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智斗

第351章 我的邀請,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鮑爾日 本章︰第351章 我的邀請,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下午兩點半,大家起床,穿衣洗臉,佩青到兩個房間通知,說山腰有個廟,一起去散散步。

    在樓下集合,大家一起沿著一條上山公路,邊走邊聊。

    真的不過500米,就有一個廟。

    這個廟還真大,飛檐走角,十分氣派,門額上掛著︰飛蓮寺。

    大家站在飛蓮寺前寬大的坪里,討論起來,廟和寺的區別。

    還是師父最有學問。他站在地坪中央,向我們解釋︰

    “寺,最早是個政府機構。負責處理國家的禮儀、宗教。在秦朝,漢朝就有太常寺。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就成了宗教場所。”

    佩青好學,忙問︰“廟呢?”

    師父說︰“廟,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如土地廟、龍王廟,孔子廟,關帝廟。現在來說,寺廟已混為一談了。

    不過兩者之間還有些區別。”

    眾人問區別在哪里。

    師父說,寺,通常規模比較大。建築風格莊重、嚴謹。廟呢,建築規模大小不一。整體風格靈活多樣。小者如土地廟,很小。

    寺,是佛教場所,廟,就不一定了。

    不過,到了明清之後,兩者的區別就變得不那麼明顯了,但還是有區別,我們不能把土地廟,關公廟叫成寺。

    總之,寺的信仰比較單一,就是信佛,廟的信仰多樣化,不一定信佛。”

    大家听完,一起鼓掌。都說李老有學問。

    于是,一行人走向大雄寶殿。果然出出進進的信眾甚多,香火很旺。

    我邊走邊看,看得很仔細,然後就和黎永志走到一起,我使個眼色,兩人就走出大殿。

    走到外面坪里,我說︰“莫林山要更旺,還要加點宗教內容。”

    黎永志說︰“你和我想到一塊了。為什麼我們安排住的是三人間,我問了老板,原來其他房間都住滿了人。”

    我說︰“寺廟,不要由我們來建,必須由有名望的和尚為首。我們先調查,莫山林上過去有沒有寺廟,如果有,這方面的政策,我比較懂。”

    “政策是什麼呢?”

    “就是只要過去有寺廟,就可以向市宗教局申請,重建某某寺廟,不管是寺,還是廟,只要有點依據,就向宗教局寫報告。”

    黎永志向我翹起大拇指,說︰“我現在就打電話問林場的老人。”

    大家看過之後,從飛蓮寺走出來,紛紛稱贊,這個鎮不大,但這個寺確實建得好。

    師父提議,還往山上走走。

    到了這兒,公路就不再延伸,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大家就往上面走去。

    我走在最後,在等打電話的黎永志。

    我們走了兩三百米,黎永志才追上我。

    他氣喘吁吁。我看他面有喜色,指著一塊大石頭,說︰“坐坐。”

    兩人坐下,黎永志說︰

    “打了好幾個電話,問了一個老職工的父親,他說過去有一個小廟。”

    我說︰“只要有,不管大小,市宗教局就可以批復。我們只要找一個願意去為首建寺的人就行了。”

    黎永志說︰“對。如果莫林山有了寺廟,又有醫養中心,醫材基地,局長,我們兩個就把這座林場徹底盤活了。”

    我說︰“那就黎場長從副局長變為林業局長。”

    作為堂堂男子漢,黎永志的臉竟然紅了,說道︰

    “不管當什麼,我願在你手下打工。”

    兩人正在談話之間,安平從上面跑下來。

    他立住,氣喘不已,平靜一下才說道︰

    “郝局長,樹哥打來電話,他的事已經處理完了,就上來陪我們吃晚餐。”

    我說︰“其他人呢?”

    “也下來了。”

    我說︰“那我們先走。”

    我們回到“雲水間”,剛剛走到前坪,樹哥開著一輛吉普飛馳而至。

    我上前迎接,笑道︰“你也是一個多面手啊。”

    他也笑道︰“沒個車不行啊。”

    兩人邊說邊走,走到里面,他對店主說︰“把我的茶室打開。”

    店主一路小跑,樹哥領著我們走向後院。邊走邊介紹,說這個店子是他表弟開的,自己在這兒專門有一間茶室。

    進入茶室,里面還寬敞,有四五條凳子,一個茶幾,一個打坐小床。

    我忙叮囑安平幾句,叫他去叫其他人暫回房間休息,我和黎場長到這兒與樹哥聊聊。

    安平靈活,出去了就沒有再進來。

    三人入座,樹哥煮茶。一人一杯,然後才說道︰

    “下午來了一個人,給那人治療了一個小時,對方的腰就不疼了。其他人有點小病,我說明天再看,我還有事。”

    我說︰“你每天很忙啊。”

    他端起杯子,說︰“用茶。”

    我們也端杯喝茶。

    他說︰“確實很忙,武館那一攤子事,我就全交給大徒弟。事實上管得少,但來我這里的病人比較多。全部心思要應付看病。

    只有晚上,我才輕松一點。”

    我問︰“晚上就不看病了?”

