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來了

第1章 太子妃臨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春風卷碧雲 本章︰第1章 太子妃臨盆

    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正午,天大晴。

    文華殿內,暖煦的陽光透過精美的雕花窗欞,在地面上灑下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光影。

    朱標身著一襲華麗至極的太子服飾,周身金絲繡紋在日光的輕撫下閃爍著細碎而迷人的光芒。

    他身姿筆挺,宛如蒼松,正襟危坐于案前。

    宋濂,這位名滿天下的當世大儒,身著一襲素淨的長袍,手持書卷,步伐悠然地在殿內緩緩踱步。

    他面容清瘦而矍鑠,銀白的胡須垂至胸前,只見他微微頷首,聲音清朗如同黃鐘大呂,緩緩說道︰

    “太子殿下,《論語?為政》中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朱標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審慎與思索︰“先生,依我愚見,此句之意,乃是說君王應當憑借德行來治理國家,安處于其位,使群臣皆環繞拱衛。然而,德行施與何處?”

    宋濂听聞,邁著從容的步伐,說道︰“殿下,德先施與民,次施與臣。就如漢文帝,他深切知曉百姓的疾苦,故而減輕田租,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如此一來,國家日益昌盛,百姓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便是‘為政以德’最為生動的體現。”

    “《孟子?離婁上》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君王的一舉一動,皆與天下蒼生的福祉息息相關。”

    朱標目光堅定如磐,說道︰“多謝先生的悉心教誨,學生定當銘記于心,日後必定以仁德治理國家。”

    朱標如今已經十九歲了,儒家經典早已爛熟于心,但是宋濂還是帶他時常溫習,體會微言大義中的深刻含義。

    恰在此時,一名小太監神色慌張,腳步匆匆地疾闖入文華殿,“撲通” 一聲重重跪地。

    聲音因緊張而微微顫抖,大聲說道︰“太子殿下,太子妃臨盆,已經請太醫了!”

    朱標听聞此言,臉色瞬間驟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但旋即便迅速鎮定下來。

    宋濂亦是神色一緊,忙不迭地拱手說道︰“殿下,今日教學已畢,皇明血脈為重!”

    朱標不再耽擱,轉身如疾風般大步流星朝太子妃寢宮奔去。看剛剛太監慌張的樣子,恐怕情況並不會很好。他的身影在宮殿的長廊間快速穿梭,宛如一道黑色的閃電。

    ......

    東宮後殿,有一處靜謐清幽的宮殿,太子側妃呂氏正端莊地端坐在案前,全神貫注地抄錄著佛經。

    她身著一襲淡紫色的羅裙,裙角繡著精致絕倫的蘭花圖案,微風拂過,那蘭花仿佛在翩翩起舞,愈發襯得她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

    她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輕輕摩挲,發出沙沙的細微聲響,一筆一劃間,仿佛將滿心的祈願都絲絲融入了筆下。

    突然,一陣急促而慌亂的腳步聲如重錘般打破了這份寧靜,一名侍女慌慌張張地闖了進來行禮。

    呂氏眉頭微微一蹙,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緩緩擱下筆,冷冷說道︰“何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

    侍女氣喘吁吁,忙不迭地跑到呂氏身旁,悄聲道︰“側妃娘娘,那位要生了,太子殿下剛得到消息,此刻正往後殿趕來呢!”

    呂氏听聞,神色微微一變,那如秋水般澄澈的眼眸中,瞬間閃過一絲復雜難測的情緒。她旋即問道︰“都安排妥當了嗎?”

    侍女連忙點頭,說道︰“王太醫乃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太子妃今日怕是.....”

    呂氏翻手一個耳光打斷道︰“休得胡言亂語!”

    侍女連連磕頭認錯。

    說罷,她迅速起身,有條不紊地整理了一下衣衫,蓮步輕移,邁著優雅而急促的步伐,快步朝太子妃的居所走去。此刻,她的心中暗自思忖,但願一切都能順遂如意。

    ......

