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

第291章 我的弟弟是知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鴻祥 本章︰第291章 我的弟弟是知青

    你的弟弟是知青,不,我的弟弟是學生。不對,你的弟弟是知青。

    我來撫遠建點,領著大家建點,有半年多了,半年多,起早貪黑,從一開始兩個人,著露水進深林,搭窩棚,伐木頭,克房子,發展到現在二十三戶。村莊房舍,初具規模了。俺爹俺娘也搬來了。

    俺娘來了,天氣也冷了。現在村里公家的事也少了。季節這是10月2號了。也是晚上了,晚飯都吃完了。小柴油燈又都點上了。點上了,大家坐在炕上,五弟弟,六弟弟,在那炕梢趴著學習呢。這時俺娘想起來她的四兒子家民來了。俺娘說,家軍,這公社學校的學生你五弟弟家良,六弟弟家海,十一國慶節這都放假了,這縣里的學生你四兄弟家民,在那上高中,還沒听到放假不放假呢?

    “啊,沒听到,娘,怎麼了,你想你四兒子了?”

    “想?我倒是沒咋想?他都那麼大了,都十七八歲了?他比你才差兩歲,我是想他上學那事?他都來這麼長時間了,他上學,都吃啥了?他從富錦來我才給他拿十五斤糧票,二十塊錢呀?”

    “他吃啥了,我也正在想這個事呢?”

    “就是啊,家軍?你看呀,你是5月9號早上從沙崗坐客車到富錦的,又從富錦船站坐大客船來到這撫遠建點的,那時,你一走,家民他就想著,他給我說,我三哥去撫遠了,要是到了撫遠,能在撫遠建點,那我就不能在富錦這上學了,我得上撫遠去上學去了。那一階段,他正想著呢,天天想著,念叨著他上學的事。你就給家去信了,說你在這邊建點的事公社給批下來了,你開始在這邊建點了。這他就慌慌著給你來信,問你這邊學咋上?這邊公社有沒有學校,有沒有高中?那你就給回信了,說,這邊公社剛成立,公社的學校剛建,學校里才有小學和初中,你說縣里有高中,你 叫他往撫遠轉。他就轉來了。

    “是啊,娘,家民,沒過幾天,就來電報了,說要轉學過來,7月15號富錦有跑撫遠的客船,叫我16號早上去撫遠船站接他。我去了呀。去,我沒錢,我還是頭一天,從這走著去的呢,我還怕晚了,起早走著去的,是吧,曉琳?”

    “對啊,我起早給你做的飯?你吃完飯了,你要走,天剛蒙蒙亮,你出去還得著露水,我怕你害怕,我要陪你去。你說別去了,你去也是跟著遭罪。娘,家軍,你三兒子,說的,不叫我去,說我去跟著露水,遭罪。我就沒去上。”

    “啊,曉琳,俺家軍說的對呀,你是他對象,是他媳婦,他心疼你啊?你去跟著他,一大早上,露水不說,出去,就得穿著濕衣裳,去撫遠還沒錢坐客車,這到撫遠還得走七八十里,你去了還得給你累夠嗆。”

    ‘’娘,說的對。”

    “說的對,曉琳,你們都是娘的好孩子,你來在這陪著家軍建點,也吃了不少苦,也遭了不少罪。”俺娘說著,就進入沉思。我看俺娘那個意思,是想說曉琳的堂姐李曉杰,在上初中的時候,數學不會,想法子叫我給補課,上高中時,緊的要和我處對象,等著我來建點了,他不來,不肯吃苦。我還怕俺娘說,揭人家的短處。我說,娘,我吃點苦,我覺得能把這點建成也挺好。

    “俺娘說,家軍,挺好是挺好,咱這一年呀,是顧了東顧不了西,這老四的事怎麼辦呢?你看,你弟弟老四來,是不是,有三個多月了?”俺娘說著,我一算是三個多月了。我說,娘,是三個多月了,要不明天,我去看看他吧。

