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44章 新的還要30?就是20我也不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444章 新的還要30?就是20我也不要!

    老北門福右路古玩市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古玩舊貨市場。

    福右路全長900多米,是一條具有豐富文化內涵以及歷史的老街道,南邊連接著豫園商城,北邊則遍布著各式店鋪與古城公園。

    在八九十年代,這里是“滬”市古玩行業的交流中心,有“北潘南福”的說法。

    據說這里的地攤規模,在九十年代繁華的時候有一千多個攤位。

    不過因為規劃、改造方面的原因,從97年以後,露天地攤已經被轉移到了“藏寶樓”室內。

    對于搬到室內,客觀條件來說,有利有弊、有好有壞。

    好的方面是,不受天氣影響,冬暖夏涼。

    壞的方面,就是人流量沒有之前在外面的人流量大,畢竟只有古玩愛好者會進去逛。

    27號的上午,吃過早飯,常順獨自一人開車去了那邊。

    今天是古玩交流會,到了地方,把車找了位置車停好,他就直接向“藏寶樓”走去。

    周末、加上又是搞活動的原因,來這里的人很多,可謂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老板,你這個枕頭多少錢?”

    到了室內古玩地攤攤位區域,就在第一個攤面前,常順听見了一個男人問價的聲音。

    這人年齡30歲左右,上身穿著一件棕色短袖。

    此時他蹲在了地攤前,手里正拿著一個青花瓷枕頭樣物品。

    這個枕頭,目測最大長度約20公分,最大寬度、高度約12公分。

    它的主體四面呈弧形,其中兩面寫著字跡︰“自力更生”、“發奮圖強”。

    另外兩面畫有花卉、紅日。

    花卉是向日葵。

    “這是枕頭嗎?”

    老板還沒說話,蹲在旁邊的一名年齡50歲左右的男人看了看他手里拿著的“枕頭”,跟著問了一句。

    這人插了話,攤主就沒有急著報價。

    “它不是枕頭是啥?我在博物館見過這樣的東西!”

    30歲左右的男人疑惑的看著對方。

    “它當然不是枕頭了,不信你問問老板或者其他懂行的人!”

    50歲左右的男人又說道。

    “老板,那你說說它是啥?”

    那人的插話,讓30歲左右的男人有些疑慮,轉頭問攤主道。

    “它是一個脈枕!”

    攤主笑了笑,實話實說道。

    這樣的物件,該是啥就是啥。

    “脈枕嗎?看著倒是也有些像!

    但脈枕同樣帶“枕”字,它的個頭這麼大,我把它拿回去當枕頭用也沒問題。”

    他似乎並不認為之前說過的話有啥不對。

    常順在看見這個大號“脈枕”時,第一感覺,也覺得它是個枕頭——瓷枕。

    “你買了想咋用都行,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攤主笑著道。

    “那你說說多少錢?”

    30歲左右的男人又一次問價道。

    “這個是特殊年代的,雖然年份不久,但題材好,你實心想要,我也說個實在價,給350塊錢!”

    老板想了想,然後說道。

    “350有些貴了,給你200。”

    對方砍價道。

    “200肯定不行,我再讓點,最低300,要你就拿去,不要我賣給別人。”

    攤主語氣堅決,看他樣子,是真的只打算讓50元。

    “那行吧!300我要了,誰要我看中他了呢!”

    可能是怕自己不買別人就會買走,30歲左右的男人同意了價格,很快就付了錢。

    錢貨兩清,他又看了看地攤面上的物品,沒發現其它需要的就直接走開了。

    常順看了一眼這處地攤,發現售賣的都是一些雜貨,各類物品都有。

    “老板,這個鼻煙壺多少錢?”

    之前那名50歲左右的男人拿著一個瓷質的鼻煙壺問價道。

    “你拿的是粉彩“黛玉藏花”鼻煙壺,清朝同治時期的,誠心要,給200塊錢!”

    攤主看了一眼對方手里的鼻煙壺,隨口說價道。

    “不就畫了兩個仕女嗎?你咋知道它畫的是“黛玉藏花”?上面又沒有寫字說明!”

    站在50歲左右男人身後的一名年齡大概二十二三歲的女孩听了攤主的話,有些疑惑。

    “這是我猜的!自己想象的!”

    老板笑著回道。

    說到這里,常順突然間想到了那些玩奇石的人,他們會根據一塊石頭的形狀或者圖案,取一個相當響亮的名字,比如說︰

    “王者風範”、“天外飛仙”、“輕歌曼舞”、“麒麟送子”、“仙風道骨”…………

    無非都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常順經歷的多了,在听見別人夸夸其詞,自以為是的取那些名號時,現在已經免疫。

    能做到保持自心靈台清明,不被所謂的名頭、噱頭所迷惑。

    他覺得一切還是要尊重客觀事實,看那些所謂的物件本質。

    “200塊錢有點貴了,鼻煙壺瓷器品種很多,畢竟只是民窯的物件,給你100,能賣嗎?”

    50歲左右的男人對半砍價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100賣不了,這是到代、貨真價實的老物件,連蓋子都沒丟,是原裝的。

    你給150吧,能要就拿去,不行就算了。

    另外我攤位上也有便宜的,不行你選個新的玩,只收你30塊錢。”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是內行人,所以攤主才這樣說道。

    “新的還要30?就是20我也不要!我只玩老貨,150就150,我要了。”

    商談好了價格,他倆很快完成了交易。

    就這一會兒工夫,攤主就成交了兩筆生意,這跟後世那些地攤生意冷清,甚至半天不開張完全不一樣。

    常順的目光在這處雜貨攤上掃蕩了幾遍,沒有發現想購買的物品就又逛向了其它攤位。

    今天過來,他的主要目的還是增長見聞、提升閱歷,另外順帶著看看能不能買到沉香、老綠松石制品、一些有價值的徽章等。

    如果能夠順便撿到漏,那肯定更好了。

    在第三個攤位前,他停了下來,因為此時,他看見了可以購買的東西︰

    一塊十文銅元大小綠乎乎的石頭狀物件出現在了他的視線里。

    常順蹲了下去,把它拿到手里看了起來,是一小塊綠松石制品。

    這個綠松石制品的產地不是秦古,而是銅陵,屬于銅陵籽料。

    石頭的形狀不規則,但偏向扁圓形,中間位置有一個穿孔,應該還是當做串串類裝飾品所用。

    “老板,這石頭多少錢?”

    看了會兒,他就問起了價格。

    “這是戰國時期的綠松石,你想要的話,給500塊錢!”

    攤主是一名胖子,年齡看著40多歲。

    或許是把他當成了外行、冤大頭。

    500塊錢,自己差不多都能買一斤原礦石了。

    “老板,這綠松石可是論斤稱重的,一斤也就五六百塊錢,你這一小塊最多五六克,你喊500,是不是有些太貴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44章 新的還要30?就是20我也不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44章 新的還要30?就是20我也不要!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