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38章 那他不是搶了你的資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438章 那他不是搶了你的資源?

    書店開業的前三天,他都是在店里幫著忙活的。

    有了第一天的活動宣傳,這兩天過來選書看的人很多。

    直到26號,他才又去了拆遷區。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去,8月7號這天中午,常順正在餐館吃著午飯,住在sj區泗經鎮那邊的吳師傅打了電話,讓他過去買東西。

    吳師傅就是那位買了他金屬探測器的那個師傅。

    當然,也不能說是買,畢竟對方沒有真正的花錢,當初那個機器,是作價8900元進行購物抵扣。

    對方售賣東西,吃過午飯,他就開車直接去了那邊。

    幾個月不見,估計吳師傅弄到的東西不少。

    常順是從yp區開車過去的,用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才到地方。

    期間他停車去銀行取了一些錢。

    怕對方東西多,他直接取了5萬塊,加上之前手里帶著的現金,有六萬五左右。

    “吳師傅,機器用著怎樣?”

    見面打招呼時,他沒有急著提看貨的事情。

    “還行!要是用著不好,我不就天天打你電話了嗎?”

    對方笑著回道。

    “這倒也是,你不打電話,那你肯定是悶聲發大財了!”

    常順也笑了起來。

    “弄點辛苦錢吧!說實話,拿著機器出去一番操作下來,又是挖又是探的,那是真的累,比我以前在外面工地當小工都累得多!”

    吳師傅這話說的他相信。

    別看探寶拿著個機器好像很輕松的樣子,你弄出來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挖出來的,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坑、一步步的腳印,那些都要付出自己的體力。

    有些人白天出去尋找,風里雨里,也是很辛苦的。

    這些,親身經歷過的人都知道。

    當然,辛苦是辛苦,但那種未知、發現物品時的激動心情,卻是一種動力,激勵著廣大的探友,尋寶愛好者不畏勞苦。

    “那要你放棄尋寶,回去做小工,你去不去?”

    順著對方所說的話,他故意說了一句。

    “好馬不吃回頭草!辛苦是辛苦了點,但那種自由、那種快樂是當小工不能比的。”

