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435章 本地自古就有團結友愛傳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鈦鉉金 本章︰第435章 本地自古就有團結友愛傳統

    “剛剛你們也看到了,菜市場要建好幾層,至少一層二層都要用這個磚的話,量就不會小。”

    “且我的十七號,不是十七號,而是模範房。”

    “這個房子,是全天授村第一棟,但不是整個天授村最後一棟。”

    “接下來整個村要改建,很多人家要重新搞房子,這個金磚是不會少的。”

    “還有剛剛過來時帶你們看的莊田,四百畝田,都是我的。”

    “里面有一畝地,我要拿來造大房子,必然會用上金磚。”

    “回頭里面的路,我也會用這種磚。”

    “老實說,十七號也好,其余地方也罷,都是我主導設計的。”

    “我這個設計里面,很多配色,都是圍繞著金磚來的。”

    “在房子還沒起來,剛做設計那會兒,我已經在打你們金磚的主意了。”

    “但這些,都是小的。”

    “你們要知道,我們村特殊在哪。”

    “整個易城市,除了易城火車站,還有一個站台,叫做百灣站,就在我們百灣鎮上,距離我們不遠。”

    “平時我們出行有三種方式,一種傳統的,就是靠雙腿。”

    “一種就是靠火車去市里,兩毛錢一張票。”

    “還有就是乘柴油船。”

    “柴油船就是公交車了,沒辦法,我們這里水路比陸路好太多。”

    “等回頭雙橋菜市場一建設起來,路一修好,你們想想……”

    “來往我們這里多方便?”

    “我們這里,比鎮上還好。”

    “來這里人多了,那我們這里好的房子,有多少人會相中?”

    “再給你們透露一個尚未確定的消息,今年易城將會舉辦‘磚博會’,易城自己的磚博會,沒姑甦的份。”

    “到時候,整個易城內外很多商人,建築行業的人都會過來參加。”

    金泉父子一听就激動了,按捺都按捺不住。

    如果許灼入股,那麼就有理由參加這個磚博會了。

    到時候在這上面露露臉,多少會有生意。

    然而陸書記到底是老來從容。

    他點著一支煙,抽起一口,微皺過眉頭後問道︰“既然是尚未確定的消息,小許同志又是怎麼知道一定會辦的?”

    易城磚博會,不是鄉下磚博會。

    這麼大的一個會,你在小小的鄉下又是怎麼知道消息的?

    還是尚未確定的消息……

    這句話也像是一盆冷水,立馬就讓金泉父子冷靜了下來。

    許灼看著幾人笑著道︰“幾位,可曾听聞易城這些年舉辦過磚博會?”

    “這種大會,要舉辦也是在省會鄴京,或者海城。且一個城市舉辦,多少差點意思。一般都是半個省,或者一個省來舉辦。由市政牽頭,促進各方合作。我也從來沒听過一座地級市要舉辦的。再則,易城才從吊州分割開來多久?地皮上又是東拼西湊,制度上相當混亂,地方上都做不到統一。”陸書記不愧是陸書記,幾句話就把當前易城的整體情況給分析完了。

    明清時期,易城屬于吊州府管轄。

    當時吊州府府治設立在武進縣,但武進縣並不直接管轄其他地方。

    只是作為一個府的縣首存在。

    封建社會的層級制度,因當時大環境所致,和現在不同。

    雖然可以用現在的省市縣之類的替換進去加強理解。

    但也僅僅是加強理解,並不是真正理解這個制度本身。

    甚至府台道台什麼的,和今天各種概念也有本質上區別。

    後來,民國時期,一九一二年,易城從吊州獨立出去,稱之為易城縣。

    連縣級市都不是,只屬江南。

    直到四九年,才正式成為易城市。

    這期間又經過地圖的多次變動,有些地方合並啦,有些地方割走啦什麼的,比如說直至今天,易城,易城市,易城縣,特麼都是三個地方。

    可以想象這制度有多混亂。

    這件事還要再往後幾年才能出現變化。

    到時候,易城徹底取消公社,行政階層會從村往上變成鄉,鎮,區,市,那時北塘公社什麼的也會變成區,而非如今一級公社。

    然後易城市才是易城市,沒有易城,易城縣這些亂七八糟的。

    當然,那也是整個百灣鎮衰沒的開始。

    如今這里的情況就是,靠著自己努力,佔盡地利,有運河水路不說還有一條鐵路,可回頭這里鐵路就要被取消,規劃里這里將被放棄。

    如今繁盛的水陸交通,也會被陸地交通取代。

    可百灣鎮這里道路情況改善卻要延後。

    延後一年,等于是落後兩年。

    因為人家進步一年,取得先機,你後一年要花費一年時間趕上基建,這一年人家都發展起來了,再來一年你發展經濟,人家已經是發展第二年了。

    以改開躥稀似的發展速度,邊緣落後市內兩年還是最保守的。

    相較之下,姑甦自古以來就是個獨立的大地方,根基深厚,相對來說治理上也服帖,沒有易城那麼割裂,就跟個……弗蘭肯斯坦似的。

    很顯然,出身姑甦的陸書記對易城甚至比許灼要了解。

    可他的了解也僅僅是表面的。

    因為他不是土著,不是個刁易城,不知道易城人人均雙倍吊毛的特性。

    許灼笑著道︰“陸書記說得很在理,可陸書記知不知道,要怎麼舉辦一場博覽會?”

    陸書記想了想,能夠想到很多環節。

    可他沒經歷過,這些環節只是能想到,不意味著真的存在。

    經不起推敲,無法證實,他也不會說。

    當場搖搖頭。

    許灼道︰“第一,要有錢。第二,要有地。第三,要有影響力。第四,要拿到手續。很顯然,這四個條件里,目前我們天授村滿足三個。只有最後一個還有點問題,不過這不重要,我會想辦法解決。”

    “你們村有錢,我不懷疑,可這個地……要怎麼弄?”陸書記再次發問。

    無怪他這麼打破砂鍋問到底。

    金磚都是御窯村的壓箱底玩意兒了,要不是形勢所迫,別人入股這事他根本不會考慮,現在人家想拿更多股份,有錢也不可能。

    可是,他抓住了御窯村的痛點,那就是“銷售”。

    ……

    喜歡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請大家收藏︰()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第435章 本地自古就有團結友愛傳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第435章 本地自古就有團結友愛傳統並對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