    “對。晚上就在這個茶室打坐,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與我師兄釋然高可以一起坐而論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師兄也在這鎮上?”

    “師兄就在這山腰上的飛蓮寺修行。”

    我一听,內心波濤翻滾。表面卻平靜道︰

    “哦,我懂了,你們是一道下山的,他與你來到虞水鎮。”

    樹哥說︰“對啊。我們當年,山上學藝,結為兄弟,後來,我遇上一行醫師父,跟著他學醫。也學了其他不少知識。

    山上千年,不過是念經打坐而已,口念佛經,僅渡一人之心。我想自己既有武功,又有醫術,何不下山行義。

    若遇強梁之人,出手阻之,若遇病痛之人,以手救之。蒼生不過一瞬,渡人渡已方樂。”

    我一听,這樹哥到底學過佛,學過醫。

    凡此兩種,都需要與古文打交道。樹哥浸潤其中,儼然文化人矣。便也來了興趣,要與他好好雅說一番。便道︰“劉大師。”

    他說︰“別這樣叫。”

    “在我心里,匡扶貧弱,治病救人,足可以夠大師之稱,你不要推卻。當著我們黎場長的面,我有幾句話實在想說。”

    樹哥道︰“局長,但說無妨。”

    我說︰“我先介紹一下我為什麼來你這里。我地與你這里有一百多公里,叫四水市。市內有一大山叫莫林山,方圓十幾公里林地,全歸莫林山林場所轄。

    黎場長就是林業局副局長兼林場場長。

    莫林山是一個特殊場所,群山起伏,萬木爭春。平地起高山,奇花異花,數不勝數,美景勝地,不信其攬。奈何養在深山,無人所識。

    自黎場長去後,畢竟他是個讀書人,識得山間奇花,林中異草,險峻高峰,茂林叢竹,故有開發莫林峰之意,即邀書記市長數次上山,向他們屢次匯報,提出建議。

    而我呢,當時正給我們市委書記當秘書,與黎場長心有戚戚焉,兩人一拍即合,即向政府建議開發莫林山。

    此議獲允,市委把我放到衛生局當二把手,我更有條件與黎場長聯手做番事業。故引進一藥材商,在山上遍種藥材。

    又設立一醫養中心,目前已運行數月,生意甚好。

    前番說我們從省城繞道來看你,全是假話,是你家鄉老弟安平向我推薦,說先生少年外出,入山學藝,而今在家長辦武館,廣收門徒,行僧醫,救人無數。

    故前來探訪,今天所見一切,一點不虛。加上你又說這飛蓮寺上還有一師兄,我心如長江之水,不舍晝夜,奔騰不息。

    有一妄想,邀你與師兄一同赴莫林山共創事業。

    你去之後,山上原有一寺,雖已不在,可以恢復。你與師兄釋然高可任主持,恢復寺宇,主持道觀。還可辦武校。

    晨起朝陽,練武之聲,震響山谷,何其威武。

    日升之時,坐鎮醫院,正骨療傷,救人水火。

    日落山林,暮鼓聲聲,你也可以打坐,山風陪你坐,山鳥繞其舍。

    日救人間之苦命人,夜念菩提之慈悲心。渡人渡已,不知大師有意否?”

    我畢竟讀了萬卷書,此時也是一瀉汪洋,滔滔不絕,听得他們兩人仿佛坐在佛殿听經。

    黎永志提醒道︰

    “郝局長畢業于復旦,是個愛才的人,又能兼收並蓄,思想開放。今天所說,都是發自內心。”

    樹哥想了想,說︰“我打個電話,要我師兄來談一談。”

    他站起,走到外面打電話去了。

    我和黎場長開始等待。

    渴望答案的每一分鐘都是漫長、漫長、漫長的啊……

    喜歡官場智斗請大家收藏︰()官場智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官場智斗》,方便以後閱讀官場智斗第351章 我的邀請,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官場智斗第351章 我的邀請,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並對官場智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