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

第11章 初露鋒芒的李先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陳五郎 本章︰第11章 初露鋒芒的李先生

    深水灣半山別墅。

    李家。

    晚上六點。

    別墅的大門還沒有打開。

    一位身穿裙子,不是很高,身材有些發福臃腫,一頭濃密黑發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正站起來,莊月明知道自家先生李加成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時候下班回來了。

    此時,大廳里面,一個十三四歲身穿中學私立貴族校服的男生正在客廳看電視,旁邊還有一個看起來比他矮一些的男孩也正目不轉楮地看著電視。

    “阿矩,阿偕,你們爹地快要下班回來了,還在看電視?”

    兩個兒子起來。

    女佣人則是去關掉電視機。

    這個時候,門口外按喇叭聲音響起。

    女佣人知道正是李先生下班回來。

    在去打開別墅的大鐵門。

    別墅大鐵門緩緩打開,一輛黑色豪華平治轎車開了進來。

    專職司機很平穩在別墅門口停下。

    司機下來打開車門。

    “李先生,到了。”

    身穿西服,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頂上發際線已經很高的中年男子,拿著那份在車上還沒有看完的報紙下來。

    “爹地,爹地。”

    兩個兒子跑了過去。

    李加成一左一右拉著兩個兒子。

    “先生。”

    “夫人,我回來了。”

    李加成把那套黑色西服換下,莊月明拿了過去,一旁的女佣人急忙幫忙拿過去掛好。

    李加成往客廳的沙發過去坐下。

    在晚飯還沒有來臨前,他翹著雙腳繼續看今晚的晚報。

    李加成1928年出生,今年也就是剛剛49歲,11歲跟著父母移民到香江,然後開始投靠在香江的舅舅莊靜庵。

    1950年,李加成在拿著自己的積蓄以及表妹莊月明,還有舅舅的扶持下,在香江開始創辦長茳塑膠廠。

    一開始,李加成這塑膠廠還差點倒閉,還是多虧舅舅的多次資金支持,再次起來。

    在1957年,李加成的塑膠廠銷售額突破千萬港幣,開始成為香江的塑膠花大王。

    一年後開始進軍香江地產業,並且在北角修建第一座工業大廈。

    很快,他發現地產要比塑膠花更暴利,他逐漸放棄塑膠產業,開始全面往地產業發展。

    1967年,香江爆發嚴重暴動,導致大量中產移民,香江地產陷入低潮,李加成開始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大量買入低廉的地皮和物業,開始奠定了他日後地產業的發展宏圖。

    1971年,李加成創辦長茳地產公司,第二年改為長茳實業公司,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放棄塑膠產業。

    1972年,當時香江正好開始進入牛市,李加成利用牛市開始在遠東證券交易所上市。

    當時長實法定股本為2億港幣,實收資本為8400港幣,分4200萬股,每股面值2港幣,以每股3港幣的價格公開發售1050萬股,募資3150萬港幣。

    剛剛上市,立刻受到香江股民的熱捧,加上當時牛市,股價飆升了一倍。

    當時李加成依靠這些樓宇每年收租390萬港幣,在上市一年後,純利已經高達4370萬港幣,就是通過募資買入了更多香江物業。

    一年後,1973年,香江爆發第一次股災。

    李加成獲得一些內幕消息,得以提前逃頂,其後,先後五次發行新股募資獲得3168萬港幣,先後買入香江中環皇後大道中,德輔道中,灣仔軒尼詩道等多處物業。

    1975年,其再次發行2000萬新股,獲得募資6800萬港幣,購買地皮物業十多處。

    等到1976年,也就是去年的時候,相比起剛剛上市的時候,李加成和長茳實業擁有的物業,樓宇面積已經暴增了17倍之多。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實際上,在1973年,香江股市大跌,樓市也跟著大跌。

    李加成再次像六十年代那樣,趁機開始抄底,囤積越來越多的物業和地皮。

    當然,他的錢是從哪里來的?

