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品相好、又有年份的二八大杠,常順自然會買下來。
這樣的“道具”,很實用。
“我先看看,要是看上了價格又合理,我可以全買下來!”
“行!車子就在倉庫那邊,我專門把它們放到了隔開的一處小單間房里,你跟我一起過來。”
老板說著率先向著一處地方走去。
他跟在了對方的身後。
“你怎麼稱呼?”
一邊走,老板一邊問他。
“我姓常!你呢,貴姓?”
“免貴姓周!”
對方笑著回道,他是一名年齡50歲左右的人。
“周老板,你這廢品回收站一年應該能賺些錢吧?”
常順跟他閑聊。
“還行吧!賺點生活費!餓不死。”
“你倒是挺低調的,像你這規模,一年百八十萬應該沒問題!”
在拆遷區混了這麼多年,對于回收業務,可以說,他是相當的了解。
一般的小站點,一年的收入都可以接近10萬乃至更多。
而像他這種規模,是小站點的至少十倍以上,利潤自然更高。
曾經他見過一個規模跟這差不多的,老板的年收入純利潤,在口罩三年之前大拆遷那些年,基本上穩定在150萬到200萬之間。
也都是只收金屬物品,以鐵為主。
那位老板娘買的跑車,可見其回收業務做的好,相當的有錢。
常順說周老板低調,主要是從其親力親為這種舉動進行判斷的。
“沒那麼多,你知道的,口罩事件,斷斷續續的做著生意,百八十萬,哪有那麼容易。
倒是你,我看你肯定是做古董生意的,你們那才是真正的賺錢。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你隨便撿個漏,都能抵得上我們做幾年的生意了!”
“什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那已經是老黃歷了,你說這話那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的了解市場。
目前的古玩城,那些店鋪是一家一家的關門倒閉,如果真能賺錢,他們會關門嗎?
現在是科技年代,你拿出手機自己搜索一下,多看看視頻,多了解一下別人的評論,就能清楚這個行業!”
常順實事求是、客觀的分析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敢于說真話、說實話,大家並不是傻子。
曾經古玩圈里的人,動不動一樣東西都是以幾千萬、幾個億論藏品,真正的實際成交價,恐怕就幾百塊錢、幾千塊錢。
這就像一些玩奇石的,說他們的石頭值幾個億,有人出一個億都不賣,後來百八十塊錢都賣掉了。
甚至給錢就賣。
隨著年輕人的不喜歡、不繼承,想靠古玩忽悠人的時代已經終結。
國家給出來的500塊錢獎勵,那是最真實的價格,不能再高了,不論你的藏品有多好,它始終只是一件東西。
東西就只是個東西,僅此而已。
“是嗎?那我有空了還真要多刷一下這方面的視頻,多看看評論、多了解一下。”
聊著,他們就到了地方。
廢品回收站有監控,房子的門雖然是關著的,但並沒有上鎖,周老板打開房門,常順站在門口第一眼就看見了里面放著的5輛自行車。
除了自行車,還有兩輛人力三輪車。
五輛自行車,它們的站架都是立體式,讓後輪可以直接騰空,這一看就是二八大杠。
站架騰空,在不上鎖的情況下,更方便修理。
“常老板,你隨便看,看好了我們談價!”
進入房間,周老板指著車子對他說道。
“行!”
他直接看了起來。
5輛車子,兩輛鳳凰牌、兩輛永久牌、一輛飛鴿牌。
其中郵局用的是兩輛軍綠鳳凰牌,看上去基本上沒怎麼使用。
它們屬于特制,後面的支架加裝了兩個專門用來放包裹或者貨架的可收縮“鐵板”。
永久牌、飛鴿牌也是九成新。
車子是七八十年代的,真材實料、跟現在售賣自行車店鋪的那些看著不一樣。
“想當年,這樣的車子可是載人載貨的標配,你小時候應該也騎過這樣的車子吧?”
他正看著,周老板又跟他閑聊。
“當然騎過,八十年代或者之前的人,一般都騎過,到了九十年代以後,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多了,二八大杠這種大自行車騎的人就逐漸少了。”
常順回道。
“是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九十年代,摩托車越來越多,逐漸代替了自行車,而2000年以後,面包車、小車逐漸又取代了摩托車。
這也說明物質條件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周老板又說道。
“這些車子是怎麼來的?我看你這也不像是收藏!”
沒有附和對方的話,常順又看起了兩輛人力三輪車。
物質條件是好了,但現在人的壓力,他感覺更大。
至于有沒有八九十年代的人幸福,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兩輛人力三輪車年份要晚一些,是九十年代、兩千年左右的。
這兩輛車子也有八五成新。
他們一大一小,大的很像曾經他購買廢品收購站朱老板的那輛。
記得曾經買這樣的車子,那時他錢不夠還付了定金,之後第二天才買下來。
“前一段時間拆遷,某個單位賣過來的,當時賣了很多,品相不好的我讓人報廢裝車賣鐵了,留了一些品相好的,在你之前也賣過幾輛給其他人!”
他這樣說常順能夠理解,有一些東西哪怕是新的,但已經過時,因為數量多,為了避免一些麻煩,也為了節省時間,會被人直接當成破爛處理掉。
“怎樣,你要嗎?要的話我們現在談價!”
沒再耽誤時間,周老板問他。
“要!包括那兩輛人力三輪車我也可以買下來,我全都要,你說說價格,優惠點!”
“我之前賣給別人都是300塊錢一輛,那兩輛郵局的,都是400一輛。
你全要的話,包括人力三輪車,平均就按300元一輛計算,這是最大的優惠了!”
周老板想了想,說出了價格。
“行!那就按你說的。”
常順經常逛拆遷區、古玩城古玩地攤,清楚行情,對方說的真的不貴。
這些二八大杠,以這樣的品相、這樣的年份,最低都能賣400,那兩輛軍綠郵局自行車,遇到了喜歡的人,五六百甚至上千塊錢都有人要。
“周老板,我看你這邊有貨車,我買了這麼多東西,自己一個人肯定不方便弄回去,你讓師傅開車幫我送一趟吧!我出路費!”
常順掃碼付錢時說道。
“好!這個沒有問題。”
隨後他們一起出去了,周老板找了個師傅過來幫忙裝車。
今天買的東西,都是一些比較實用的,相信以後拍年代劇之類的短劇,肯定可以用上。
對于常順來說,他有這個條件幫忙采購物品。
搞古玩的人,特別是像他這樣見識多,經歷、閱歷多的人,也很適合做這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