    說完,他就向房子里面走去。

    常順跟在了他的身後。

    剛才兩人是在外面見面。

    因為提前電話聯系過,所以吳師傅已經把要出售的物品都準備好了。

    這些東西有︰

    古幣銅錢、銅元),銀錠、碎銀,銀元,銀飾品,銅器、雜件,陶器、瓷器、陶瓷器、其它非金屬類物品等。

    吳師傅把它們進行了分類。

    其中銅錢有134斤,大錢、花錢被其單獨選了出來。

    大錢有幾枚咸豐元寶當百、咸豐重寶當五十,大觀通寶折十,天啟通寶背十一兩。

    花錢有兩枚︰

    一枚是常見的山鬼八卦紋花錢,另外一枚是“金玉滿堂、長命富貴”背“鹿桃”花錢。

    在選出來的大錢里,還有一枚“契刀五百”。

    契刀五百是西漢王莽時期鑄造的錢幣。

    這種錢幣上面部分是一般銅錢的樣式,下面部分是刀幣的樣式,類似形式的錢幣還有“一刀平五千”。

    據說“一刀平五千”更加高級,采用了“錯金工藝”,在“一刀”二字上嵌入了黃金。

    “一刀平五千”很稀少,價值很大,那種錢幣,他目前還沒有見過。

    對于喜歡收藏古幣的人來說,金錯刀“一刀平五千”是很多人想要收藏的。

    契刀五百制作的數量要多很多,也沒有錯金工藝,檔次低了不少,但也是稀少錢幣。

    沒有發現窖藏,不過也有少量的筒子。

    那些零散的銅錢,年份不同,里面肯定也有少量稍微值錢些的錢幣。

    銅元有31斤,清朝、民國時期的都有。

    對于這些,他只是簡單看了下。

    常順對銅元研究的不是很深入,不過那些珍品,他還是知道一二的,買回去後,會抽時間挨著查看一遍。

    特別是那些品相好的。

    銀錠有三個,都是明朝時期的元寶形銀錠。

    一個五兩,兩個三兩。

    碎銀倒是不少,有一斤左右。

    重量三五克到十多克不等。

    銀錠、碎銀,估計是從一個區域發現的。

    因為它們的成色、包漿看上去一樣。

    銀元不多,一共有21枚。

    14枚袁大頭,兩枚站洋,4枚大清銀幣,一枚光緒元寶銀元。

    銀飾品,里面有5個銀鐲、兩個銀項圈、兩個發簪、三枚戒指、一個銀鎖片以及兩枚銀扣子。

    其中好點的有一個銀鐲、一個發簪、一個鎖片。

    銀鐲是條狀半圓形,面上的雕工很精細,雕刻的是“福”字、“壽”字,蝙蝠、壽桃圖案。

    鐲子不小,重量有50克左右。

    發簪頭部柳葉形,底部錐形。

    柳葉形的表面刻有“稲V弊幀  芡及浮br />
    銀鎖片蝴蝶形,順著蝴蝶的形狀,面上雕刻的也有蝴蝶圖案,它的兩面,一面刻有“長命”二字,另外一面有“富貴”二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三樣銀飾品,年份都是清朝時期。

    銅器有4塊銅鏡、兩個銅秤砣以及一個香爐。

    4塊銅鏡,一塊清朝時期的素面鏡,一塊唐朝時期的蓮瓣形花卉圖案鏡,一塊宋代的湖州鏡,一塊明朝仿漢朝時期的幾何紋銅鏡。

    價值較大的是唐朝蓮瓣形銅鏡。

    兩個銅秤砣,一個是元代的葫蘆形秤砣,另外一個是民國時期的梯形秤砣。

    香爐並非燒香拜佛用的香爐,它是一個銅燻爐。

    這個燻爐是鏤空的,形狀缽盂形,有三足,並非完整器,蓋子已經丟失。

    雜件里面,各種各樣的小物件不少,比如說銅砝碼、小鈴鐺、銅鎖、小銅勺、銅箭頭、子彈殼等。

    里面有一些殘件。

    沒有價值特別大的,但多少也有些價值。

    陶器、瓷器、陶瓷器,有十幾樣,不包括瓦當)。

    這些里面價值稍大的就兩樣,一個高足碗,一個粉盒。

    高足碗,青花瓷,明朝時期,面上的圖案是花鳥。

    粉盒是宋朝時期的越窯青瓷粉盒,表面暗刻的有花卉紋。

    其它非金屬類物品,有6顆老琉璃珠子,一個石秤砣、一個磁州窯小瓷人以及一些瓷片。

    老琉璃珠子,民國時期,大點的龍眼大小,小的只有櫻桃那麼大。

    顏色有藍色、紅色、褐色三種。

    石秤砣材質是鵝卵石,經過加工打磨制作,年份應該是清朝時期。

    磁州窯小瓷人,看上去是童子,應該是小孩玩具。

    這個年份較早,至少明朝時期。

    瓷片有一百多斤,這也是常順跟他說了收購之後,對方順帶撿回來的。

    “吳師傅,你的這些東西,大多數還都是在清理河道的位置發現的吧?”

    看完,在談論價格前,常順跟他閑聊道。

    “是啊!那邊距離近,東西也多點。

    其實在河堤挖起來的那些渣土里,除了我尋找物品,還有另外一人,就是你的那位朋友,他也是經常過來。”

    吳師傅說的情況,常順自然是知道的。

    田斌買了車後,現在出去尋寶比較方便,另外他上班也很悠閑,空閑時間較多。

    “那他不是搶了你的資源?”

    他又笑著說道。

    “說不上搶,渣土堆、河道里的東西又不是我家的,誰撿到了不都是誰的!不撿晚點倒上一些沙子、鋪上水泥,那也是重新埋沒!”

    這話不假,對方看得也很通透。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38章 那他不是搶了你的資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438章 那他不是搶了你的資源?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