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1點左右,距離張大服藥已過了近兩小時。
三樓的觀察病房里很安靜,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白色的床單上,映出淡淡的光暈。張一鳴坐在床邊的椅子上,正削著一個隻果。
忽然,他听見父親輕咳了兩聲,那聲音帶著點虛弱,卻比昨天有力氣些。
張一鳴下意識抬頭,就見老人眉頭微蹙,嘴唇動了動,似乎有些不適。
“爸,怎麼了?”他連忙放下隻果和水果刀,湊過去扶住老人的胳膊。
張老先生擺了擺手,聲音還有些虛浮,卻比昨天清晰多了︰“沒事……就是想上廁所。”
張一鳴趕緊扶著老人下床,老人的腿還有些發軟,他便半扶半攙著,剛走到衛生間門口,老人便忍不住了。
一陣急促的排尿聲在安靜的病房里格外清晰,張一鳴的心跟著提了起來。
張一鳴等老人出來,他看著尿壺里明顯增多的尿量——比平時兩三次加起來都多,心里“咯 ”一下,隨即又想起葉青雲昨天的話,那懸著的心稍稍定了定神。
“爸,沒事,葉院長說了,這是正常的。”
回到床上沒多久,老人又低聲說要解大便,張一鳴連忙拿來便盆,這一次排出的果然多是水液,清稀得像洗過菜的水。
如此反復了三四次,到中午時分,張老先生靠在床頭,背後墊著兩個軟枕,臉色雖還有些蒼白,卻不像之前那般喘得厲害,胸口起伏平穩了許多。
他伸出枯瘦的手,慢慢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像是不敢相信似的,輕輕按了按,然後對張一鳴說︰“鳴子,好像……松快多了。”
張一鳴趕緊湊過去,仔細一看,父親的肚子確實比早上平坦了些,之前緊繃得發亮的皮膚也柔和了些,按壓時的緊繃感明顯減輕了。
他心里一陣歡喜,正想說話,護士夏青青端著治療盤走了進來。
夏青青熟練地拿起記錄尿量的本子,一邊在表格上填寫數字,一邊特意多問了句︰“張老先生,有沒有覺得頭暈或者沒力氣?腿軟不軟?”
老人搖了搖頭,聲音比早上亮堂了些︰“還好,就是有點累。”
夏青青笑著應道︰“這是正常反應,葉院長特意交代過,您要是有任何不舒服,哪怕是覺得有點心慌,都隨時按鈴叫我們,千萬別忍著。”
張一鳴在一旁听著,看著父親臉上漸漸褪去的灰敗之色,心里對葉青雲的敬佩又深了幾分。
他想起昨天葉青雲解釋藥方時的細致,想起他叮囑護士時的周到,想起他特意交代用藥反應的認真。
忽然明白,這位年輕的院長不僅醫術厲害,心思也這般縝密,像繡娘繡花一樣,連最細微的地方都考慮到了。
窗外的陽光越發明媚,透過玻璃落在老人的臉上,映出一層淡淡的暖意。
張一鳴知道,父親的病,這次是真的有希望了。
張一鳴對肝硬化腹水的認知,是從父親被確診那天起,一點點被現實戳進心里的。
最初是醫生辦公室里那句“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並腹水”,他听得雲里霧里,只看見父親瞬間垮下去的肩膀。
那天回家後,他把自己關在書房,搜索引擎的光標在屏幕上跳了很久,才敢敲下那幾個字。
他知道了這病不是突然來的。父親早年愛喝酒,總說“小酌怡情”,勸了多少次都不听,肝損傷怕是早就在酒精里泡透了。
腹水不過是個信號,像堤壩上滲出水的裂縫,底下是已經千瘡百孔的肝髒。
他也漸漸摸清了那些癥狀對應的麻煩。
父親肚子一天天鼓起來,不是胖了,是腹腔里積了水,躺下去喘不上氣,只能半倚在床頭。
腿也腫著,一按一個坑,穿不上原來的鞋。
這些在他查過的資料里都有寫——門靜脈高壓把水“擠”到了腹腔,低蛋白血癥又留不住血管里的水,就像個破了洞的水桶,怎麼填都存不住。
治療的艱難,他是在陪父親復診時親眼見的。
利尿劑是家常便飯,吃多了父親會心慌手抖,指標里的鉀像坐過山車.
偶爾要抽腹水,管子插進肚子時父親咬著牙不吭聲,可放完沒多久,腹水又會慢慢漲回來,像永遠舀不盡的水。
醫生說這病難纏,只能控制,逆轉很難,他站在走廊里,看著手里的化驗單,突然懂了為什麼父親最近總盯著窗外發呆。
他還知道了那些需要避諱的細節。不能讓父親吃太咸,不然水更難排.
蛋白質要補,但又不能多,怕加重肝髒負擔;哪怕父親心情好,也不能讓他多走幾步,累著了可能就是一場危機。
這些細碎的注意事項,他記在手機備忘錄里,比工作流程還熟。
有時夜里,他會忍不住再搜一次最新的治療方法,可翻來覆去還是那些內容。
父親的病像塊巨石壓在他心頭,他對肝硬化腹水的認知,早已不是冷冰冰的醫學名詞,而是父親日漸消瘦的臉頰,是藥盒里五顏六色的藥片,是每次復查時既盼著結果又怕看結果的忐忑——這認知里,藏著他對父親的心疼,和一點不敢說出口的恐慌。
張一鳴走到中醫住院部辦公室門口,深吸了口氣,輕輕敲了敲門。
推開門,葉青雲正對著電腦看病歷。
他抬頭看了到張一鳴︰“你好,請坐。你父親用藥後怎麼樣?”
“好多了,葉院長!”張一鳴往椅子上坐時,後背都直了不少,
“他自己也說,肚子沒那麼脹了,剛才還讓護工扶著,在病房走廊走了幾步呢。”
葉青雲重新戴上眼鏡,嘴角牽起個淺淡的弧度。
“能活動活動就好,氣血活了,恢復也能快點。”
“這全靠您啊。”
張一鳴往前欠了欠身子,語氣里滿是感激,
“之前換了好幾處地方,腹水消了又漲,我爸夜里根本沒法躺平,整個人都熬得脫了形。“
葉青雲擺了擺手,拿起桌邊的搪瓷杯喝了口茶。
“你父親這病,底子虧得久,急不來。中藥講究個辨證調治,肝脾腎同補,把內里的氣機理順了,水濕才能真正排出去。你們家屬能好好配合忌口、按時用藥,這才是關鍵。”
“配合!肯定配合!”張一鳴連忙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