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最近從我們菜籃子工程這里預定百灣健酒的單子暴漲,單子量大得嚇人。我這邊已經找了袁如輝要酒了,不過他這里產量有限。尤其是最高級的那一款,都是論瓶出的。目前按照出貨量來看,依靠百灣健酒,菜籃子工程份額能提個兩成。”
“這樣麼,大哥你這里鋪貨量廣麼?”
“嘿……老三你是自己人,我就跟你說實話了,你那里干淨吧?”
“干淨。”
“嗯,原本我們按照你的計劃,依托水路,建立了以運河邊緣為核心的菜籃子工程路線,本來是打算進一步慢慢疏通陸路的嘛,但陸路比較難。”
“嗯,陸路不急。”
“可因為百灣健酒不知怎麼就火起來了,到處都在訂購。菜籃子工程老客戶這里,我們當然能滿足供貨,可老客戶也有自己的關系網,也是人托人的要采買這個百灣健酒。那我和你二哥,就努努力,把客戶的朋友這條關系網拿下了。陸路這里,進度開了不少,但重要的是,運河不再局限于易城,往周圍還到了吊州,姑甦,湖州,然後是且興,江陽還有真江,可以說沿著整個運河,太湖,長江這三道水路,也發散了。目前唯一缺點,就是因為供貨量少的緣故,導致離運河遠的地方,聯系不是太緊密。易城市內,不說多吧,至少被四成。整個易城行政轄區,就是包括且興和江陽,至少被拿下三成。”
“成,回頭我和袁如輝,馮國富說一說,菜籃子工程直接拿下易城的百灣健酒總代理吧。這樣,易城酒的供貨全由菜籃子工程負責,百灣酒廠可以負責攻堅周圍地區市場。菜籃子工程拿下代理後,需要把易城以外的供貨路子移交給百灣酒廠,百灣酒廠也會把易城內部的供貨路子移交給菜籃子工程。這樣一來,菜籃子工程可以實現對易城整個地區的供貨壟斷,更好對抗易井坊與糧食白酒。百灣酒廠也能打開周圍局面,從外往內鞏固。”
“袁如輝我不知道,馮國富真能听你的?那人不好相處。”
“我去說一說看看,實在不行,稍微施壓。其實我覺得他應該會答應,因為只要不傻,就知道依托菜籃子工程後,酒廠這里可以獲得的好處太多。”
“成,回頭等你電話,我回頭先把合同準備一下……”
“大哥,這事你先記下,我打電話是有件事關于二哥的。”
“他怎麼了?”
“是這樣的,你讓二哥把他徒子徒孫收一收,不要再干刮地皮的事了。回頭想辦法,組建個百灣鎮的治安聯防,專門整治扒手,小偷,搶劫,敲詐,勒索這些事,用二哥關系網來做地方治安。這麼一來,既有了名聲,又有了權力。如果公社不願出這個工資,菜籃子工程自己墊付。這件事如果能夠做成了,那對以後發展比搜刮地皮有意義得多。”
“嗯……”電話那頭鄭新國一陣沉吟,點了點頭︰“老三你一向有主見,這話很對。其實我也和老二提議過,但目前情況就是……冗余人口太多。里面人沒有犯錯,也不好開除。”
“俗稱‘管理困難’?”
“對。”
“人數多了,管理一定要扁平化才行,回頭我出個方案你們拿去參詳。千萬不要直接用,實際問題實際解決。方案落實到實處,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你就把這個問題當做是自己團體的病,方案就是藥方,藥方誰都可以開,但里面細節處的藥量多少,得根據自身真實情況來。”
從歷史上看,八零年到八三年,看似是改開,實則還在摸索中。
確實存在著大量政策限制與朝令夕改的情況。
真正好起來,不是八三年之後,而是八五年之後。
因為八三年雖然說是真正放開了,可一時間大家還是擔心會朝令夕改,出現各種變動,等到適應之後,地方上又出現各種問題亟需解決,上頭多少要有些動作來加以限制,以及做抉擇。
這段時間,就是緩沖期。
菜籃子工程起來得太早了,崛起太快,超出了許灼預期。
這也是因為百灣鎮為基盤,一方面鄭新國有政治上的人脈,另一方面郭昆有民間路子和最基礎的交通能力。
兩人一結合,尤其是合作渡過了磨合期後,就迎來了爆發。
更關鍵的是許灼送上了“百灣健酒”這個助攻。
這時候的人還是非常講情誼的,尤其是他們三個是結拜兄弟。
許灼平時一直在幫他們,也沒求過他們什麼。
唯一一個求,就是讓他們幫忙,利用菜籃子工程推銷百灣健酒。
這件事促成了鄭新國和郭昆兩個人共同齊心協力、盡心盡力去辦。
前期當然很困難。
易井坊和糧食白酒都不用動腦子,根深蒂固的口碑與營業多年的基盤,固若金湯,牢不可撼動,鄭新國和郭昆都是賣著臉皮去推銷的,步履維艱。
可隨著許灼動用筆桿子,讓事情在各大報紙發酵,一切就不一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常言道,過剛易折。
易井坊和糧食白酒兩大酒廠,就是很堅硬,這也代表著很脆。
媒體撬開一個口子後,迎來的就是水缸崩裂般的破碎。
再加上菜籃子工程拼了命推銷,這上下一結合,路子瞬間如泄洪般通了。
可許灼也很清楚,舒服只是暫時的。
這三年內會出現各種折磨人的政策,這有可能會讓一切努力白費。
所以目前局面打開後,絕對不要做趁火打劫似的擴張。
要做,就得做集合,做管理,鞏固基礎,提前做好節源開流、儲備後續力量,猶如為即將到來的大荒之年做儲備一般。
這才能安穩挺過三年,並且在之後以無可匹敵的態勢搶佔市場。
至于天授村這邊,因為村里改制在行,還有他做事向來小心,把很多事都掛在了村里,村里現在又拿到了供銷社經營權,一切幾乎沒問題。
他只要在後方當個烏龜縮著就行。
華夏不崩天授村不滅,天授村不滅,他的產業就沒事。
這還是因為他自己控制欲望、需求不高,沒有鄭新國、郭昆這樣氣吞山河如虎、男人一定要闖天地立千秋的事業心,他心態一直都是小富即安,所以如今有錢了,沒多少所求了,接下來就算產業捐了也無所謂。
他還樂得清閑。
他知道,只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在泰山崩塌時面不改色。
這就像但凡動了殺心,都很容易遭反噬。
……
喜歡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請大家收藏︰()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