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宇舟車勞頓,太累了。
當他洗澡休息,等他再起來,已經是第二天上午的九點多。
包家其他人都起來了。
現在也就是包宇。
包宇起來洗漱,包肇龍,包裕剛夫婦等人都在等著他吃早餐,坐車回包家老宅,也就是包家老家。
包宇和在座親人打招呼。
吃完早餐。
此時,廖先生和陳先生等人已經在等著,上到車上,一行人往鎮海縣駱駝區橫河堰過去。
一路上,車開得不快,包宇坐在車上,不時看出去,發現路上都是低矮的樓房,看起來非常有時代特色。
不過,甬城最繁華的地方不是在這邊,所以看出去,無法和昨天看到的申城相比。
差不多半個小時。
車停下來。
沒有多久。
外面的放鞭炮的聲音 里啪啦地響起。
包肇龍,包裕剛夫婦,包宇等人從車上下來。
一些留在老家的包氏族人在得知包肇龍一家回老家,包氏族人已經提前做準備。
包肇龍從車上下來,多位包氏族人老人已經過來,第一眼就認出了現在身穿西服的包肇龍。
包肇龍在商業上不及包裕剛和包宇,包家的基礎則是在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且,包肇龍也上過很多次的報紙。
現在包肇龍看到這些包氏老人,明顯都顯得很激動。
“肇龍,沒想到,你真的回來了。”
幾位老人相互和包肇龍打招呼,顯得非常激動。在包肇龍顯得哽咽的時候,把旁邊的包裕剛夫婦和包宇介紹給他們認識。
對于包裕剛,他們當然認識。
只是那是在三十年前,如今三十年後再見到的包裕剛自然有些不一樣。
當年包裕剛夫婦還是在老家這里結婚的。
“這是我的寶貝孫子包宇。”
包肇龍給這些族人介紹。
包肇龍不止一個孫子,只是其他孫子孫女那些無法和包宇相比。
這些包氏族人倒是早就知道包肇龍有這樣一個孫子,現在還是第一次見到包宇本人。
包宇按照輩分,謙虛和他們打招呼。
一行人往包家老宅過去。
包家一行人來到這里,包肇龍,包裕剛夫婦,包裕書夫婦,包裕星夫婦,還有包裕那些姑姑,都是顯得非常激動。
畢竟,他們當年不少人都是在這生活過很長時間。
包宇看著這包氏老宅,真的很驚訝,因為這房子真的不小。
包家老宅屬于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由五間兩弄兩層瓦房組成,牆高院深,東首正門外是一望無際的田野,阡陌交錯,河道縱橫。
老宅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940平方米。
從外面看過去,就是一處很大的江南式的老宅。
包宇跟著進去參觀,越看越感嘆。
這里不僅僅是包肇龍夫婦出生長大生活的地方,也是包宇爹地包裕剛,大伯包裕書,三叔包裕星,還有那些姑姑出生,甚至讀書的地方。
這種江南式典型農村老宅,其實無論在什麼時代來說,在包宇看來都是屬于有錢人了。
包氏這里從清末開始聚居在這,一代又一代擴大。
“那些年,雖然我們有心保護,一部分也有遭到破壞。”身旁的包氏族人老人說道。
那些包氏族人並不知道包裕剛一家到了香江是否回來。但是,從國內這些年的情況,這種事,包裕剛和包宇早已知道。
廖先生已經提前和他們解釋,即使現在看到,包裕剛也已經釋然了。
本來這已經收歸國有了,現在包裕剛一家回來,這里自然還是屬于包家人在國內的物業。
不過,包宇知道,他前世的時候,爹地包裕剛就四個女兒,沒有他這個兒子,基本上,女兒女婿都是呆在香江和海外,至于叔伯也不可能再回來。
所以,這里變成了包氏故居和包裕剛故居,作為當地的一個參觀的旅游景點。
實際上,也就是包家人把老宅贈送給了國內。
包宇知道,現在不一樣,有他這個兒子,如果國內方面明白,一定會把這里交回給包家。
至于那些年遭到破壞,里面很多物件,甚至有價值的家具被偷,被盜賣,被流失到其他地方,應該會是想方設法收回來,重新修葺好交給包家。
其實,包宇對于這里沒有什麼感覺。
可能是因為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前身,都不是在這里出生和長大的,對這里自然沒有什麼感情。
但是,他身體里面流淌的正是包家的血,他的根就是來自這里。
包肇龍,包裕剛夫婦,包裕書夫婦,包裕星夫婦等人明顯都是非常激動,他們到處參觀。
包宇跟在身後,看著激動的爺爺,他知道,這一趟回來還是很值得的。
特別是爺爺這個年紀那麼大,即使有落葉歸根的想法,那也不可能真的回老家這里,最多也就是回來看看老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等到哪一天真的離開了,也不至于留下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bob,這一間房,就是當年我和你媽咪的婚房。”
回想起當年夫婦倆結婚,在這的婚房,包裕剛夫婦還是很感嘆,沒想到時間過去了那麼快。
最重要,讓包裕剛感嘆的是,自己不但生了四個女兒,還有包宇這個兒子。
包家人在這里里外外參觀,花了差不多大半天。
現在包家老宅外面,除了鞭炮聲,敲鑼打鼓的聲音,顯得非常熱鬧外,包家族人已經準備好和包裕剛一家人的午餐。
當包宇從里面出來,看到那些陌生的包氏年輕族人,還有大人,老人,包宇其實都不認識。
而此時,包裕剛夫婦把提前準備好的紅包。
每個紅包里面都有一張1000港幣的紙幣,這是在去年香江剛剛發行的紙幣。
現在拿出這些紅包,無論是男女老少,或者包氏族人,或者隔壁其他姓氏的,過來都有散發出去。
就現在來說1000港幣還是非常值錢的,可以說,此次包家在這發了二三十萬港幣。
那些包氏族人拿到包家發的紅包顯得更是高興。
包宇,包肇龍,包裕剛夫婦,包裕書夫婦,包裕星夫婦,還有村里幾位老人坐在一張長長的桌子面前。
現在這里都是清一色的甬城菜。
甬城菜並不出名,也不是獨立菜系,甬城靠近海邊,自古發達,而且還是以海鮮為主。
包宇雖是祖籍甬城,他前身在香江並沒有吃過甬城菜,吃的都是粵菜和西餐。
如今,看到面前擺著的這些菜,正是都是甬城十大名菜。
冰糖甲魚、鍋燒河鰻、腐皮包黃魚、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雞、紅膏熗蟹、雪菜大湯黃魚、網油包鵝肝、黃魚魚肚、三臭臭冬瓜、臭莧菜梗、臭菜心)。
這些都是平常甬城人逢年過節或者辦酒席才看得到的。
像包肇龍,包裕剛夫婦等人在香江,也是很長時間都沒有見過了。
“包宇,你嘗一嘗我們真正的家鄉菜。”
喜歡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