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這膽子不小啊,居然敢售賣倭國的旗幟!”
第二天上午,雲州古玩城,某地攤前,常順正逛著,旁邊攤位一名顧客大聲對攤主說道。
他是剛到不久,只逛了前面幾處攤位。
听見這聲音,附近逛著的人都向那邊看去。
常順看了一眼說話的人,是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四十多歲。
又看了看地攤攤位,上面都是一些雜物,以民俗物品居多。
攤位靠近右邊邊緣位置,有兩面旗幟︰
一面上面寫的有“中國工農紅軍第xx軍團”,繡有五角星,五角星內“錘子鐮刀”圖案。
很顯然,這是一面黨旗。
另一面旗幟,就是那名顧客所說的倭國旗幟。
兩面旗幟都很破舊,表面一些地方有孔洞以及殘缺,看上去很有年份。
“這是戰利品,我可跟你說,這旗幟據說曾經還救過不少人!”
攤主听了對方語氣中明顯帶著不善的話語聲,也不氣惱,淡然說道。
“還救過不少人?你怕是胡說八道,倭國的旗幟能救人?”
之前那名顧客又道,明顯不信。
“這就是你孤陋寡聞了,在那個艱苦的抗戰年代,倭國可是有戰機的,試想一下,如果用自己的旗幟,敵人戰機發現了,是不是會轟炸。
如果換做倭國旗幟,戰機上的飛行員發現是自己人,是不是就不會轟炸了,這樣是不是可以救很多人?”
攤主解釋了下。
“你這樣一說,好像還真是那個道理!”
顧客略微一思索,算是明白了過來。
而其他圍觀的人,也都想明白了。
“那些拍戲、拍電影的人,很多時候也會用倭國的旗幟做道具,剛剛老板說了,它是戰利品,想不想收藏,是個人意願。
我听說還有人專門收藏倭國戰刀、電話等物品的。”
人群中有人談論道。
“不能單單只從物品的表面看待問題!”
又有人跟著說。
“老板,你說說這面旗子多少錢?”
戴眼鏡的顧客此時對它產生了興趣。
“想要的話,給300塊錢,倭國的東西,我也不能賣得太貴!”
攤主回了一句。
“這是老旗幟嗎?”
對方又問。
“是不是老的你自己看,覺得價格合適就買,不合適誰也不會強求你購買!”
“你剛剛也說了,倭國的東西不能太貴,我給你200怎樣?”
顧客還價。
“行吧!那就200!”
兩人一番談論,完成了這筆交易。
不久,那名顧客拿著裝在塑料袋里的旗幟離開了。
期間他也問過黨旗的價格,要500,可能覺得比較常見,就沒有還價,也不打算購買。
而其他人,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很少有人真正入手買東西。
“老板,這面旗幟100塊錢賣不賣?”
等人都散去之後,常順把黨旗拿到了手里,問價道。
“不賣,你要的話,給300塊錢!這可是一九三八年的旗幟!你看上面的那些小字,寫的清清楚楚。”
攤主看了看他,然後說道。
“一九三八年?也就外行人看了會那樣認為。
實不相瞞,我也是做古玩生意的,你這旗子表面看上去很舊、很有年代感,但卻是仿品,也就是說是做舊做出來的。
我說的100塊錢不少了!”
常順又道。
他剛剛仔細看過這旗幟,並非真品,像這樣的真品極少,就算有,也被相關部隊的單位收藏起來了。
以國人任何東西都敢仿制、都能仿制的作風,市面上見到的很多東西,包括一些紀念章、像章、勛章都會進行制假。
只要有利可圖,沒有東西是不能仿制的。
“100少了,再加50,能要你就拿去,不行那就算了!”
似乎是覺察到了他想購買,攤主不想讓價太多,哪怕是仿品。
當然,這些東西被仿制也很正常,特別是拍戲用的,總不能真的去找一面那個年代的旗幟。
“150也可以,把這里的像章送5枚給我!”
他指著盒子里面的偉人像章道。
“行!你拿5枚好了!”
對方答應,常順就開始選了起來。
這個盒子里面裝著的像章不少,至少有兩三百枚。
而絕大多數,都是仿品。
能擺放在攤面上的東西,通常都是一些不怎麼值錢的東西,不然老板也不會讓他選。
那些值錢的,人家往往不會隨便示人,一般只會在別人詢問或者遇到大的主顧才會拿出來。
對于仿品,他自然不會拿。
那些真品,品相卻都不怎麼好。
選了一會兒,他拿了5個品相相當好一點的。
“你倒是識貨!”
見他選好,攤主道。
“我不是說了嗎?我們是同行,我做古玩生意也有20年的時間了!你幫我把旗幟裝起來,我給你掃碼付款!”
說著,他拿出了手機。
“我看你買的東西都跟紅色文化相關,你是專門玩這類收藏題材的嗎?”
听到了錢到賬的提示聲,攤主把裝好旗幟的塑料袋遞了過來,問他道。
“差不多吧!其它的遇到喜歡的我也會玩!”
常順笑著回道。
“既然你玩這方面的物品,我這里還有兩樣東西,你看下要不要?”
攤主說著,打開了他身旁的一個大木箱,先從里面拿出一個用紅布包裹的物件。
很快,他就把紅布拿開了,里面露出一把沖鋒號。
這把沖鋒號表面被一些紅繩纏繞,紅繩年代不算久,但軍號的包漿卻是很有年份。
這是一件真品,應該是民國時期的。
這樣的物件,他以前在拆遷區也買到過,不過後來又賣掉了。
現在看見,要是價格不貴,倒是可以買下來。
“多少錢?”
看了會兒,他問價道。
“3000!這是抗戰時期的,包老包真!像這種沖鋒號,銅比較厚實,做工也精湛,屬于精品。
另外你看這喇叭口的邊緣還有文字——紅軍……”
攤主想了想,說了價格。
沖鋒號的表面確實有字。
“3000有些貴了,給你1500!”
常順想了想,還價道。
“1500的話,我早就賣出去了!最低只能讓400塊錢,2600,能要你就拿去,不行我收起來!”
攤主語氣鑒定,不是玩笑。
買一個2600的東西放到那邊展示,以他現在的身價實力其實也無所謂,自己家里收藏的那些物件,有不少都超過了2600的價格。
“行!就按你說的價,你不是說還有一件東西嗎?也拿出來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