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她听到消息,楚瑜被皇帝召見,一下子就慌了神。
從前楚 在世時,太後沒將這個“私生子”放在心上,只是單純攔著楚桓,讓他念著都是一家人。
後面楚 死了,她想起這個孩子了,卻也無能為力了。
如今太後已經將楚瑜當成了大兒子碩果累累的在世獨苗苗了。
她以為皇帝終于忍不住對這個孩子下手了。
所以她趕來興師問罪,有必要的話這次一定要帶走楚瑜。
眼下兩位仇人見面。
楚桓听到自己母後的第二遍質問,忍不住勾起唇角,不過怎麼看怎麼是嘲諷,他慢條斯理,他像平常百姓家的兒子一般,可說出來的話卻殘忍血腥。
他道︰“兒以前說過,娘不見瑜兒,兒就不會對他動手,兒說到做到。不過,如今這個約定要改一改了。”
這個約定是皇帝和太後因著親情關系達成的微妙平衡。
听到楚桓叫楚瑜為瑜兒,太後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她以為楚桓在“陰陽怪氣”,畢竟他一向如此。
她怒道︰“你改什麼?你還要殺了他不成?!他是你唯一的親佷子!”
楚桓這次是真心實意地笑了,不懷好意道︰“當然不會了,他是朕的兒子,朕疼他都來不及呢。”
太後怔住,心里的怒火都被這句話凍住了,表情一瞬間有些扭曲。
好半晌,她不敢置信道︰“什麼意思?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的心里泛起絲絲寒意。
他是在生氣說氣話?
下一刻她听到了楚桓的聲音。
他一字一頓道︰“意思是瑜兒是我的親生兒子,我的兒子自然該朕來疼,以後不勞母後費心了。”
太後身體僵硬在原地,一時間不能理解楚桓在說什麼。
好半天她找回自己的聲音,“怎麼可能,當年 兒的血明明和……”
太後的聲音顫抖,幾乎要說不出後面的話,她心里清楚楚桓這麼說必是有備而來。
果然,楚桓直截了當道︰“滴血認親是假的,做不得真,適才我和瑜兒的血也融合了,就是王萬和的血滴進去也融合了,母後若是對此感興趣,之後也可以讓人試一下,不過最好不要大肆宣揚,畢竟茲事體大。”
太後的表情滿是不可置信,身上的華服首飾壓的她的身體搖搖欲墜。
奉為圭臬的滴血認親是假的,楚瑜……很可能不是 兒的孩子,一時之間她甚至不知該震驚什麼了。
楚桓見狀上前不由分說地扶著太後坐下。
坐下後太後听到他的二兒子說︰“想來母後已經多年沒見過瑜兒,不知道瑜兒長得…有多像我,並且,他有一處胎記和我一樣。”
居然真的不是……
太後無力地抬頭和楚桓對上視線,他的眼底明顯藏著殺氣。
這些殺氣不是對著她的,太後知道是這件事惹怒了皇帝。
太後再說不出什麼了,哀莫大于心死,楚桓的話她已經信了個十成十,因為楚瑜的存在一直是楚桓心里的一根刺,他連裝都懶得裝。
如果不是念著這一點母子親情……
母親啞口無言,兒子還在說︰“說來我也要感激娘的心軟,如果不是娘讓我念著手足情深,瑜兒就要被他的親生父親殺死了,又何來今日的真相大白。”
他的話讓太後眼里迸濺出恨意,她咬牙切齒道︰“你是,還在記恨那件事,不對,你在記恨哀家偏心。”
“是。”楚桓坦然承認了。
今日發生的事情目不暇接,也勾出了楚桓藏在心底的怨恨。
他冷笑一聲道︰“當年楚 醉酒闖進我後院睡了我的一個妻妾,他連睡的誰都記不清,我回來後你們已經做主處置了那個躺在他床上的姬妾,後來牽扯到容側妃,于是你們包括我又以為那個姬妾是她找的替罪羊……
“楚 倒好,滿不在乎,後來‘真相大白’,他張口就說那就多謝我替他養了三年兒子,甚至還想要回去,我丟不起那個臉,同時容側妃暗中派人向你告密,你知道後不讓我殺了楚瑜,說都是一家人,最終楚瑜還是養在我府上,楚 什麼事都沒有,你還幫著他瞞著父皇。”
最後楚桓面無表情道︰“我知道楚 不是故意這麼說的,因為他荒淫無度,因為他蠢,因為他無所謂,但我就是介意,他的行為令我惡心。”
楚桓的語速不急不緩,條理清晰,可見這件事壓在他心中很多年了,記得異常清晰。
拋開他說的“炸裂”內容,溫長寧听的簡直想為他喝彩了,會說就多說,連前因後果都給他說明白了。
至于在太後面前楚桓不自稱兒臣,也不自稱朕,只是慣用我。听這麼多了溫長寧也發現皇帝這個自稱問題了,就是不知道他是因為怨,還是因為…愛了。
果然在親人面前大多數人都容易控制不住脾氣,今日溫長寧簡直是對皇帝有了全新的認知︰
皇帝大多小心眼,楚桓沒當皇帝的時候就是個小心眼的人了。嗯……可能這麼說很不恰當,因為這件事確實不是用‘小心眼’三字就概括了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從他以前做的種種事情中可以分析出他就是個小心眼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從楚桓這一番直白嚇人的話中可以看出這人是多麼清醒的可怕,從始至終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他還是這樣做了。
而或許這一件令楚桓記恨的事情中,他不是愛哪個女人,他只是單純的因為屬于自己的東西被旁人糟蹋了才生的氣。
這對他來說是恥辱,大男子自尊心受辱,自己的權柄被挑釁——更何況想當皇帝的人當然是渴望權利的。
楚桓是個優秀的封建帝王,但其他方面可能就,不是個好東西了,及格都夠嗆。
在皇帝和太後暫告一段咄咄對峙的寂靜時間里溫長寧派自分析著皇帝的性格心理。
與此同時太後對峙不下去了。
太後听的已經不知作何反應,她知道自己的二兒子是個無情記仇的性子,可是她竟不知他對自己的哥哥也是如此,無差別對待。
三年來她不想見到楚桓,見了面楚桓也從來沒有像今日話這麼多,這麼“交心”。
當年問他為何謀反,他說想做皇帝;問他為何殺太子,他說擋他路者該殺,說太子德不配位,太子做得我為何做不得,說不喜太子。
當時他說了那麼多,可是直至今日太後才知他不喜兄長至此。
如果不是因為楚瑜身份一事,她今日仍不會知道他的不喜。
太後長子的兒子也沒有了。
太後待不下去了,她真的一點都不想看到楚桓。
她需要回去靜一靜。
喜歡開局隱身︰帶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開局隱身︰帶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