    皇宮,謹身殿。

    殿內雕梁畫棟,金龍盤旋于梁柱之上,正午陽光映照下,金龍仿佛活了過來,張牙舞爪,更添幾分威嚴莊重的氣勢。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的龍袍,袍上繡著的五爪金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彰顯著無上的皇權。

    丞相胡惟庸拱手行禮,言辭堅決地說道︰“陛下,沿海倭寇常有犯上之舉,其利用市舶司獲取我大明情報,沿海百姓多受其苦。並且,農為國家之本,商人逐利不事生產,為國家禍根!泉州、明州、廣州三地市舶司,理應裁撤!”

    太監雲奇從外面匆匆趕來,見朱元璋在議事,不敢打斷,急的其抓耳撓腮。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胡惟庸笑吟吟的,目光如電,仿佛將胡惟庸刺穿了,誰也不知道這位帝王在想什麼。

    “胡相所言,甚和朕心,泉州、明州、廣州三地的市舶司即刻罷廢。此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務必抓緊辦理,不得有誤!”

    胡惟庸連忙跪地領旨︰“臣遵旨,定當全力以赴,盡快妥善處置。”

    “去吧!”

    胡惟庸退出殿外,朱元璋目光突然冰冷,他目光如電般一掃,瞧見了雲奇,便將他喚到跟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雲奇見狀,“撲通” 一聲跪地,將太子妃即將生產的消息如實稟報。

    朱元璋臉色一沉,跨下玉階,踢了地上的雲奇一腳,怒斥道︰“如此重大之事,為何不早早匯報?”

    雲奇只顧著磕頭,三兩下已經見血,說道︰“奴婢萬死!”

    心中雖滿是委屈,但卻不敢辯駁半句,只能暗自腹誹︰“若在您議事的時候貿然打斷,還不知會落得怎樣悲慘的下場。”

    朱元璋不敢有絲毫耽擱,即刻宣召太醫戴思恭,帶著太醫院有名太醫,一同匆忙趕往東宮。

    .......

    于此同時,馬皇後也听聞了這個消息,匆忙去往東宮,路上與朱元璋相遇

    ......

    京城各方勢力也開始游走起來,到處打探消息,詢問具體情況。

    不怪眾人如此重視,早在太子妃有孕時,太醫院診脈就說是位皇孫。要真是個皇孫的話,那可真是既嫡又長,尊貴無比。

    今天出生的,不出意外,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帝王。

    朱元璋和馬皇後趕到東宮時,產房外彌漫著一片緊張壓抑的氣氛,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產房中太子妃常逸雲的叫聲不斷,幾個產婆的聲音穿過層層木窗,擊打在所有人的心上。一盆盆的熱水源源不斷的往屋里送,一排排宮女太監舉著昂貴的絲綢布料遮擋涼風。

    藥爐上炭火正旺,各種藥材分門別類的放在一個個的桌案上,讓寬闊的院落略顯緊湊。

    王太醫正戰戰兢兢地向朱標匯報︰“太子殿下,太子妃氣息不穩,情況十分危急,恐要.....”

    朱元璋一腳將其踹翻,面色陰沉如水,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目光如炬般掃視著在場的一眾太醫,寒聲說道︰“咱的孫兒與兒媳性命攸關,要是有什麼閃失,咱就扒了你們的皮!”

    宮女太監雙腿打顫,想起了一些恐怖的回憶!

    太醫們听聞,嚇得紛紛跪地,渾身止不住地顫抖,大氣都不敢出。這些太醫們身著各色醫袍,有的頭發花白,滿臉寫滿了惶恐;有的年輕些,額頭上早已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朱標見此情景,心急如焚,猶如火燒眉毛。

    馬皇後按住朱元璋,她知道太醫們在如此重壓之下,恐怕會畏手畏腳,從而影響救治。

    于是,馬皇後趕忙上前,語氣誠懇且溫和地說道︰“諸位太醫,我深知你們醫術精湛,一直以來都為皇室盡心盡力,勞苦功高。還望各位放下心中的顧慮,竭盡全力。無論結果如何,本宮保證不會怪罪于你們。”

    喜歡大明︰我朱雄英來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朱雄英來了第1章 太子妃臨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朱雄英來了第1章 太子妃臨盆並對大明︰我朱雄英來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