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順說的價格,楊建超考慮了片刻就答應了︰
    “行吧!800就800!我這里還有5張國庫券,你看下要不要?”
    他說著就用鑰匙打開了三輪車的座椅,下面是一個儲物空間,又從里面拿出一本舊書,國庫券就在舊書頁里夾著。
    常順把舊書接過來,翻開書頁看了起來。
    5張國庫券都是1990年的,面值20元。
    它們的品相很好,常順看了一眼號碼,5張居然是連號。
    其實對于這種金融類的證券,網上售賣的很多,他可要可不要,一般的短劇,用不上這類道具。
    “你說下價格,合適的話,我可以順帶著買下來。”
    “5張是連號,現在的行情一張都能賣50塊錢,你一共給300,比網上便宜。
    買了你肯定有利潤空間!以後說不定能夠升值!”
    听他問價,楊建超說價道。
    “以後升值肯定不會,不過300塊錢也能要,那就300好了,你還有其它東西嗎?”
    想了想,他打算還是買下來。
    “其它的沒有了!”
    這樣說,常順就拿出手機,讓對方提供收款碼後他就付了錢。
    算上之前的800,一共1100元。
    “常老板,你現在怎麼又收起舊衣服了?”
    兩人把裝著衣服的袋子往下搬時,楊建超有些好奇。
    “我收一些有用,你以後要是收到了九十年代或者之前的都可以賣給我,帽子、鞋子、各種老帆布手提包、公文包之類的也可以。”
    常順回道。
    他自己也不怕收多,這些物品當做破爛收怎麼都不可能虧本。
    以他的人脈關系,隨便聯系一下都能夠跟別人合作銷售出去,包括賣給國外一些貧困地區。
    當然,最不濟也能做好事,把舊衣服之類的送給真正需要的人。
    “行!我弄到了幫你留著。”
    兩人說著話又把腳踏琴搬到了他的三輪車上。
    “上次鑒寶听你說拿了一個罐子找專家鑒定,後來怎樣了?”
    突然間想到了那次專家的鑒寶活動,常順有些好奇,打听道。
    “花了200塊錢,罐子又被我帶回去了!”
    楊建超有些嘆息。
    “東西不對嗎?如果當時讓我幫你先看看,說不定就不用花200塊錢了!有這200塊錢,我們可以去餐館好好吃一頓。”
    他開著玩笑道。
    那次自己沒提看,對方也沒主動說讓他看。
    當然,哪怕他看了說不對或者對,楊建超肯定還是一樣會讓專家看。
    “不是東西不對,是檔次還不夠高!我那罐子可是在渣土場撿到的,對不對我比其他人更清楚。
    原本我以為那個罐子會很值錢,但專家的說法只是民窯,也就幾千塊錢。”
    看來對方對這點錢不滿意。
    “你那罐子是青花瓷的還是其它樣式的?”
    “我手機里面有照片,我拿給你看。”
    楊建超說著,拿出手機開始操作了起來。
    不多久,他就把照片找到了。
    常順看了下,罐子是青花瓷的,上面的圖案為折枝花卉,以前應該是個蓋罐,不過蓋子丟失了。
    罐子很開門,一眼真,從年份來看,應該是明末時期,民窯瓷器。
    說起價值的話,確實在幾千塊錢左右。
    畢竟在明朝時期,特別是末期,青花瓷器已經比較常見。
    “你覺得它怎樣?”
    看完幾張照片,楊建超問他。
    “罐子是真的!看著是民窯,專家說的沒有問題,如果完整,價格在2000塊錢左右。”
    常順實事求是的說道。
    以前撿到的一些瓷片,就有這種罐子的標本。
    “老楊,你這是做了大業務嗎?”
    他的話剛說完,一道話語聲傳了過來,另外一名騎著三輪車回收舊貨的人來到了跟前。
    這人看上去同樣四十多歲的年齡。
    “啥大業務不大業務的,賣了兩件樂器給常老板!
    老吳,你今天的生意也可以啊,車子都快裝不下了!”
    楊建超看了看對方的三輪車,打了聲招呼。
    常順向那邊看去,入眼處發現了一個九十年代的台式電腦、一個老木殼收音機。
    這兩樣東西倒是可以買下來當道具。
    至于這個吳老板,他們打交道不多,不過之前來拆遷區也看見過,有些面熟。
    “常老板,既然吳老板過來了,你再看看他的車子上有沒有你要的東西,我還有事先走了。
    我那個罐子你要的話我這幾天可以帶過來,到時候你看了實物我們談價。”
    可能是還想做下一家的業務,楊建超打算離開了。
    “那你帶過來!”
    常順對他笑了笑。
    真品罐子,還是完整瓷器,遇到了機會,他還是打算惜緣隨緣的買下來。
    以後不論是自己收藏還是送人或者跟別人以物易物都可以。
    “行!我們電話聯系。”
    說完,他就騎著車子離開了。
    “常老板,你看看我這些東西有啥你能要的。”
    吳老板跟他打了招呼。
    “這個老收音機、這台電腦、還有那個老照相機、那個算盤、那把木刨子,那袋子里面裝的是舊衣服嗎?”
    常順一邊看一邊說。
    “是舊衣服,你也收嗎?”
    “收!你車子上裝的我能要的就這些!”
    整體看完,他確認道,至于其它的廢品,他要著沒用。
    “行!那我把它們拿下來。”
    隨後吳老板把他要的東西都拿了下來,常順看過之後兩人商量起了價格︰
    老木殼收音機,80元。
    台式電腦,100元。
    老照相機是九十年代的傻瓜機,5塊錢。
    其實5塊錢都是多的,很多人把這種相機賣給廢品收購站都是當塑料論斤稱。
    算盤,木刨子一起10元。
    舊衣服32斤,差不多一元一斤,30塊錢。
    跟以前一毛錢一斤的舊衣服相比,現在漲到了一元左右。
    這些物品共計︰225元。
    說到電子產品、電器類物品,相對于前幾年、十年前,因為大面積的拆遷,各種各樣的老收音機、老電話機、其它過時的電器設備,拆出來的越來越多。
    所以目前的行情,盡管有一些不缺錢的大戶壟斷了不少、購買了不少,但依然買不完,根本就買不完。
    這類老電器的價格跟最初時候降低了很多。
    以前這種木殼收音機哪怕是壞了,也可以賣幾百塊錢甚至更多,但現在一般也就幾十塊錢。
    收廢品的人出去收購的話,二十左右都能收到。
    畢竟一台壞了的冰箱通常才百八十塊錢。
    至于九十年代的台式電腦,當年可是很昂貴的,要大幾千塊錢甚至幾萬塊錢。
    這就類似于曾經的“大哥大”手機,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便宜。
    不過100塊錢買一台曾經價值接近萬元的東西,想想也不虧本。
    常順購買的這個老收音機包括電腦,應該都是壞的,哪怕以前是好的,但過了這麼多年沒有使用,它們也放壞了。
    談論好價格,常順把東西都放到他的三輪車上就掃碼付了錢。
    之後跟吳老板相互保存了電話,讓他以後弄到了東西再聯系,他們就都各自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