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2章 再怎麼仿,它們始終是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42章 再怎麼仿,它們始終是仿!

    清朝時期的一兩,重量約37.3克,那時采用16兩秤,一斤跟現在的500克也不一樣,那時約為596.8克。

    一兩雞窩銀錠,看著跟成年男人的大拇指前端彎曲的指關節大小差不多。

    這銀錠,常順看了下,是真的,不是一些攤位上售賣的那種灌鉛的假貨。

    顧客在看過之後,跟攤主協商,以800元的價格將其買了下來。

    之後就離開了這處地攤。

    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買銀錠、銀元寶,至于其它錢幣、銀元,並不購買。

    “海哥,你說古玩地攤沒真貨,我發現這邊連著的幾處攤位好像都是售賣真貨的!”

    常順往前逛著時,一道聲音從身後響起。

    “這下你承認了!他們是用機器在渣土場尋寶的?好眼力!這個你也看得出來嗎?”

    那道聲音很快又傳了出來。

    他轉過頭往後看了一眼,發現是一名主播,這人年齡30歲左右。

    他拿著一部手機正對著別人的地攤拍攝著。

    “你有朋友也玩探測尋寶嗎?原來如此!感謝海哥送的墨鏡,感謝芸姐送的大啤酒,謝謝支持!”

    30歲左右的男人接著又說道。

    不過在這人來了之後,部分攤主就把他們攤位上擺放出來的一些東西用舊報紙之類的物品蓋了起來。

    如今這年頭,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讓玩,哪怕一些東西是仿品,被人注意上可能也會產生麻煩。

    很多直播鑒寶,那些拿著東西找人鑒定的,翻車的都有不少。

    甚至在這人走過一處地攤時,攤主直接不讓他拍攝。

    倒不是說有啥重要的東西,主要是人家夠小心謹慎。

    常順沒有跟著這名開直播的人一起走,對方在每處攤位停留的時間都不長,也就幾秒鐘而已。

    “強子,剛才你為啥那麼堅決不讓對方拍攝?你攤位上不就是幾件仿品青銅制品嗎?”

    直播的人走遠後,一名地攤老板對另外一名攤主說道。

    “我們自然知道它們是仿品,但別人並不一定知道,要是被人舉報說是真的,會比較麻煩,很耽誤時間。

    另外萬一整頓古玩行業,搞一次嚴打…………”

    被稱之為強子的攤主說道。

    “你想多了,嚴打肯定是不會嚴打的,也不可能嚴打,還記得16年嗎?那時候不是風聲鶴唳,到後來最終還是沒有進行。”

    先前那名攤主道。

    提到16年的“嚴打”事件,這些常順也知道,據說起因于“張獻忠”的江口沉船寶藏。

    這寶藏的發掘,在前幾年可是相當轟動的。

    “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這種流傳了幾百年的童謠,所言非虛。

    在那之前,有人分不同的時間段從沉船附近斷斷續續的發現過一些銀器、錢幣、銀元寶之類可以換“米”的物件。

    特別是13年後到15年之間,又有盜掘團伙為了發財,購買了各種高科技裝備,在夜間使用潛水設備到岷江非法打撈。

    在他們打撈的結果中,“水鬼”自然不會無功而返,那些人打撈出了不少有價值的物品。

    銀兩、飾品不必多說,這些價值還不算大。

    就連“西王賞功”錢幣、金冊等文物都被他們撈到了,甚至還包括最為貴重的“永昌大元帥”金印張獻忠自用印)都被人獲取。

    這些貴重的物件隨後相繼流入到了黑市。

    特別是金印,听說被人炒到了800萬的高價。

    不過最終,警察叔叔通過金印順藤摸瓜,將相關人員全部捉拿歸案。

    據說當年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所以相關部門反應,想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搞古玩的人或者從事古玩行業的人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

    不過後來因為涉及到的人員十分龐大,很多事情根本無法進行,就偃旗息鼓了。

    為啥無法進行,所有收藏者或者相關經營者人數太多,而他們手里的物件就更多了。

    大家手里的東西,基本上是沒有備案的,也不可能備案。

    就拿你逛古玩地攤來說,你買一件物品,你會讓別人開票嗎?

    就算對方開票,又真的有用嗎?這些又不是某些權威機構開的票。

    不能證明什麼。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高壓狀態下,一些無法證明出處的東西,擁有者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破壞、偷摸著扔掉,或者栽贓陷害的可能性會出現…………

    總之,說不定會像某些年代那樣造成文物的大量損壞、流失。

    上面的人,人家比普通人更加聰明,考慮的更加深遠,都是深思熟慮、開會討論之後才會做出決策。

    所以綜合考慮,古玩行業嚴打行不通。

    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還需要支持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收藏。

    到最後只能抓典型。

    而當年也確實是那樣干的,抓了不少涉嫌盜墓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嚴打慢慢的也淡化了。

    “這行業就算不嚴打,目前玩的人都比幾年前更少了,還需要嚴打嗎?我看往後年輕人都不玩了,這行也就沒落了!”

    被稱之為強子的人又說道。

    “也沒你想象的那麼差吧!你看今天過來的人不是很多嗎?大家都售出了不少東西,也有很多藏友購買了大量的物品!”

    先前說話的那人跟著分析道。

    “希望像你說的那樣,剛剛你提到嚴打,我覺得嚴打就該打擊那些制作假貨的人!

    這些人,是導致大家不敢玩古玩、說我們是騙子的罪魁禍首。”

    強子似乎對那些制作假貨的人很是氣憤。

    “你還說別人呢?你自己售賣的不就有仿品!

    再說古玩這個行業,從古至今都有假貨,買賣東西,考察的是個人眼力,撿漏或者打眼,全憑自己的本事。”

    跟他一起擺攤的攤主看了看那幾樣銅器,笑著道。

    “我那幾樣不是別人跟我換東西換的嗎?早知道這麼不好出售,當初再便宜我都不跟他換!”

    “實在不行,你還可以當銅賣掉!如果舍不得,再放幾百年,它們也能成為古董,老仿老也是老!”

    “老仿老還是算了!再怎麼仿,它們始終是仿!過兩年實在賣不出去,我就當銅處理!”

    ……………………

    又听兩人聊了一會兒,常順離開了他們這邊的攤位。

    對于這幾處地攤上的東西,哪怕是真的,他也不感興趣。

    畢竟這些東西雖有價值,但現在在他眼中,或許還沒有一本好書的價值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2章 再怎麼仿,它們始終是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2章 再怎麼仿,它們始終是仿!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