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547章 假貨利潤更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547章 假貨利潤更大

    從周大耳的攤位離開,往前又走過幾處地攤,常順看見了兩名認識但不算熟的一線尋寶人。

    這兩人也就是他之前在hp區老北門福右路古玩市場交流會見過的一高一矮兩名“甦”省人。

    那次他還買過他們的鐵斧、秤砣。

    或許都是用機器尋寶之人,所以他對二人的印象很深刻。

    此時他倆攤位前圍著的人不少,看上去生意很不錯。

    常順看見他倆時,兩人也看見了他。

    三人相互間微笑了下,算是打了招呼。

    同時,高個子的攤位前有人看好了想要購買的東西,問價道︰

    “老板,你這個銅鏡多少錢?”

    相對于上次看見的兩人攤位上擺放著的物品,這次他們還批發了一些假貨——瓶瓶罐罐、串串、玉石類物品等放在地攤上售賣。

    上次他倆出售的主要是銅錢、銅元,一些金屬雜件,非金屬類物品很少。

    畢竟去戶外探測尋寶,遇到的大多數都是金屬材料的制品,想弄到完整瓷器或者玉石制品很難。

    現在多擺放了一些物件,肯定也是為了多賺錢。

    目前的年代,售賣假貨的生意,超過那些單純只賣真貨的人,僅僅靠賣真貨賺錢,還是有些慢了。

    顧客所說的銅鏡是清朝時期的“長命百歲”銅鏡。

    銅鏡不大,直徑約七八公分。

    “200!”

    高個子看了對方一眼,說價道。

    “100賣不賣?”

    顧客還價。

    “不賣,最低150!”

    銅鏡是真銅鏡,要是假的,高個子估計就同意了。

    常順看過兩人的攤位,除了瓶瓶罐罐、串串、玉石制品,這次哪怕是錢幣或者金屬雜件,也都多了一些假貨。

    假貨利潤大。

    就拿銅鏡來說,批發過來的成本,一個或許只要十塊二十塊錢,高檔點的三五十塊錢,但是賣出去都是幾百、幾千甚至更多。

    那些值錢的古幣也是一樣,賣一個出去,利潤或許都是幾十倍。

    “這個小罐子呢,多少錢?”

    顧客又指著一個粉彩的仕女人物罐問價。

    罐子成年人拳頭大小,是個新的。

    “600!”

    高個子又回了一句。

    “300能賣嗎?”

    問價之人對半砍價。

    “你再加點!”

    “不能加了,這樣,銅鏡跟罐子,我給你450塊錢,能要我就一起買下來,不行我就不要了!”

    顧客這樣說,高個子裝模做樣的猶豫了片刻同意了。

    之後兩人完成了交易。

    這筆買賣,銅鏡是其探測尋寶找到的,罐子估計最多是二三十塊錢批發過來的,400塊錢的淨利潤。

    可謂是相當的賺錢。

    與此同時,矮個子的攤位前也有一名顧客拿著一個玉石把件正在討價還價︰

    “這個玉虎你再優惠一點,我給1500怎樣?”

    常順看了看他手里的玉虎,仿西周時期的玉虎形狀,顏色褐色,看上去有人為的做舊痕跡。

    但對于目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大多數進入古玩行業的普通人,他們並不了解各種做舊。

    越是看著舊的物件,他們往往會認為是真的。

    要是真了解了,也不會出現很多老年人購買的物品,到後來滿屋子放著的基本上沒有一樣是真品的情況。

    哪怕是後世20年之後,依然有不少不懂行的人專買假貨地攤上的物品。

    這些人同樣是花了高價購買。

    不是說在假貨地攤購買的假貨就一定便宜,傻子、憨子任何年代都有!

    “1500的話,我早就賣出去了,最低1800,能要你就要,不要我賣給別人。”

    矮個子善于察言觀色,見對方十分喜歡這個玉虎,所以即便知道東西是假的,也要把利潤做到最高,把業務做到最好。

    這一高一矮兩人開始順帶著售賣假貨,肯定是發現了別人賣假貨很掙錢。

    甚至比他們辛辛苦苦、風吹日曬的到處跑,尋找真貨還更加有利可圖。

    所以才在之前售賣真貨的前提下,也摻雜了很多的仿品。

    “行吧!1800就1800。”

    顧客想了片刻,同意了這個價格,之後就付了錢。

    把玉虎當個寶似的好好收了起來,生怕別人發現他撿漏了的樣子。

    這玉虎,恐怕很長一段時間此人都會小心珍藏。

    直到有一天拿出來讓懂行的人看,別人告訴他是假貨。

    他不但不相信,還會說別人不識貨,故意說他的東西不值錢。

    這種人很多,自欺欺人,時間久了,他們也明白了,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兩人的攤位前,購買假貨的顧客並不少。

    沒有再管其他人,常順也開始在他倆的地攤前看了起來。

    對于他自己來說,真假自然是看得出來的,挑選了一遍,他購買的物件不多——6顆老琉璃珠子、兩顆綠松石材質的管珠。

    一回生,二回熟。

    上次他只是跟他們閑聊,並沒有詢問二人的一些基本情況。

    這次買了東西之後,常順倒是簡單的打听了下,知道高個子姓葛,矮個子姓陳。

    對于他們也開始售賣假貨的事情,他自然不會多說啥,那是別人的自由。

    而購買假貨,打眼上當,也是自己眼光的問題,同時也是一種想發財的貪念使然。

    從他倆的地攤離開,他繼續看向了別人的攤位。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最後幾處地攤前。

    在倒數第三個攤位上,常順看見這里售賣的有兩幅掛在牆上的唐卡。

    此時有兩名顧客,一人拿著一幅唐卡正在查看著。

    所謂唐卡,是一種繪制或者刺繡在布、紙等材質上、並用彩緞織物裝裱而成的畫。

    主要題材內容是描繪佛教人物、神話傳說和歷史事件。

    這兩幅唐卡,用木框裝裱,高度都在兩尺左右,寬度約40公分,它們都是畫的,面上的圖案是佛像。

    看其年份,最近二十年之內才制作出來,不過有做舊的痕跡,可能是想當做老貨售賣。

    像這類物品,即便不去刻意做舊,經常拿出來擺地攤售賣、風吹日曬幾年,看上去也會變得有年代感。

    “老板,這幅唐卡多少錢?”

    其中一名顧客看完他手里拿著的一幅唐卡,問價道。

    這應該是一幅藥師佛畫像題材的唐卡,因為從佛像上看去,手中拿著的有一個藥罐。

    “600!”

    攤主看了對方一眼,隨口回道。

    “這麼貴嗎?”

    顧客有些詫異。

    “當然這麼貴了,它是民國時期的老畫、老物件!”

    攤主又說道。

    “又不是刺繡繡上去的,600貴了,再說不一定能到民國。

    如果是刺繡,還是純手工繡的話,價格哪怕再貴點,我們也能購買。

    這幅200能賣嗎?能賣我就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547章 假貨利潤更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547章 假貨利潤更大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