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46章 劉老板,罐子比較開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446章 劉老板,罐子比較開門!

    往前走了會兒,在他前方大概十幾米遠、一個售賣瓷器物品的地攤前,三道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常順的視線里。

    這三人,是劉老板、沈老板、李老板。

    看來這邊的交流會,他們三人是約著一起過來的。

    看見熟人,他就向著那邊走去,打算跟他們打個招呼。

    “真是可惜啊!來晚了一步,要是早到一會兒,剛才那物件說不定我就買下來了!”

    距離三人還有四五米遠,他听見了沈老板有點嘆息的聲音。

    “那說明你跟它無緣!”

    李老板笑著道。

    “是啊!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惜緣隨緣就好!我之前也遇到過很多次因為到的時間晚了,喜歡的物件被別人買走的情況!”

    劉老板跟著說道。

    “你們說的道理我當然明白,誰還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老沈很快又調整好了心態。

    隨後,他轉頭往其它地方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了向著他們走來的常順。

    “沈老板、劉老板、李老板,你們好!”

    走到三人跟前,他笑著打了聲招呼。

    听見聲音,他們也都跟他打了招呼。

    “沈老板,我剛剛听見你說來得有點晚了,有啥東西被別人買了去,是啥物件?能說說嗎!”

    人總是有好奇心理,常順自然也不例外。

    “一件文房用品,水滴!”

    沈老板隨口回道。

    “很好嗎?”

    他覺得要是一般的話,那肯定不會因為沒有買到而感到遺憾。

    “當然很好了,我們過來的時候看到過。”

    劉老板笑著說道。

    “那它具體是啥樣的?”

    常順又問了一句。

    “影青瓷、烏龜一樣的造型,雞蛋大小,很精致!”

    李老板道。

    “那確實挺好的!不過出門買東西,好東西天天都有,買不到這個還可以買下一個,肯定能遇到更好的!”

    這樣說,他也是為了繼續消減沈老板的負面情緒,畢竟怎麼說,對方都沒有買到那個物件。

    “常老板,最近你又弄到啥好點的東西了沒?”

    沒有再談論之前的話題,劉老板問他道。

    “太好的沒有弄到,不過比較好的還是弄到了一些。”

    他笑了笑。

    “是嗎,都有啥?”

    沈老板跟著問道。

    李老板也看向了他。

    “等我有時間了,把東西送到你們那里去,你們看了就知道了!”

    “那行!”

    …………

    又聊了幾句,大家就繼續看起了地攤上的瓷器。

    這處地攤,攤主是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中年男人,看著五十多歲。

    攤位上的瓷器,新貨老貨都有。

    另外還有一小堆古瓷片。

    “老板,你這塊瓷片多少錢?”

    一名年齡看上去35歲左右的男人在那堆瓷片看了會,選了一塊碗底問價道。

    常順看了一眼碗底,瓷片圖案為——“高官厚祿”。

    這種瓷片,他自己尋找以及購買別人的不少,估計一兩百片應該是有了。

    包括那些“福”字、“喜”字、“貴”字、“壽”字等,他都單獨選了出來,裝在了專門的木箱子里。

    “你想要的話,給50塊錢!明朝時期的標本,人物圖案完整。”

    攤主看了看瓷片,對問價之人說道。

    “我也不多還價,給你40塊錢!能行我就要了。”

    這樣說,攤主對他擺了擺手。

    這種擺手的動作是來回擺動,而不是左右擺,意思是讓對方掏錢拿走。

    如果是左右擺,那就是不同意。

    很快那人就付了錢,把瓷片拿走了。

    這年頭,古玩地攤售賣瓷片的人還不多,常順靠近瓷片看了起來。

    他發現這些瓷片,里面粗瓷瓷片差不多佔了三分之一,另外除了那片“高官厚祿”,其它的也沒啥特別點的。

    類似這樣的瓷片,包括比這些更好的,他收集了不少。

    “常老板,你幫我看看這個白釉的小瓷罐對不對!”

    正看著時,劉老板對他說道。

    關于瓷器這一塊,雖然劉、沈、李三人的年齡比他大了一些,但論上手摸過的一線真品,他們肯定比不上他。

    那些渣土場的瓷片,可以說,常順摸過的數量,這兩年來,不計其數,數以萬計。

    這些瓷片可是做不了假的。

    人,只有天天接觸那些真的東西,才能夠更好的區分新老。

    劉老板把罐子放到他面前的地攤上,常順拿到手里看了起來。

    罐子比成年人的拳頭稍大,入手有一股沉重感。

    它的形狀是球形,顏色屬于甜白釉。

    從釉色看,很溫潤,沒有那種新品瓷器賊亮賊亮、也就是行話說的泛著賊光。

    罐子表面能看見少許芝麻粒大小的凹痕。

    從灌口、底足看,有使用過的細微磨痕,是那種歷史痕跡。

    罐子沒有任何做舊的地方。

    這種細瓷的白瓷瓷片,在渣土場他撿到過一些。

    “劉老板,罐子比較開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完,常順很客觀的說道。

    老的就是老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如果不看好,他肯定也會告訴他,那就是另外一種說法——“看不準”或者“不開門”。

    “看不準”、“不開門”,其實都是行話,畢竟當著那麼多人以及老板的面,你直接說人家的東西是假貨肯定不好。

    “那行!我跟老沈也都覺得是老的!

    老板,你這個民窯罐子多少錢?”

    確定了真假,劉老板問攤主道。

    “這是康熙時期的罐子,厚實、器型也好!這樣的罐子很少見,你誠心要就給2000塊錢,我也不多說價!”

    攤主掃了一眼罐子,然後說道。

    “2000嗎?價格有些高了,這罐子,市場價也就1500到2000左右,說實話,我也是開店做古玩生意的。

    這買回去了,我多少也得有點利潤,沾點葷腥,給你1200怎樣?”

    劉老板還價道。

    常順看得出來,這名頭發花白的攤主應該是一個比較實誠的人,比之前那個臨時漲價的老板面相看上去“舒坦”多了。

    “1200賣不了,我買回來的成本不便宜,這是真品,如果真心要,你給1500,不能再低了!不行那就算了。”

    攤主說話的語氣比較堅定。

    “行!那就1500。”

    從對方表情看,肯定是還不下去價格,劉老板就同意了下來。

    很快,他就拿出錢付給了對方。

    1500買一個康熙時期的罐子,哪怕是民窯,也不貴。

    畢竟這樣的物品,算是精品。

    在當時,也只有那些大戶、有身份的人家才用得起。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46章 劉老板,罐子比較開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46章 劉老板,罐子比較開門!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