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膽幾乎把他能說得上話的地方都請了個遍,就剩陳立這里了。
但這幾天他找不到陳立,又想親手將請柬送過來,所以一直拖著。
現在看到陳立答應,他也就放心了。
劉大膽現在的心思十分簡單。
哪怕陳立是個日本人,但這年頭,像他這種小人物,有多少選擇的權力?
哪怕有得選,又有多少膽量呢?
劉大膽只是個小警察,不是個歷史家,他也不是什麼英雄,他就想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舊封建統治的荼毒太深,這些底層人都麻木了,許多人心里根本不懂什麼叫國家。
以至國之將亡,眼看民族要覆滅,但無數人卻是一副“不知情,無所謂”的態度。
封建王朝沒有把他們當人,只是把他們當牲畜。
洋大人殺過來,對他們來講不過是換個統治者,反正也是當狗,沒區別。
他們說:“你瞧那皇帝老子都臣服啦!我們能怎麼辦?”“嗨呀!都是死,被日本人砍頭,和被朝廷賦稅壓死一比,那還不是砍頭死的痛快?”
這也是國家需要革命的原因,我不知道未來是不是對的,但我知道現在是錯的。
看著劉大膽離開,陳立搖搖頭,感嘆他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
要是生在這亂世,指不定該怎麼辦呢,所以他才佩服那些明明前方未知,卻用硬生生用鮮血淌出一條路的英雄...
“藤野君,讓你查的那個甦俄人怎麼樣了?”
陳立轉過頭,看向藤野村樹。
一直沒說話的藤野村樹這時候才開口。
“長官,我沒有打草驚蛇,只是將他常去的地方全都記錄了下來,這幾天也算是找到一些規矩!”
說著,藤野村樹將一張紙交給陳立,陳立打開看了看。
“唔...繼續遠遠盯著就行,沒什麼特別的事就不要暴露!”
這種盯梢是不以抓人為目的的,所以也就不怕被發現。
“張杰呢?”
“回長官,張杰還是那樣,自從上次之後,他又和那個甦俄人見了一次,只不過當時他的臉色不太好。”
陳立點點頭就讓藤野村樹繼續跟進。
陳立本以為紅黨需要考慮的時間很久,但他沒想到,不過是第二天,顧婉清就給了他消息。
紅黨答應了。
這出乎了陳立的預料,因為哪怕是他,遇到這種事情,起碼也得兩三天才能做出決定。
陳立不由得感嘆,真不愧是歷史中最後的勝利者。
光是這份長遠的眼光,就不是金陵那個心胸狹隘的小可愛能比的。
所以說,世間一啄一飲皆有定數,有些人,他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勝利。
很快,陳立就和顧婉清踫面了,顧婉清將一張紙拿給他。
陳立看了看上面的內容後,臉色不是很好。
果然,不出他所料。
目前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態度已經到了一個最敏感的時期。
日本人都還沒有要求呢,國民政府自己就主動的讓底下人千萬不能和日本人有沖突。
對于日本人的商會,還有在一些地方的駐軍,那是根本不管,不敢管。
不只是金陵政府,一些地方軍官也是這樣的態度。
甚至就連力行社的一些反間諜行動,都有軍官向金陵舉報投訴。
陳立感嘆自己之前“盡量少讓日本人制造武裝沖突”的想法是對的。
就國民政府當前這形勢,基本上一開打就漏兜子了。
再往下看,陳立的眉頭皺的更深。
在金陵的會議上,曾經有人提出,想要讓底下的間諜機關改制。
將精力先放在日本間諜的身上,暫時壓制紅黨就行。
可結果呢,這個提議被大多數人當場否決。
這說明什麼?
說明國民政府當前根本就不打算先以日本為敵。
那麼這次談判...
陳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看到陳立的表情,顧婉清也是眉頭緊鎖,她理解陳立的心情。
還沒等顧婉清開口,陳立說話了。
“婉清,接下來我說的話,你要記住!”
看到陳立如此嚴肅,顧婉清點點頭,而陳立接下來的話,讓顧婉清大吃一驚。
“婉清,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日本軍部當前對華的態度。”
“如果我推算的沒錯,很快東京方面就會逼迫國民政府進行談判,時間應該就在日本本土計劃敲定以後。”
“細枝末節雖然我不確定,但我知道一點,就是談判的時候,日方大概率會以東北和華北為根本來談判。”
“會有這幾種可能。
一,以華北和平為條件,逼迫國民政府徹底在國際上承認偽滿洲國,可一旦國民政府承認了,那日本在國際上就不會再怕關于東北的輿論!
換來的,就是他們接下來會對華北甚至關內毫無顧忌的動兵!”
“二,他們可能像之前的東北一樣,搞華北自治,逼迫國民政府的手徹底退出華北,這樣的話,華北就徹底完了。”
“三,他們可能會以各種手段試探國民政府的底線。”
“而這些情況,無一例外的,日本軍部都會主動挑起武裝沖突,以強硬的軍事手段來進行逼迫!”
“若是能頂住壓力,日本方面也有諸多顧忌,則事態有緩和的余地。”
“可就根據目前國民政府的狀況來看,我對此保持悲觀態度!”
說到這里,陳立皺眉將手中的煙屁股掐滅,重新點上一根。
“我想讓你們動用力量,向社會散布國民政府即將對日妥協,出賣國家的消息。”
“如果可以的話,組織工人、學生游行,帶動社會一起制造輿論!尤其是華北!”
“從而在可能到來的華日談判前給到金陵政府輿論壓力,徹底斷了他們妥協的念頭!”
陳立的話如同重錘一般,讓顧婉清感到震撼。
她當然听得懂陳立的意思。
簡單概括:華日可能要談判了,日方會用武力威脅,國民政府這個態度很有可能妥協,所以需要輿論壓力給到國民政府,免得他們突然對日妥協。
沒辦法,國民政府的態度讓陳立坐立難安,他只能讓紅黨來做這些事情。
他們最大的力量就是群眾基礎。
想來想去,陳立也就只想到了“輿論”這個方法。
只要輿論足夠,哪怕是金陵方面也得考慮許多。
“婉清,我知道,這件事情不是輕易能決定的,也關乎許多重要的東西。”
“但華夏的狀況注定了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希望你能能盡快考慮這件事!”
“當然,這只是我的建議!”
陳立覺得,以紅黨的風格,他們在得到這些情報後,也未必不會有跟他同樣的想法。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陳立直接提了出來。
(加更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