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02章 那我也出2000好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102章 那我也出2000好了

    常順在這處地攤攤位上看了會,發現有兩個茶壺有“紅色文化”的內容。

    其中一個茶壺的面上圖案是紅太陽、偉人選集、向日葵、麥穗、稻穗等。

    還有“敬祝……萬壽無疆……無限忠于……”等文字內容。

    另外一個茶壺,表面有語錄︰

    “我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

    不過它們都是仿品。

    這年頭稍微有些價值的東西,都會被人做假仿制。

    常順只是看了看,不打算買就沒有問價。

    往前繼續逛,在一處售賣雜貨的地攤前,他停了下來。

    “老板,這個小陶瓷罐多少錢?”

    他說的這個小陶瓷罐,是馬口窯產品。

    剛才拿到手里仔細看過,罐子器型西瓜形,大概有五六斤重的那種西瓜大小,顏色黃褐色。

    特別之處是其面上的“稲V弊滯及敢約霸   檔オ 芡及浮A磽夤拮由峽套諾幕褂小鞍倌旰煤稀 瀾嵬 摹卑爍鱟幀br />
    跟其它馬口窯制品表面的圖案看上去粗糙相比,這個罐子的圖案、文字看上去很精細、清晰。

    先前在掃視這處地攤攤面上的東西時,常順第一眼看過去,就發現了它。

    不是瓷器,可他一眼看著就很喜歡。

    從物品的包漿情況看,罐子屬于清明或者民國時期的老物件。

    這個雖然不是“紅色文化”藏品,但沒人規定他就不可以買其它的東西,看見了只要喜歡都可以入手,不必局限于只買需要的。

    關于馬口窯出品的器物,絕大大多數是針對普通老百姓,也就是窮人的市場,價格以便宜實用為主。

    所以全國各地,老百姓家里都有這樣的生活用品。

    之前他還收藏過一件此類精品器物,是一個大的提梁茶壺。

    或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他更加喜歡這種實用又美觀的物件。

    當然,也不是說馬口窯的所有物件都不值錢,價值達到幾十萬的也有。

    “這可是精品馬口窯陶罐,馬口窯罐子,精品不常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普品。

    我這個可是珍藏了多年的,你要的話,我也不多說,給3000塊錢,你隨便買一個好點的銅錢、銀元都不止這價。”

    攤主自然是內行人,听了他的問價,說價道。

    “3000嗎?這價格有些貴了!1800咋樣?我也不對半砍,給你1800,能賣我就要了!”

    常順還價道。

    “不賣!之前都有人出到2000的價了我都沒賣,1800,不可能賣的。”

    攤主搖了搖頭,語氣堅決。

    “那我也出2000好了,我再看看你這里的其它東西,說不定還會買別的物品!”

    以他多年的收藏經驗,此種罐子不多見,的的確確能值這個價格。

    “你先看吧!看好了再說!”

    老板又淡然的說道。

    怕別人過來也看中了這件陶瓷罐,常順把它放到了自己的身前。

    蹲在攤位旁,他又掃視著攤面上別的那些雜物。

    其中以民俗類物品為主。

    不少也都是出自拆遷區。

    整體看完,他又選出來了一個搪瓷漏斗、一個澆花用的灑水壺,一個老鼓以及一個特殊年代的小鬧鐘。

    搪瓷漏斗五六十年代,顏色很白,沒有紋飾圖案,歲月痕跡明顯,有磕踫痕跡。

    這種搪瓷材質的漏斗,不算多見。

    澆花用的灑水壺,年份比較早,民國時期。

    它的材質是紅銅,壺的表面有花卉圖案。

    以前用這種壺的人家,必然都是大戶人家,普通老百姓飯都吃不飽,能有幾人有那閑功夫種花種草的。

    老鼓是清朝時期的牛皮鼓,看著很小巧,鼓面直徑只有20公分左右,高度也只有約20公分。

    鼓身有四個銅環,木頭面上還畫有山水畫,寫有人名。

    它看上去很陳舊,鼓上鼓下鼓釘有少量的脫落,不過不影響使用。

    當然,作為收藏品,這種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物件,以觀看價值為主,通常都不會真的成為使用器。

    特殊年代的小鬧鐘是機械鐘、“英雄牌”,鬧鐘里面有小雞啄米的圖案。

    以前他看見過這類完好的鬧鐘,指針走動時,小雞還能不停的“啄米”。

    “老板,你這幾塊老肥皂多少錢?”

    常順在攤位前尋找、掃蕩想要購買的物件時,也有其他人走到了地攤前查看。

    問價的人跟他年齡差不多。

    這人看了片刻就發現了他想要入手的物件。

    肥皂是“芳華香皂”、八九十年代的,滬市本地生產。

    之前常順也看見那幾塊肥皂了,但因為他自己收藏的這類東西並不少,就沒有把它們拿過來。

    “它們一共有7塊,30塊錢一塊,你要的話,一起200元,我優惠10塊錢。”

    攤主看了那人一眼,然後說道。

    “給你100,能賣嗎?”

    顧客還價。

    “不能!200元一分錢不少,要你就拿去,不要就不要再說了,我之前還賣過一些,都是30塊錢、甚至40元一塊賣出去的。

    我這里也就這幾塊了,賣完就沒有了!”

    老板沒有讓價的打算。

    “那我拿兩塊好了,給你60。”

    顧客想了想,沒有全買。

    “隨便!”

    攤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之後這人就掃碼付了錢,拿了兩塊香皂就離開了。

    說話期間他也看過整個攤子面上的其它東西,並沒有想要的。

    本來常順之前是不打算買肥皂的,但既然對方沒有買完,他還是打算買下來算了。

    于是就把它們拿了過來。

    “老板,你看下我選的這些東西多少錢?”

    他把搪瓷漏斗、澆花用的灑水壺,老鼓以及特殊年代的小鬧鐘、香皂等都放到了對方的跟前。

    一番討價還價︰

    漏斗,50元。

    灑水壺,300元。

    鼓,200元。

    小鬧鐘,30元。

    5塊香皂,150元。

    共計︰730元。

    普通的民俗物件,價格並不貴。

    之前的那個馬口窯“稲V弊衷   檔オ 塴 鞍倌旰煤稀 瀾嵬 摹碧沾曬000元。

    最後計算了一下總價,30塊錢的零頭被抹了下去,常順付給了對方一個整數2700元。

    攤主幫他把東西裝好之後,感覺拿在手里提著再逛的話,萬一又買了大件物品不方便拿,他就又一次返回、去了停車的地方,打算放好物品再接著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02章 那我也出2000好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02章 那我也出2000好了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