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回,花開花又敗。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逝,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在李文浩和李文婷滿一周歲後,李東和薛佳琪就從別墅里搬了出來,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了沐沐和梓涵他們一家人。
反正家里有三個保姆,加上沐沐這個家庭煮夫在家里,所以李東和薛佳琪倆人也不擔心四個孩子會被照顧的不好。
董欣欣和王新軍倆人每周都過去一趟,看看女兒,陪陪外孫女和外孫子。
不得不說,梓涵的肚子確實爭氣,兩胎生了四個,湊了兩個“好”字,這也變相的說明東琪集團後續會更加的蒸蒸日上。
你看古代的封建王朝,一般來說王朝越強大、越興盛的時期,帝王的子嗣就越多。而通常到了末期快要亡國的時候,帝王的子嗣就比較少甚至絕嗣,得從其他旁支擁立新帝。
東琪集團李東現在已經徹底不去了,年初的時候李東就已經把位置讓給了梓涵,只不過股權還在李東手里,把表決權委托給梓涵進行行使,梓涵相當于是明面上的實控人了。
為了便于照顧雙方父母,李東和薛佳琪倆人直接搬到了天海市郊。
鄉下的空氣好,人也沒有那麼多,相對比較清靜。加上李東喜歡在地里浲N列┐ 鰨 宴饔窒不堆 宰酆峽劑肯呂椿故親〉攪頌旌J薪肌 br />
距離李先進老兩口直線距離不超過五百米,距離鄭霞和薛仁剛開車也只需要二十分鐘,兩邊都很方便。
“老公,休息一會兒吧,別累著了。”薛佳琪倒了一杯茶端過來,遞給李東。
“多動動還是有好處的,發泄發泄精力,鍛煉鍛煉身體。”李東放下鋤頭,用濕巾擦了擦手,喝一口綠茶,好愜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農婦山泉有點田,這不正是你念叨了好久向往的生活嘛!”薛佳琪一臉溫柔的看著李東。
每天听听歌,看看書,寫寫字,地里忙活一陣,聊聊天,在村里散散步,呼吸一下鄉野氣息,感覺整個人很松弛,內心很充盈。
齊曉曉和董欣欣倆人都嚷嚷著也要搬過來,享受田園生活。
東琪農業在這邊有很多員工房,隨便整兩套出來就行,一毛錢都不收。
齊曉曉這兩天正在辦內退手續,本來後年才退休的她,已經等不及了,預計這幾天就可以正式搬過來住了。
對于好閨蜜齊曉曉,薛佳琪的心里是覺得挺可惜的,要長相有長相,要背景有背景,性格也溫柔,可是卻一直孑然一身。
對此,齊曉曉倒是想的挺開的,說是自己瀟灑了幾十年了,就算是最後受幾年罪也是她應得的。
因為沒有孩子,所以齊曉曉一直把沐沐和曦曦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逢年過節、節假日都會給倆人買好多吃的、玩的,出去逛街的時候買衣服、買鞋子。
沐沐和曦曦倆人也一直拿齊曉曉當親人看待,某種程度上感覺比對趙甜甜姐妹倆還親呢。
“對啊,我這人一直沒有什麼雄心抱負,就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李東喝口水,然後躺在搖椅上,曬曬太陽。
薛佳琪躺在李東的一旁,就這麼陪著李東,倆人聊聊天,曬曬太陽。
誰能想到,千億總裁,竟然會是這麼個模樣,跟個普通的農村老頭一樣。
……
“解放啦!恭喜我吧!”
齊曉曉提著兩袋子吃的、喝的走進院子里,她的內退手續已經辦完了,余生可以完全的自由自在了。
“恭喜你,齊老師!”
李東笑著看著齊曉曉。
五十余歲的齊曉曉,風韻猶存,還是那麼的時尚,還是那麼的靚麗。都到這個年紀了,依然有不少人在追求齊曉曉。
老年人也可以談戀愛嘛,但是齊曉曉壓根就沒有這個心思和想法,她要是真想找個伴不會等到現在。
曾經薛佳琪和董欣欣都問過齊曉曉,為什麼一直不肯再找對象了,就連戀愛都沒有談過。
如果推算時間的話,就是從李東和薛佳琪在一起後,齊曉曉這個老司機竟然沒有再正兒八經的談過戀愛。
薛佳琪還打趣說“要不然我吃點虧,我們三個人一起過吧。”
齊曉曉當時是這麼說的“好啊,晚上我就搬過去。”
當時董欣欣也在場,大家哈哈一笑,都當這是一句玩笑話。
要說齊曉曉喜歡李東,甚至暗戀李東,這不至于。因為她是標準的外貌協會,而李東的長相不在她的審美之中。
但是李東和薛佳琪之間的愛情故事確實給了她很大的觸動,讓她不再把愛情當成快消品一樣消費,而是當成了奢侈品可遇而不可求。
人都是會受到周圍環境和人的影響的,齊曉曉作為薛佳琪和李東倆人愛情的見證者,深受倆人那種摯愛的愛情觀的影響。
為什麼有人在失戀以後,再也不肯談戀愛了?或者說隨便找了一個就結婚生子過了一輩子?
不是前對象太優秀以至于再也找不到比他她)更優秀的另一半了,而是再也找不到當初那種摯愛的感覺了。
總有人說結婚的那個人不是最愛的那一個,既然不是最愛的那個人,那麼跟誰結婚又有什麼區別呢?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所愛非所得,相守一生的那個人不在你心里。
這也是很多失戀的人閃婚的主要原因!
既然新娘郎)不是你,那是誰都一樣!
關了燈,是美是丑都一樣,話糙理不糙!
齊曉曉一直在尋找屬于她的“李東”,可惜像李東這樣的男人已經不是萬里挑一了,那真的是打著燈籠都沒處找。
生了沐沐以後,薛佳琪為什麼會患得患失?而生完曦曦以後為什麼沒有?
因為經過幾年的相處,薛佳琪已經意識到李東的獨一無二、無法替代了,她的魅力在走下坡,李東的魅力卻是在走上坡。
在曦曦出生以後,正是倆人魅力相等的時候,在此之後,李東的魅力繼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