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3章 鎏金嗎?我看著不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13章 鎏金嗎?我看著不像

    “嗡…………”

    一聲悠長的的回音連綿不絕、從對面的一處客房傳進了常順的耳朵里。

    听這聲音,應該是銅缽、銅磬之類的物件發出來的。

    先前在那處售賣時光記憶老設備物品的房間,常順把望遠鏡買了下來,花了500塊錢。

    望遠鏡是民國時期的,也算是名副其實的收藏品。

    畢竟通過它,能夠看出民國時期、德國的制作工藝以及當年對于望遠鏡的制作方法。

    雖然它的精度、倍數沒有現代的一些科技類望遠鏡看的遠,但並不比一般的普通望遠鏡差。

    常順目前所在的房間,是一處售賣瓷器的房間,這處房間“高檔瓷器”不少,有十多件“元青花”、幾十件明清時期的“官窯”。

    宋代著名窯口——“官、定、汝、哥、鈞”,這里也很多。

    可謂是“價值連城”,隨便一件,要是真品的話,在“北上廣深”買一套房子,不在話下。

    不過很可惜,它們的賣相雖然很好,但也僅僅只是賣相好。

    听見聲音,常順也不打算在這里多看了,直接向對面的房間走去。

    沒過多久,他就走進了房間,也看清了里面的情況。

    這處客房,里面擺放出來售賣的物件以銅器類雜件、錢幣為主。

    里面算上老板,一共有四人。

    有一人正在看著床上擺放著的銅錢、一人看著其它位置擺放的雜件、還有兩人站在床頭櫃旁。

    站在床頭櫃旁的一人,看著是位老者,年齡60多歲,手里拿著一個約摸20公分左右的短木棍。

    這老者用木棍又敲擊了一下其中最大的一個銅磬,“嗡”響聲又傳了出來。

    常順觀察了一下兩個床頭櫃,面上放著的銅缽、銅磬有6個,另外還有一些銅鈴。

    它們的大小、年代都不同。

    其中的一個銅缽,金光閃閃,看著像金的一樣,表面還刻著文字。

    “老板,這個銅磬多少錢?”

    余音過後,站在床頭櫃旁的那位老者問價道。

    他指的是最大的那個銅磬。

    銅磬最大肚徑估計有25公分、高度也有約20公分。

    老板就是他旁邊的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

    听到問價,他開口說道︰

    “1000!”

    “這個是扶桑國那邊制作的吧,1000有些貴了,年份也不久,500倒是可以玩玩,500能不能賣?”

    老者還價道。

    “500肯定賣不了,雖然是扶桑國的,但我買過來也不便宜,扶桑國那邊的人雖然不咋滴,但人家的技術還是很好的。

    制作出來的物件,經久耐用,這些從進口的汽車就能看出來。你真心想要,再加200,給700塊錢拿去。”

    老板想了想,回道。

    “這個有經文的呢?”

    老者把那個金光閃閃的缽拿到了手里,又問價道。

    這個要小很多,最大肚徑也就15公分左右,高度大概也只有10公分。

    它應該是銅的、不可能是真金,要是金的,就這一個缽盂,恐怕有五六斤重,價格都能過百萬。

    而目前類似這種金光閃閃的物件,比如說一些地攤售賣的項鏈等,其實也是銅的,里面添加的有其它金屬,為合金材質。

    “這個更貴!它是鎏金的,要3000塊錢!”

    “鎏金嗎?我看著不像。這個年份也不久,3000值不了。

    如果真是鎏金,年份又能到民國,5000我都要!”

    听了老板的報價,老者又道。

    “如果你想要年份久的,那就選這兩個中間的一個!”

    老板說著,挑了兩個出來。

    這兩個也是銅缽,其大小,跟有經文的那個差不多。

    “嗡…………”

    “嗡…………”

    老者分別敲擊了一下,試了它們的聲音。

    “你說說價格?”

    余音過後,老者問道。

    “這個紫銅的,年份是清朝時期,2000元。

    那個黃銅的,年份民國時期,1200元。”

    老板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

    “這兩個老貨,我還是不想要,這個有經文的,我之前在外面的地攤上逛,以前也看見過,價格很便宜,不是鎏金、是合金。

    另外它們都是用模具制作的,並非手工,你說的3000,除非遇到冤大頭、外行人,不然沒人會花那麼多錢購買!”

    “那你說說你能出多少錢?”

    听了老者說的話,老板問道。

    “算了,我還是看看鈴鐺。”

    老者並沒有說價,他又拿起銅鈴開始看了起來。

    常順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銅磬、銅缽兩種物品在網站上售賣的行情。

    拍賣網站,老貨的價格通常都在幾百塊錢以內。

    而普通網站,商品里面幾十塊錢一個的居多。

    古玩市場或者古玩地攤,類似這種銅缽、銅磬之類的物品,很多售賣銅器雜件的攤位也都有售賣,並不稀奇。

    它們絕大多數都是新貨,其價格通常也不貴。

    根據重量,一般也都是幾十塊錢到幾百塊錢之間。

    那種有經文的,如果真是鎏金、純手工制作出來的,價格兩三千倒也值。

    只是現在這個年代,又有幾人會用手工去打制這類物品。

    又過了一會兒,之前在床前看錢幣的顧客挑選好了錢幣,走過來跟老板交談,一番討價還價,購買了幾枚銅錢。

    而那位在房間里面看著雜件的人卻是沒有購買東西,他看了不久就離開了。

    也有其它顧客走進了房間,他們有停留選購物品的,也有看了兩眼就轉身離開的。

    老者在那些鈴鐺里面挑選了一遍,最終選擇了一個清朝時期的銅鈴。

    這個銅鈴是藥師鈴,圓環形,伸一根指頭在鈴鐺的中間搖動發出聲音的那種。

    藥師鈴品相很好,聲音听起來也很響亮。

    不過這種聲音,跟之前的銅磬、銅缽又不一樣。

    除此之外,老者還購買了一個銅砝碼、一個銅板凳佛。

    銅砝碼是明朝時期的“磚形”,也就是長方形砝碼。

    古代的重量跟現在不一樣,基本上采用的“半斤八兩”質。

    板凳佛是唐朝時期的,很小很模糊,但這樣的物品,依然有很多人收藏。

    常順沒有購買東西,這里的一些錢幣、銅器雜件,他自己經手的太多,並不感興趣。

    甚至他自己留存沒有售賣的物品,數量都不比這里的少。

    現在不論是逛這樣的古玩房交會還是古玩地攤,他都是惜緣隨緣購買東西。

    買不買得到無所謂,畢竟這年頭科技發達,不像曾經,想真正的撿漏已經成為過去。

    當然,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不買東西,看看,增長一些知識、見聞就挺好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3章 鎏金嗎?我看著不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3章 鎏金嗎?我看著不像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