    “看看去,嗨,倒是行。就是咱家的糧票還沒有啊?你看,我和你爹要來的時候,接到你的電報,就緊的張羅著,賣家當,賣東西,找車往這拉牛。你爹說拿糧食要上富錦多換點糧票,知道到這了,再拿糧食換糧票不好辦。可就去了一趟,好歹是換了三十斤糧票。你爹就去了一次,就聯系到李在寅 也特了,這就開始準備往這來了。現在我這有的糧票,還叫這老五和小六子花了幾斤啊”

    “娘,糧票,有多少就拿多少吧,那也得叫家軍,去趟撫遠,看看咱家老四家民了。”俺娘听了高興了,笑了,說,曉琳說的對,曉琳,家軍那次上撫遠,你不是想陪著家軍去嗎?那時候有露水,現在是天氣冷了,露水也沒了,你要是願意去,你就跟著家軍去吧。去,你可能還是頭一次去撫遠縣城的吧?曉琳一听,那是滿心歡喜呀?很驚訝,啊,娘,你叫我陪著家軍去呀?安娘說去吧,我這些日子,听你說的那個意思,你來撫遠,你是坐大客車來的呢,你還不是像家軍,家民,坐大船來的呢。

    “是,是是是,娘,我是從富錦坐客車,從建三江,前進,前鋒,二道河,前哨這邊來的。不是坐大客船來的,撫遠船站,撫遠縣城,啥樣我還沒看到過呢?”俺娘說,曉琳你說,你從建三江,前哨這邊來,你是走的二撫路,我和你爹從富錦富民往這搬家,搞那也特,小蹦子,不也是走的二撫路嗎?一路上,小也特,   ,   ,干  ,走了兩天一宿,才到這。

    第二天了,10月3號了,天還沒亮呢,俺娘就起來做飯了。俺娘做飯就喊我了,俺娘說,家軍,你不是說,今個要去撫遠看你四弟弟家民去嗎?

    “是,是是是,娘,天亮了嗎?”我問著就趕快爬起來。俺娘說,家軍,你要打算去撫遠,你就不能等著天亮了。現在天短了,現在不是夏天了,夏天撫遠這,三點來鐘,還不到三點就天亮了。現在不行了,現在一亮天也的有五點多鐘了。

    我 起來就吃飯,曉琳緊的跟著娘忙活。看那個樣子,曉琳心里可高興了。很怕俺娘不叫她去。俺娘看我吃飯了,說,曉琳,你別跟著我忙了,家軍都吃飯了,你不想去撫遠嗎?那你就趕快吃飯去。你和家軍吃完好走啊。

    “哎呀,好,好好好,還是咱娘好,謝謝娘了。你看家軍都丕提醒我。”曉琳說著,還給我遞眼色。我笑。

    我一看曉琳笑,我故意喊道︰“灑脫的,吃完飯,上撫遠了。進縣城了。我開車,可不等客呀?”我說著,笑著,吃著飯,曉琳也趕緊吃飯。我吃了一碗,又趕緊盛上一碗,曉琳說,哥上縣城還吃這麼多呀。到縣城下館子,有好吃的你該吃不動了。我說縣城,你心思是你們遼寧那邊的縣城呢,縣城里人口一共有兩千來人,可能還不足兩千人。滿城就一個小飯店,叫沿江飯店。還經常沒人去吃飯,老早的就關門了。

    我們吃完飯,要走了,俺娘給我們帶的錢和糧票準備好了。娘沒文化,不識字,但俺娘認識錢和糧票的顏色,俺娘根據顏色把錢和糧票給準備好了,分了兩小打,娘說家軍,這一小打是給家民的,這是三十塊錢。二十八斤糧票,你帶著。你到你弟弟上學的學校,看看他,你給他,你問問他,這一段在學校的情況。看看他在學校,借沒借人家的錢和糧票。要是借了,你問他借人家多少,等著你回來了告訴娘,我再給他安排。另外,這一小打,也是三十塊錢,是我給曉琳拿著,到了縣城,看著啥了,曉琳相中了,買點。這里還有糧票五斤,是少點,是叫你們倆到縣城吃飯的。娘想給你們多拿點,也沒用了。

