都是人。

    碼頭這里,打投部管理著各處趕來擺攤賣菜的小農,這里也都是人。

    十七號門前人也不少。

    甚至有些人在這里拍照——門前擺姿勢拍照的那種。

    許灼雖然還沒有弄來照相機,不過五村集鎮照相館里的攝影師,基本被請過來駐守在這里,為各種人拍照提供方便。

    于是十七號就成了拍照背景板。

    這拿十七號拍照,門前金磚曬場最前面入口左右,是兩棵老黃楊樹,一直到門口左右,那是兩尊光滑油潤如同包漿的古色古香上馬石。

    上馬石後面到門柱前,則是用柱礎壘起來的牆。

    然後是這生漆髹了許久,加上碳化,如同瓷器般的簡單卻精致的外大門。

    十七號沒有門檻,門一開就能看到金磚鋪地的里頭庭院。

    不過鑒于人多眼雜,戚苦玫平時並不開門。

    旁邊十九號和天杏樓、雙橋大酒店一樣,都用帷幔圍起來了。

    如今平日客流量穩定在五千往上,周末兩日的人數最多能到八千。

    不僅周圍村的都過來,全公社也都會過來買東西。

    許灼在菜市場獨立佔據了一個一樓到二樓貫通的門面。

    就叫“全國農民特產老店”,從山西運來的各種東西,甦州進來的,還有皮具,篾編,精品木制品,家具,以及服裝廠做的精品衣服,都在這里有。

    這里來的人不少,買的人不見得多,畢竟價格都昂貴。

    可一天下來的營業額,卻是目前單門面銷售額最高的速食店的小十倍。

    這店就在服裝店和炒貨鋪中間。

    因為貫穿一樓和二樓,進行了額外裝修,那招牌也是掛在了中間。

    招牌是黑漆底金粉作字打了玻璃的,不是方的是面三角形豎著掛。

    里面的字是中,英,日三國語言。

    這三角形也不是正常旌旗的倒三角,而是正三角。

    雖然是平地朝下尖朝上,但卻是斜的。

    這與眾不同的風格,不管是誰來了都會多看幾眼,忍不住進去。

    在這繁華景象的角落,一個不起眼的老頭抽著旱煙,面色發愁。

    楚躍華從村委里走出來,瞧了瞧,不禁道︰“老書記,您愁啥。”

    全為民嘆了口氣道︰“後悔搞那麼高了。”

    “是因為有幾層沒想好怎麼用,對嗎?”

    “不是,人這麼多,萬一這樓塌了該怎麼辦啊……”

    楚躍華怔了怔,突然哭笑不得起來。

    “我原先也擔心這個問題,後來問過許書記。許書記說,一般商場樓層標準承重是每平米四百公斤。但雙橋菜市場這棟紅頂大綠樓,是咱們標志性建築,人沒到就看到咱們這樓,不管誰都知道那就是天授村了,以後人不會少。所以這樓層他用料上作了調整,加到了五百公斤左右,也就是半噸。”

    全為民听了之後又疑惑又擔憂︰“半噸,你咋知道的?親眼看到的?”

    “許書記說的,我就信了,那能不信嘛?”

    “哼……”

    一平米半噸承重,這數據當然不是許灼自己研發弄出來的。

    如今大部分人造樓,鋪設樓板,都是鋼筋混凝土直接上。

    但鋼筋上可以做立體支模,還能鋪設尼龍網來增強粘結性。

    一平米能站幾個人?

    算他五個人,這年頭平均每個人體重撐死也就六十公斤上下。

    街上除了孕婦就看不到哪個人是挺著肚腩的。

    這也是為啥當初許若谷長了幾層下巴時,別人一眼就覺得她是懷了,不是胖了,畢竟這年頭能胖得肚子鼓起來,得每天吃多少油水?

    就在兩人聊得熱絡時,前面碼頭也忽然熱絡起來。

    只見一艘,兩艘,三艘……觀光船,涌入碼頭。

    隨著船只靠岸,一群金發碧眼或紅毛白膚,幾乎都牛高馬大,穿著不能說時尚,但與如今青藍灰白黑紅為主時代截然相反的老外,涌入了天授村。

    一船數量有三十來個。

    三船一百多個。

    “啥情況?”全為民問楚躍華。

    楚躍華也茫然道︰“不知道啊,這……這咋辦?”

    “還能咋辦?先去把小劉叫過來,把人緩一緩。然後把兔崽子叫回來吧,咱們快艇不是到了嘛,直接去接吧……”

    “老楚!電話!”

    突然,村委里頭又沖出一個干部,看到楚躍華連忙喊了起來。

    ……

    喜歡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請大家收藏︰()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第750章 這年頭的鄉村口音英語老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第750章 這年頭的鄉村口音英語老師並對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