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果園不遠處的竹林旁,一行人此時此刻聚在了這邊。
跟昨晚有些區別,二叔、袁超不在,換成了蔣宏成、蔣赫、常靜。
想著要抓知鳥,今天的晚飯提前了半個小時。
在來竹林之前,他們先在桃林掃蕩了一遍,抓到的知鳥同樣不少,只比昨晚少了大概五分之一。
這些破土而出的知鳥猴就像雨後的春筍,今天拔了,明天還有,會持續一段時間。
來竹林,為了防止蛇,他們除了都換上深筒靴,還各自找了趁手的竹竿,以預防突然出現的危險。
畢竟晚上也是蛇活動的時間。
“好恐怖的聲音啊,嚇我一跳!”
當幾人剛走到竹林附近,遠處突然之間響起了一道聲音。
說話的是蔣赫。
“你一個大小伙子還怕听見這聲音,還嚇一跳,我們這里有這麼多人,又不是老虎。”
蔣宏成批評道。
剛剛常書怡跟宋芫在听見這聲音時明顯也顫了一下,常順從牽著她倆的手就能夠感受到。
以他多年在鄉村居住的經驗,聲音是貓頭鷹叫出來的。
“你也不要說兒子,你的膽量比他也大不了多少,他不是晚上來山里比較少嗎,等听習慣了就好了!”
常靜對著蔣宏成說了一句。
“嗯!媽說的對,我現在听著就好多了,阿鳴哥、阿博,你們剛剛突然听見那叫喚聲,有沒有感受到害怕的?要說實話!”
蔣赫說著又問他身旁的常書鳴、常書博。
“好像有那麼一點點!”
“一瞬間!不過再怕,遇到了危險要真的與之打斗,我肯定不會退縮。”
兄弟二人紛紛說道。
“大哥、二哥好樣的!”
常書怡在後面贊道。
說著話,他們走進了竹林。
“我看見知鳥了!”
這時蔣赫又興奮起來。
抓魚摸蝦逮知鳥,是很多小孩都喜歡做的事情。
他說著走向了一個比較粗的竹子。
“我也看見了!”
常書博說著也走向了一棵竹子。
“阿赫,我們比比,看你發現的那只知鳥大,還是我手里的這個知鳥大!”
小孩子,總會想到一些好玩的情況。
“行!那我們就比比。”
正準備把知鳥丟進桶子的蔣赫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在燈光的照射下,兩人把知鳥放到了一起。
目測常書博撿到的這只要大上一些。
“這只不算!等回去了,我們把各自撿到的最大的拿出來比!”
發現輸了,蔣赫又說道。
“行!那就回去了再比!”
“二哥、表哥!我也要跟你們比!”
常書怡也湊起了熱鬧。
“好!算你一個!”
在他倆發現知鳥後沒過多久,其他人也都看見了,紛紛把它們抓了起來放進了帶過來的容器里。
昨天常書怡害怕不敢抓,今晚也能大膽的抓了。
中午、晚上,她也吃了好幾個。
“爸,你說知鳥都是從土里面鑽出來的,我們要是拿著鐵鍬挖,是不是也能夠挖到。”
抓起一只從土面上撿起的知鳥放進了塑料油桶,看著地面上的小孔洞,常書怡問。
“當然能夠挖到,不過沒那種必要,你挖的話,怎麼的都要浪費更大的體力,現在直接撿多輕松。”
常順笑著回道。
“她只是說能不能挖到,又沒有說一定要挖!”
宋芫白了他一眼。
“我不是好心提醒嗎!能不費力就不要浪費體力。”
“書怡,你快過來看,這邊有一只知鳥快蛻殼了,正在上演金蟬脫殼!”
他的話剛說完,常書鳴說了一句。
“好的!大哥,我就過來!”
很快,她就跑向了那邊。
听見有金蟬脫殼可以看,大家都沒有急著抓了,都圍了過去。
“我們用手機拍下來!”
這時常順提議。
位置有限,他也沒有搶著看,只是站在身後拿出手機,舉高後開始錄制視頻。
宋芫、常靜離得更近,她倆拍攝的效果要更好。
在常書鳴發現它時,這只知鳥已經鑽出大半個身子了,又看了幾分鐘,這只知鳥就全部鑽了出來。
看上去很虛弱。
它的這種樣子,大家也都沒有再去抓它。
蛻變過的知鳥,看著明顯沒有剛從土里爬出來的肉多,蛋白質含量高。
吃知鳥,還是蛻變之前的更好。
等看完,大家繼續尋找起來。
之後的時間,他們在竹林又找了不少。
期間蔣宏成還發現了一條蛇,當時他也被嚇了一跳。
風水輪流轉,這讓常書博也笑話了他膽小。
不過穿著深筒雨靴,蛇一般也不主動攻擊人,看到人後,逃跑了。
“爺爺!我記得以前在哪里看到過,說貓頭鷹要是夜晚在誰家的房子附近叫,那個人的家里很快就會死人,是不是真的?”
回去的路上,想到先前貓頭鷹的叫喚,常書鳴問他。
“有一定的概率是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父親回道。
“這麼嚇人嗎?听見它的叫聲,把它趕走,那樣會不會就沒有事?”
蔣赫說。
“有句話說的是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要是聲音听起來帶著笑聲,那樣才恐怖!”
這時蔣宏成跟著說。
“姑父,你听誰說的貓頭鷹還會笑?”
常書博問。
“听別人說的俗語,叫聲不一定會死人,但是帶著笑聲的叫聲,據說肯定會死人。”
“有那麼玄乎嗎?”
“很多事情都比較玄乎,我都經歷過!比如說有一次出去釣魚…………”
“宏成!你能不能不要說這個話題了,會嚇到小孩子的!”
蔣宏成剛準備講故事,他的經歷,就被常靜打斷了。
大晚上的,的確不適合說這些。
“不行!我不要走在最後面!”
………………
其實關于一些玄之又玄的事,常順自己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經歷過。
估計很多人也有這種經歷。
回到家里,他們開始計算起了晚上的收獲,常順他們今晚抓的比昨晚要多兩三斤。
蔣宏成他們也抓了六七斤。
這邊的知鳥之所以多,主要是距離城鎮遠,沒有別人競爭。
幾個小孩把抓回來的知鳥,最大的選出來進行了比較,最終居然是常書怡選的一個最大。
這只大知鳥,是宋芫發現的。
為了紀念,他們還拍了照片跟視頻。
鄉村的生活,就是這樣普通,安靜,也充滿了原生態氣息。
如果厭倦了城市生活,就這樣自給自足,普普通通的過,也挺好。
等再過二十年他老了,那就回來,到時種點田地,落葉歸根。
當然,這也只是現在的想法。
至于二十年後是啥樣,現在還無法預料。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