    我和曉琳出發了。走過六七里地的大樹林子,上了二撫路,立刻暖和起來。曉琳說,家軍哥,在家里屋里也不覺得冷,一走進那大樹林子立刻就覺得冷的受不了。這一上公路,又暖和了。我說林區氣候就是這樣。

    我們倆上了路,我先往南看看,再往北瞅瞅,一個人沒有,一個車也沒有。我說曉琳,咱倆都是苦命人呀?曉琳說,怎麼講啊哥?我說怎麼講,這個時候,要是從南面嗚一下子來一個大汽車,大解放,還是來個也特,咱一擺手,站住,叫咱倆上了車,有兩個小時,咱就能到撫遠了,那多好啊。

    "“哎呀,哥,哪有那麼巧合的,沒有車沒有吧,咱就走唄。”

    “走,七八十地呀,我就怕把你累壞了。”

    “累壞?哥,累不壞。咱也不拿啥,七八十里路,咱慢點走。約莫,今天能走到就行唄。”

    “好的。那咱就走吧。咱爭取,八個到十個小時走到撫遠吧?”我們說著,走著,走著,看著路旁的樹林子,望著前面的彎路。我們走過一段彎路,再盼著走下一段彎路。

    我們走累了,走熱了,就坐在路旁歇一會。走渴了,遇到路旁的水抗,就用手,捧點水喝點。撫遠建點,一開始都是靠著道路建 ,因此我我們沿著二撫路 走著,看這路兩旁的大樹林子,穿梭的河流,欣賞著大自然的魅力,也盼望著路旁的一個一個村子,那個時候村子都是剛建,大家都習慣于叫點,我們走過一個點,看看路碑,就知道村子是什麼點了。

    曉琳走到那個點了,還用筆記上,腰九七,腰九八,二百,二零二,二零三,東方紅公社。我們走到東方紅了,我知道我們已經走出去三十多里了。三十多里了,我們正走在東方紅大街的十字路口,西北方向有條路,一輛客車嗚嗚地開上來了。我趕緊問這是哪來的客車。等客車的人說,這是同江客車發往撫遠的。

    客車來了就站下了,站下就有幾個人下車,我們就上車了。我們上車,還有幾個人也上車。上車,乘務員喊著補票,曉琳問一個人多少錢。乘務員說,五毛。我們倆花了一塊。曉琳高興極了。

    一會,客車到撫遠了。我們下車了。我知道撫遠一中啊,我領著曉琳向一中走去。我們從客運站到一中,也得走三里多地,路上就看到兩個人,曉琳問我,說哥,這撫遠街里行人怎麼這麼少啊?我說是你點子高,今個你還遇到兩個。我和家昌哥來那天,除了在船站遇到二十來個人,到街里一個沒遇到。往鄉下坐客車,就我和家昌倆。曉琳听了笑。說國家還有這麼小的縣。

    我們到學校了,學校操場是有上體育課的,我問學生,教務處在哪。同學很熱情,給我們領到了教務處,教務處肖老師在,我給肖老師說,我們是鄉下的,來看學生。肖老師說,你的學生是初中還是高中,我說是高二的。肖老師喊來高二的班主任,肖老師給我說,這是高二的班主任王老師。我說王老師你好,我是學生的哥哥,你班級有個叫馬家民的學生吧,我來看看他。

    “馬家民?沒有啊?”我一听沒有,我說老師,怎麼沒有啊?學生是在這呀,學生是從富錦轉來,他來時還是我送來的。

    “是你送來的也沒有啊?這是怎麼回事啊?肖老師我們班沒有叫嗎?馬什麼了、”王老師給肖老師說著,瞅著我。我說叫馬家民?肖老師說,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對這個工作也是新接手的,你說的是知青吧?