    其一,是在香江股市上進行發行新股募集到的資金。

    其後,在加國多倫多交易所募集到資金。

    其三,在y國倫敦股市上募集到的資金。

    也正是因為從這三大交易所獲得資金,又在這樓市大跌的時候,他和其他三大華人家族,包括李肇基李家,鄭玉桐鄭家,以及郭德勝郭家,四大華人地產商趁機買入了不少香江地皮。

    讓他們能夠在其他華資地產商中脫穎而出,奠定了歷史上稱為香江四大家族的基礎。

    本來這里面還有一個華人地產商很厲害的,那就是胡應相。

    只是股災前胡應相的上市公司出現假股票,導致胡應相這幾年難以像李加成等人那樣募集到更多資金,以至于讓他錯過了這些年的時機。

    除此之外。

    還有1977年1月,也就是今年年初,香江地鐵公司宣布在地鐵中環站和金鐘站上蓋的發展權進行招標競標。

    因為這兩個地段是地處香江中區最繁華的地方,參加投標的財團超過三十多家,其中,一開始以老牌英資地產公司香江置地的奪標呼聲最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此之外,香江中區一直是香江置地的勢力範圍,香江置地勢在必得,不會也不想讓其他地產商或者資本插手。

    讓許多人都沒想到的是,李加成和高管商量後,長茳實業針對地鐵公司債務高,急需現金回流的困境,提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標方案。

    將地鐵上蓋物業完工時間和地鐵通車的日子配合,即地鐵通車也就是物業完成出售之時。

    這種情況下,李加成和長茳實業的投標自然在眾多財團中脫穎而出。

    相反,像香江置地,和記國際,會德豐,甚至太古等英資洋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李加成勇奪地鐵中環及金鐘站上蓋的發展權。

    實際上,還是因為這些洋行除了自身資金流問題外,也是顯得有些保守。

    而和記國際還在韋理管理下,正在恢復當中。

    毫無疑問,這次李加成在那麼多的財團當中奪得投標,香江上下為之轟動,這也為李加成的名聲打下很大的基礎。

    在香江輿論為之轟動,認為長茳實業的三級超升,是其擴張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除此之外,在1977年4月,李加成以閃電戰的方式,一周之內以2.3億港幣收購擁有香江中區著名希爾頓酒店的美資永高公司。

    這直接開創了香江華資吞並外資的先河,消息傳出,當時再次轟動香江。

    李加成夫婦在1973年後開始和沈�夫婦合作。

    在去年,也就是1976年的時候,沈�更是把華人行大廈重建交給李加成。

    現在這次奪下地鐵上蓋物業的競標,更是引起沈�的關注。

    對于李加成來說,他在一步步積蓄力量和擴大影響力,目的就是讓匯灃銀行和沈�支持對方。

    像匯灃銀行和桑達士那樣扶持包船王,他還是非常羨慕的。

    但是,現在香江也只有一個包船王。

    即使是如此,就現在來說,李加成和包裕剛相比,還是差遠了。

    無論是財富,還是規模,又或者是影響力,還是差包裕剛許多。

    李加成正在看報紙。

    莊月明過來說到︰“先生,我們前些天和沈先生夫婦約好明日上午去打網球的。”

    “夫人,我當然記得。”

    很明顯,現在李加成知道,他非常希望得到沈�的重視。

    桑達士即將退休,總經理沈�則是準備接替桑達士擔任匯灃銀行新的董事長,也是香江新的財神爺。

    在香江,只有得到香江財神爺的支持,個人和公司才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資金和貸款的支持。

    很明顯,現在李加成也希望那樣。

    這些年下來,他一直接觸沈�夫婦,就是希望得到沈�夫婦的認可,並且進一步得到對方的信任和支持。

    為了這個。

    這幾年下來,他們夫婦一直討好沈�夫婦。

    而對于李加成來說,沈�把華人行大廈重建交給他來負責,那就是他的收獲之一。

    但是,他知道這還是不行。

    此時的李加成已經初露鋒芒,他希望搭上沈�的快車上,讓自己和長茳實業更上一層樓。

    喜歡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第11章 初露鋒芒的李先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第11章 初露鋒芒的李先生並對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