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538章 憑多年收藏的經驗以及感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538章 憑多年收藏的經驗以及感覺

    “貝勒爺三寶,核桃、扳指、籠中鳥!

    爺叔,你這生活過得可以啊,只是這鳥站在你的手指頭上會不會隨時大便?”

    29號,周六的上午,按照之前的活動安排,虹喬古玩市場夏季交流會準時進行著。

    常順剛把車找好地方停下,在去古玩地攤那邊的路上,遇到了同樣幾名向著那邊走去的人。

    其中一名年齡跟他差不多、肥頭大耳的青年,笑著對一位年齡五十多歲、梳著大背頭、派頭十足,一看就是有身份地位的中年男人說道。

    幾天前,他出售過一次物品,不過大多數還是以民俗類的東西為主。

    這次售賣的物件,他一共賣了30萬左右,父親以及他自己弄到的銅錢、那些銅元都出手了。

    銅元包括他發現的那罐品相好的罐裝銅元。

    銀元售賣了一部分,其它雜件、銀飾品也都跟著賣掉了。

    剛才這位養鳥的中年男人,他的鳥被他用一根細繩把鳥腳綁著,估計是為了防止逃走。

    這只鳥的頭頂有一撮向上的毛發,體型比麻雀要稍大一些,尾巴上的毛比較長。

    關于養鳥,他听別人說過,好玩是好玩,聲音好听也好听,就是很影響人的睡眠。

    因為鳥早上通常都是醒得比較早的,四五點或者五六點,天還沒亮就醒了,醒了之後就叫喚個不停,能把人吵醒。

    “一看你就是沒有養過鳥的人,不要把鳥想的那麼笨,你只要訓練好了,它們是不會到處亂拉的,另外還能听懂人說的話。

    就算你讓它們做一些事情,都有可能做到!”

    手指上站著鳥的中年男人看了肥頭大耳青年一眼,隨口回道。

    這話說的不假,常順前世就刷到過一些視頻,那些專業的訓鳥人,可以讓鳥按照它們的要求叼一些東西。

    別的不說,就拿專業的信鴿來說,在古代可是能夠送信的。

    甚至幫忙預警的都有。

    “我確實沒養過鳥,你能說說你手上站著的這只鳥具體是啥名字嗎?”

    青年說著又問了一句。

    他這樣問,其他人也看向了他,畢竟懂鳥的人不多,大多數人都不認識,沒事誰去研究這個。

    就常順自己而言,燕子、麻雀、鴿子、喜鵲、老鷹、鸚鵡等他都認識,也算是不少了。

    不過鳥的種類太多,特別是籠子里面養著的鳥,不是那麼常見,他也不認識。

    而大家所認識的,要麼比較常見、要麼是在書上出現次數較多的品種。

    “是鳳頭百靈鳥!”

    50多歲的男人又回道。

    百靈鳥,很多人倒是听說過,但不是經常逛花鳥市場的人,或者說逛了也不去觀看、了解的人,也不會認識。

    “它貴不貴,看著挺好看的,要多少錢能買一只?”

    跟著同行的另外一名30多歲的男人很感興趣。

    “普通的倒是不貴,一兩百塊錢,但也有比較好的,那個價格就高了,幾千、過萬的都有!”

    大背頭中年男人再次說道。

    這話說的也沒毛病,任何同一類型的寵物或者其它物品,價值都可能不一樣。

    就拿古玩里面的錢幣——“乾隆通寶”來說,舉個例子,50個同樣大小、版別也一樣的銅錢放在一起,它們的品相不同,價格不一樣。

    “別人是遛狗,你這是遛鳥啊!不過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至少這鳥落在了你的手上,不像狗,在地上亂跑。”

    又有人笑著說道。

    “狗也有被人抱在懷里的好不好!”

    大背頭男人還沒說話,有人插話道。

    “你鑽那牛角尖干嘛?”

    對方反駁了一句。

    這樣說,說“狗被人抱在懷里”的那人笑了笑沒再說啥。

    “你這胳膊一直端著,會不會麻木、會不會很不舒服?”

    過了片刻,又有人跟大背頭男人閑聊。

    “不會,我端一會兒就會換個手。

    再說這小鳥很輕的,比麻雀只重了一點點。”

    …………

    大家一邊走著一邊聊著。

    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最初心里可能都閃過想養鳥的念頭。

    不過想法往往被現實打敗。

    常順個人覺得那些養寵物的,都是有時間、不缺錢的閑人,普通人,沒那個精力做這事。

    大家往前走去,很快走到了售賣古玩的地攤前。

    今天的交流會,人很多,遠遠的就看見古玩市場附近的區域,那些路邊上都擺滿了攤位。

    這個年代,不論是電視上,還是那些各種各樣的雜志上,甚至一些報紙上,街頭的廣告上,都能看見“收藏”方面的信息。

    經過大量的宣傳,抱著發財的目的,入場搞收藏的人,也是一天天的多了起來。

    當然,這種多也只是相對而言,絕大多數普通人,手里的余錢並不多,是沒有多余的閑錢用來收藏的。

    而搞收藏的人,往往也都是販子、是商人,抱著以後能夠升值、發財的目的,真正的收藏家,因為喜歡、買了就收藏不賣的並沒有幾人。

    “老板,你這件物品是干嘛用的?是花瓶嗎?”

    剛走到第一處地攤,常順就听見一道問價的聲音。

    問話之人是一名年齡30歲左右的人,他的手里拿著一個黃釉的瓷質鯉魚形器物。

    這條“鯉魚”呈自然游動狀態,頭向上,嘴巴張開,尾部也略微向上擺起。

    “鯉魚”不是很大,估摸著一斤左右。

    它像一個擺件,可以平穩放置,這人說是花瓶,也有可能。

    這處地攤,售賣的是雜貨,金、木、瓷、石、紙各種類型的物件都有。

    “不是花瓶!不過你要是買回去了想當做花瓶用也不是不行,畢竟它的嘴巴里面也是能夠插上幾朵花的。”

    攤主看了對方一眼,隨口說道。

    “不是花瓶嗎?那你說說它是啥!”

    顧客又問道。

    “這是一個酒瓶,你沒看見瓶子表面寫著的有“酒”字嗎?”

    “確實有個“酒”字,酒瓶也有人收藏嗎?”

    30歲左右的男人明顯有些意外。

    看他樣子,是新手,估計接觸古玩這一行的時間並不久。

    “我這個是民國時期的酒瓶,有好幾十年了,你說有沒有人收藏?”

    攤主反問對方道。

    “你咋知道它是民國時期的?”

    這名顧客又問。

    “憑多年收藏的經驗以及感覺,這個還能咋知道!”

    “那你說說多少錢?”

    “200塊,不還價!”

    听到這價格,30歲左右的男人沒說啥,直接把酒瓶放回了地攤上。

    之後又看起了其它的物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538章 憑多年收藏的經驗以及感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538章 憑多年收藏的經驗以及感覺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