    “肖老師,是學生?不是知青啊?”

    “是知青,你的學生是什麼時候轉來的吧?”

    “是什麼時候轉來的,是7月10幾號轉來了。是從富錦轉來的,他來是從富錦坐船來的,他來了,還是我去船站接的他,下船我就送他來這上高二了。他怎麼是知青啊?”我和肖老師說著,有幾個老師,下課來辦公室了。其中有個老師說,你的學生不是這個高二,王老師,不是你這個高二,是上學期的那個高二,是老高二,那個高二,在8月末,都下鄉當知青了。

    “啊,我 的弟弟,家民下鄉是知青了?”曉琳問道。

    “肖老師說,那就是知青了。我這沒有學生畢業當知青的名單,名單校長那里有。校長上局里開會去了。”肖老師說著,思考著,怎麼辦呢。

    “那肖老師,這知青下鄉到哪去了?給什麼待遇啊?”

    “到哪去了,不好說呀,咱這是全民縣呀?知青下鄉,到下面去的地方可多了?待遇都是一樣的,第一年,工資一個月給24塊錢,第二年是28塊錢,第三年是32塊錢。”

    “哎,肖老師,好辦,叫這位家長,去縣政府,知青辦問一下就知道了唄。”

    我和曉琳離開了學校,曉琳出來就笑了,說,行啊,家軍哥,好啊,四弟弟成知青了,還掙工資了。我說,咱去知青辦問問去。看四弟下鄉到什麼地方。要是近,咱去看看。我和曉琳說著就來到了知青辦,知青辦的工作人員說,這次知青分配,本縣的知青,和今年哈爾濱來的,佳木斯來的一個待遇,重點都是安排在濃江創業隊,曙光創業隊,曙光磚廠,曙光良種場。海清公社海清農場。向陽公社,爪機公社,通江公社安排的較少。

    曉琳問,馬家民,下鄉到什麼地方。工作人員說,這個暫時的不公布的。領導掌握。不過,請放心。知青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我和曉琳听了,我說不問了,這項工作是國家一項重要工作。

    我和曉琳走出了知青辦,我問曉琳, 說咱看家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咱可以玩了,你看上哪去。曉琳說,哥,咱先上船站,上江邊,看看黑龍江的美景。然後去百貨,最後,去客車站,爭取下午回家。我說下午回去就回去,回不去,就明天坐客車早點回去。最好是,我領你去撫遠沿江飯店光顧一下。

    兩人先來到船站,站在江邊,只見黑龍江水浩浩蕩蕩,江面上波光粼粼,偶爾能看到幾艘漁船在作業。曉琳興奮地指著江面,“哥,你看,那邊好像在捕大馬哈魚呢!”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幾條漁船正忙碌著,漁民們奮力地拉著漁網,網上的大馬哈魚活蹦亂跳。

    太陽偏西了,他們去了百貨商店,里面的商品雖然不算豐富,但也讓曉琳大開眼界。逛完百貨,他們來到沿江飯店。這家飯店果然如我所說,冷冷清清。不過店里的飯菜倒也實惠,他們點了幾個菜,吃得很滿足。

    吃完飯後,他們來到客車站,可惜當天回不去了。兩人只好在車站附近找了個簡陋的旅店住下。曉琳有些失落,但看著江景,她又開心起來,“哥,今天能來撫遠,看到這麼多新鮮事兒,值啦!” 我笑著點點頭,我說,明天一早,就能回家了,咱回去,把四弟當知青事事給咱爹咱娘一說,那爹和娘一定很高興。曉琳說,咱四弟弟,家民當知青了。這是咱家的光榮,是咱家做夢都想不到的事。農民的孩子還能當知青?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方便以後閱讀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第291章 我的弟弟是知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第291章 我的弟弟是知青並對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