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蕭承耀,打仗是很有本事的。
畢竟是能在先王時期,就靠軍功坐穩四大親王位置的人。
但這個人的性格缺陷也很明顯,妄自尊大、自恃不凡,稍有不合心意,那是誰都不放在眼里。
正如此刻,盛州出征大梁寧東受阻。
盛王蕭承睿考慮寧東薛繼難對付,盛州軍又死傷慘重,宣布暫且撤軍。
他卻不滿︰“管他那麼多,要打就打到底。現在退兵,我可不甘心!”
說著,他又看向蕭承睿,說話絲毫不掩張狂姿態,直言嘲諷。
“王上,我看你現在,是打心眼里怕了那薛繼吧?”
此話一出,蕭承睿眼神頓時就冷了下來,他卻不見收斂,直視不避。
自從上次他被蕭承睿懲處之後,就一直心氣不順,哪怕是這個他昔日敬服的三王兄,他看不爽了,也照樣與其對著干。
蕭承煦見狀,神色微動,適時站起來為王上辯言。
言及︰王上決定並無問題,戰爭成敗不在一場戰役勝負,要著眼全局考慮,他贊成退兵!
蕭承耀本就和他過不去,當即和他嗆起來,當然,也沒能改變撤兵的決定。
最後的結果就是,蕭承耀帶著和他沆瀣一氣的蕭承泰憤而離席,又上演了一出臣子甩臉給王上看的戲碼,令蕭承睿惱怒非常。
高下立見,蕭承煦自然是在三哥這兒又賣了番忠臣友弟的好。
實話實說,蕭承煦一直很奇怪一件事。
上次山谷一戰,蕭承耀和蕭承泰兩人是擺明了要置他們兄弟于死地。
但大家雖說不是一母同胞,卻也是同父的血緣兄弟。
只是因平日那點不合,完全不至于讓他們下此狠心。
蕭承煦和弟弟討論過這件事,兩人都一致認同得出的結論。
“既然矛盾不足以支撐他們的動機,能讓他們下此狠心,那定然是我們兄弟倆威脅到了他們。”
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血緣兄弟,再有矛盾鬧起來都是有度的,不會自相殘殺。
好端端的,蕭承煦兄弟倆能對他們產生什麼威脅?
除非,涉及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比如,母妃的死仇。
所以他們打算從這兩人下手調查母妃之死,正面對上打草驚蛇,他們也佔不到便宜,正巧蕭承耀最近囂張過頭,讓蕭承睿很是不滿。
他便順勢在里面攪混水,打算先讓蕭承耀自取滅亡,讓自己好有機可乘。
盛州礙于薛繼不得突破,故而撤兵。
可不巧,撤兵之後。大梁皇帝卻又因听信奸臣所言,將能臣薛繼撤職貶黜。
听到這個消息,先前本就反對撤兵的蕭承耀、蕭承泰很是火大。
“當初就該听我們的,不退兵,堅持到薛繼被撤職,不就能一舉拿下寧東防線,何必像現在這樣,失了大好時機。”
“我現在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蕭承睿那個膽小鬼......”
兩人私下聊天,那是火大的發了好一番牢騷,憤懣不滿。
正此時,蕭承睿又讓他們去守寧東防線,兩人自然不樂意,直接齊齊告病,主打一個不配合。
蕭承睿在宮里摔了他們告病的折子,氣惱不已。
“仗著擁戴之功,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權要大、賞要重,稍不如意就橫眉豎眼、飛揚跋扈,他們眼中,根本沒有我這個王上。”
“他們若是認為我大盛少了他們不可以,日後豈不是更加驕狂。痴心妄想,我大盛人才濟濟,不缺他們兩人。”
“我會讓他們知道,他們錯得有多厲害!”
蕭承睿下定決心要重點提拔更年輕的兄弟子佷,首當其沖能力最強,最為聰慧的就是蕭承煦。
然後,接下來幾個月。
他和承軒的狼鷹二營就被委以重任,派去守寧東防線了。
“吾愛花花,近來可安好。分別已近一載,我日夜思念,時時期盼與你相逢,奈何戰事繁多難以抽身,煩請花花原諒,莫要氣惱......”
夜晚時分,蕭承煦噙著笑意,滿懷思念,在軍帳昏黃燭火下一筆一劃寫下對心上人的深情惦念。
難以相見的時候,他就只能靠著這點書信來往以解相思之苦。
寫完滿滿幾大張紙後,他才有些意猶未盡地放下筆,晾干墨汁,將信紙細心地折放好,再喚來嚴海連帶上他準備的禮物一道送出去。
承軒進來營帳,看到拿了東西出去的嚴海,一瞧就知道啥情況。
笑著打趣他︰“哥你這思念之情也是夠深的,天天都在給李先生寫信,你是真不怕人家嫌你煩呢?”
蕭承煦白了他一眼︰“胡說八道,什麼天天的,我這一年一共才給花花送了不到十封信,哪里算得多了,怎麼可能惹人煩。”
承軒撇撇嘴︰“那是兩地傳信太遠,嚴海來回只夠送十封信。你瞧瞧你的專屬信使嚴海,這一年都在路上奔波,瘦了多少?”
蕭承煦尷尬地摸了摸鼻尖,這不是不放心別的人嘛,所以就可著最信任的用。
“哥哥的事你少管,這大半夜的,你不值守、不休息,來我營帳干什麼?”
“給你帶信來,方才踫到京中來的信使傳來了王上親信!”說著,承軒拿著一封信遞給他。
蕭承煦正色起來,拆信一看,蕭承睿要親率二十萬大軍來前線開戰了。
貶了薛繼的大梁豐啟帝強搶臣妻,被刺身死。繼任的明德帝殺奸相,重新起用薛繼執掌寧東軍務,和盛州抗衡僵持。
這幾個月,蕭承睿一直和他議和,卻不成。
議和不成,休養生息之後,盛州索性又卷土重來,直接開打。
“王上親征。”蕭承煦笑了。
好事啊,這不就能打破寧東的僵持局面,不至于讓他在此苦守不得抽身。
待此戰事塵埃落定,他不就能休息一陣,也有時間去見花花了。
吸取之前教訓,此次盛州再戰寧東,連下大梁兩城,可喜可賀。
蕭承睿止不住歡喜,直言乘勝追擊,再拿下寧城,就有希望打敗薛繼。
此時,兩勝之後收獲頗豐的蕭承耀、蕭承泰卻跳出來明確反對。
他們只想帶著戰利品回去休養生息,保留自己的營中實力。
于是說︰兵疲馬倦,糧草不濟,不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