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無奈的笑了笑,說道︰“爹,我還能不知道打仗就死人嗎,就是這數有點多啊!”
朱元璋看到大兒子這般表情,于是問道︰“有多多?”
“單雄英自己率領的西路軍來看,首戰斬殺五萬人,築京觀,隨後又斬殺降卒七萬,與當地百姓的青壯湊了十五萬人築京觀。截止兒子目前知道的,您大孫子,就砍了二十萬人的腦袋!”
“這還不算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因此而死的人不下十萬!雄英治下的明軍,幾乎將日本的地皮刮了一遍!”
“東路軍,郭英這邊好一點兒,但在雄英的默許之下,不留俘虜,加上肆意屠殺平民,大概殺了十五萬人。”
“老二這小子,去的時間最短,在日本一個叫江戶的地方,坑殺了十萬人。”
“這場才打了一個多月的戰爭,明軍就殺了日本國五十五萬人!這還是我的人有統計的,還有大量無法統計的!”
朱標這一番話,讓老兩口十分震驚,這還是他們眼中的乖寶寶大孫嗎,怎麼出了大明跟殺神一樣,一個月殺了他國五十多萬人。
這是要把對方亡國滅種啊!
戰國時期的白起,一生殺了百萬人,被稱為一代殺神。
咱大孫出去一個月,好家伙,殺神的一半兒。
以前就看出來,大孫似乎不喜歡日本人,當時還沒當回事兒,因為當時因為倭寇的存在,大明人都不喜歡日本人。
但沒想到,竟然能到這個程度。
良久之後,朱元璋開口說道︰“日本國將天花傳給我大明,沒想到,害了我大明這麼多人不說,還自食惡果,被天花帶走了這麼多的性命!不過等咱大孫佔領了日本,傳下去牛痘之法,日本國也就不必受天花的折磨了!”
朱標听後一愣,點了點頭,知道這是給朱雄英開脫的法子,畢竟日本國遠在海外,消息傳播不是很靈通,官方給個論調也可以。
“重八,雄英這麼個做法可不行,這日本國殺的人頭滾滾,這得是多大的殺孽,你們爺倆趕緊下旨勸一勸,斥責常茂這個家伙,大孫本性純良,一定是這個常遇春的兒子,攛掇的咱大孫!”
馬皇後這番話,可不是找理由給朱雄英開脫,而是當時‘常十萬’就是嗜殺成性,屠城、殺降那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連朱元璋的話也不听,朱元璋跟他說了,少殺人少殺人,但是沒啥用,凡是遇到抵抗的,都殺了。
所以常茂遺傳了常遇春的‘嗜殺’,這事兒完全說的過去。
至于常遇春的好外孫朱雄英,這孩子一向老實,怎麼會做這種事情,一定是常茂這小子的問題。
“有理,有理,咱這就下旨,斥責常家這個混小子。標兒,你和皇後,也都寫信,讓常茂少他娘的殺點兒人,他折不折壽的咱不管,他要是敢連累咱大孫,咱就拔了他的皮!”
朱元璋深表贊同,因為他一直覺得,是常遇春殺人太多,才導致短命,要不是這家伙是個短命鬼,北元都得早亡幾年。
朱標听完老兩口的話,心想,原來這小子不是學我在高麗啊,是常茂搞得鬼,原來如此,朕回去就跟皇後寫信。
常逸雲知道了這事兒之後,一口咬定,這肯定就是她那不爭氣的弟弟干的,自己的好大兒什麼樣,她最清楚,這孩子最是良善,屠殺這種事兒,肯定做不出來,她生的她能不知道嗎,常茂這小子,讓他看著雄英,他竟然這麼帶,長久之後,別把孩子帶壞了。
寫信,必須寫信!不但得寫信,還得讓他知道點兒厲害!
此時的朱雄英,大軍正在播磨國前進,再把這個封國打下來,就可以東西兩路,夾擊足利義滿了,如今的足利義滿已經拿不出來多余的兵力了,只能收縮防線,全力經營京都部分。
以對抗來自兩線的明軍。
這也就使得東西兩線的推進十分順利。
這天,大軍正在路上行軍,現在從大明運來了很多的戰馬,牲畜,行軍也輕松了很多,朱雄英的座駕也升級了,是寬大舒適的明黃馬車,盡顯太子威儀。
大軍行使到播磨國三木一帶,就被京城來的使者趕上來了。
朱雄英正在馬車中小憩,就听見王老吉說道︰“殿下,應天來使者了,就在外面了,有旨意!”
听到這話,朱雄英睜開了眼楮,打了個哈欠,起身撩開車簾,站在車轅上,沖著陽光伸了個懶腰。
看見旁邊不遠處,確實有傳旨太監,正站在儀仗的下面,手里還捧著一卷聖旨。
朱雄英下了馬車,看到傳旨的太監是一個叫福生的太監,這是老爹身邊的得力宦官,竟然將他派來了。
福生看見朱雄英下車之後,先是對朱雄英行禮道︰“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朱雄英說道︰“平身吧!有旨意,就當眾宣讀吧,戰時沒有條件,就不擺香案了!”
福生起身,滿臉的都是笑容,朱雄英身上傳來的那種威勢,讓他有些畏懼,他說道︰“那是自然,一切按殿下的意思辦!”
“眾將听旨!”
在場的眾將都十分的開心,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封表揚的聖旨,特別是常茂,他作為這次伐日,除朱雄英之外的最高統帥,一定會受到夸獎和封賞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近日覽日本戰場軍報,知麾下將士奮勇爭先,浴血拼殺,于疆場之上揚大明國威,為帝國掙得無上榮光。朕居應天,聞此捷訊,心甚慰悅,此誠社稷之幸、軍民之喜也。
然軍報之中亦載一事,殊為不妥︰大將軍常茂,統兵在外,未能嚴束部曲,反縱容士卒濫殺軍民,累及無辜,致生民怨。此等行為,違朕治軍之旨,失仁者之德,本當重罰,以正軍紀。朕念其討伐日本之時,亦有戰功,不忍全廢其功,今特從輕發落,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朕恐太子年少,沾染暴戾之氣,失卻仁君之心,故令其親見此懲。
其余諸將,亦當以此為鑒。自今往後,凡統兵在外者,皆須嚴束麾下,恪守軍紀,勿學常茂之失。若有再犯濫殺之罪者,朕必嚴懲不貸,絕不寬宥。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欽此”
在一邊正準備接受夸獎的常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