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朱標常常讓他們就地獲取補給,在當地推行耐寒耐旱的作物,可即便是加上草原上的牛羊,也還是支撐不住大軍的消耗,還是要靠朝廷的補給。
就是因為有了這個局限,所以這個過程一直進展的很緩慢,但現在,京北鐵路即將完工,承擔著運輸物資的作用。
這大大緩解了北方的物資壓力,不過物資問題還是沒能徹底解決。
如果不是物資補給線實在是太長,現在說不準成績將會更大。
朱標打算將鐵路繼續延長,修到漠北去,在漠北打造一個天下最大的貿易中心,徹底將北方草原納入華夏。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听完朱標的介紹之後,朱雄英已經明白了,原來的那些邊疆衛所,已經被北移了。那留在原地的藩王,自然也可以分封到海外去。
于是祖孫三人,又在秦王事情上,又多加了幾條,形成了較為全面的藩王海外分封體系。
首先,藩王封地的獲取和攻打,必須經過朝廷的同意,隨後由朝廷和藩王一起,出兵前去。
藩王獲取其封地後,需按照當地情況,為朝廷繳納賦稅。
藩王世子,需在京城讀書,學習如何管理藩地。
封地目前,優先選擇無主之地,朱雄英目前認為的無主之地是什麼呢,就是沒和大明建交,沒統一政權,沒文字,沒國家形態的地方,那大明作為天下共主,理應管理這些地方。
沒毛病!
現在離著大明近的地方,像是馬來群島上,少部分有政權,極少與中國建交的,大部分沒有政權。整個澳洲大陸,沒有政權,沒有文字,這些地方,都是上天賜予大明的土地啊!
至于那些有文字,還與大明有些往來的國家,那暫時還是不要動他們,容易影響海外的生意。
祖孫三人擬定了這些框架,將相關的條例擬定出來,便準備發給禮部,進行一些細節調整,便準備新年之後,明發天下了。
“你小子這個辦法不錯,不但解決了宗室的分封供養問題,還為大明開疆拓土,教化蠻夷,挺不錯!”
老朱拿著新寫成的藩王分封條例,十分滿意的說道。
朱標也是認為很好,說道︰“只是,這藩王在海外建立封地,還是需要分批次的來,一窩蜂的去,朝廷一次給予的支持太大,依我看,先找五個實踐一番看看。”
老朱點了點頭,五個藩王,就算是一個藩王朝廷只給他們支援五千人,支援五條蒸汽船,再加上幾條寶船,那也是不少的花費了。
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決定將晉王、燕王、周王、楚王、齊王這五位藩王優先去海外建立藩國,這五位大部分的風評還不錯。
只有朱�和齊王朱𣻹風評差了一些,齊王朱𣻹性情凶暴,在青州封地上多行不法之事,急需海外舞台發揮其才能。
確定了這些人選,朱標立即下旨,讓這些藩王,在上元節結束之後出發,前來京城,商議海外就藩的事項。另外,需要帶著他們的世子,以提前了解海外封地的具體情況。
...
天下安寧殊不寧,總有奸徒搏罵名!
就在應天城中,朱家祖孫三人日日商議國家大事兒的時候,遠在東平布政使司的足利義滿好似抓到了機會。
一個可以讓他,和他的民族翻身的機會。
他得到了消息,鄭國公常茂常大將軍,將要在春節來臨之前,將四國島和其余殘留勢力,通通掃除,作為獻給大明皇帝的新年賀禮。
于是,大量的軍備,就被轉移到了淡路、贊岐兩地。積累下大量的火器彈藥,以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這種消息,足夠讓他格外的注意。
他和他的手下親眼看見,大批的船只靠近了岸邊,正在一箱子、一箱子的往下搬東西,那些蒙在布下面的東西,很明顯就是一支支步槍,還有火炮。
其中有個士兵,在搬運的過程中,不慎跌到了,將里面大量的子彈,散落在了地上,為此,這個可憐的士兵,還因為此事,挨了好幾鞭子。
足利義滿親眼看到了這一幕,按照他的估算,這些子彈,足有幾萬發,加上槍支,裝備一萬人的部隊毫無壓力。
他偷偷留了個心眼兒,派人跟著運輸的士兵,居然真的找到了兩個軍火庫,而且是確認是滿倉的軍火庫。
而且這些軍火庫,全部都在常升的看管範圍之內,常升又對自己信任有加,他可借機,將部隊調往這個方向。
這讓他大喜過望,認為這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晚他就組織了自己的所有人手,密謀準備在凌晨突襲軍火庫。
這里面的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是他在日本國翻盤的最後希望。
建文三年,臘月二十七日凌晨時分。
足利義滿親自率領著五百人的隊伍,偷偷潛入到軍火庫的附近,在軍火庫門口微弱的燈光之下,他甚至能看清值班士兵的輪廓。
他足足等了半個時辰,終于等到了這些看護的士兵,開始換崗,新換崗的這些士兵,剛從睡夢中起來,腦子還不是很清醒。
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又過了一刻鐘,他見到這些士兵好像都倚靠著,像是在打瞌睡。
好機會!
于是他派人上前,輕而易舉的就抹了這幾個士兵的脖子,隨後,足利義滿就帶領著自己的士兵,沖進了軍火庫,事情比他想象的容易。這里的防備很松懈,看來,強大的大明軍隊,要為他們的高傲付出代價了!
那滿箱滿箱的子彈,和嶄新的步槍,就要屬于他了。
“快給附近的同伴發信號,讓他們快來,大明人很快就會發現的!”
不遠處,就藏著他的親信部隊,不到半刻鐘的時間,他們就會趕到,等他們拿上了這些武器,就去殺光這些明狗!
足利義滿推開倉庫的大門,大門內傳來的火藥的氣息,讓他十分陶醉,他小心翼翼的上前,黑夜之中,他好像听到了幾聲拉栓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