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才不在意新羅和百濟的小動作,傳令助攻,也不過是試探兩國的忠誠度,寫了一道旨意,就沒再放心上。
到了貞觀十三年六月中旬,大唐軍隊就開始渡江。
“朕能體會到,當年魏武帝領兵八十萬,陳兵官渡的心情了。”李世民馬鞭指著前方,志得意滿的說道。
在他前面,大軍正在登船,戰馬在嘶吼,它們有些害怕上船;光著膀子的府兵,用力的推著火炮,這些特制的馬車非常沉重。
大唐軍隊只用了兩個多月,就橫推了高句麗北方,軍隊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趕路。
投石車驅趕城頭守兵,隨後炸塌城門,或者城牆,騎兵入城沖殺,就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高句麗人就被擊敗。
最前面的雄城還能抵擋一下,後面的簡直就是望風而逃。
幽州,營州等地的府兵,被抽調得干干淨淨,全部在看管俘虜干活,所以後方留守的人不需要太多。
“陛下您可不是驕傲的魏武帝!”李靖恭維了一句。
“哈哈哈!朕有所向披靡的火炮,自然不是魏武帝所能比的。”
“陛下,不如在高句麗敗軍之中,挑選一些人馬,用來攻打百濟。”薛收提議道。
“嗯!有道理,知節,這事交給你去辦!”李世民點頭贊同。
“末將遵命!”程咬金用力一抱拳。
李世民非常滿意程咬金的態度,這讓他仿佛又回到曾經,帶領大軍東征西討的日子。
“叔寶!甦烈那只人馬,最近戰況如何?”李世民轉頭朗聲詢問。
見李世民目光看過來,秦瓊挺直了腰身,嚴肅的回答“回陛下,甦烈帶領騎兵一萬,游弋在平壤附近,先後擊敗五支高句麗人馬,逼迫高句麗困守平壤,之後高句麗再無動靜。”
“高句麗那個大對盧呢?不是傳聞他是最能打的嗎?可有他的消息?”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轉過腦袋詢問李靖。
“根據斥候打探到的消息,蓋甦文一直在各城游走,組織大軍,具體位置不清楚,不過以臣之見,他的目標應該是懋功!”李靖分析道。
“集中兵力,先破偏師,這是想要提升士氣,可曾傳信懋功?”李世民臉色一沉,語氣冰冷的說道,對于敢抵抗大唐兵馬的人,他自然沒有好印象。
“懋功定然有防備,臣已經傳信甦烈,關注高句麗外圍兵馬,有可能的話,追上去夾擊,有他一萬騎兵,定然萬無一失。
而且陛下您忘了 七部?他們接到您的旨意,就準備好了出兵,只不過一直在東部山區,並沒有參戰。”李靖提醒道。
“嘿!朕還真忘了,還有 七部那支人馬!”李世民一听,頓時放下心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