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場除了常順、周師傅二人,還有另外兩名撿鐵、砸鐵的人。
他們一人姓俞、一人姓秦,年齡都是五十來歲,也住在附近。
另外還有一名開推土機的師傅正在推著昨晚沒有來得及推平的渣土。
常順知道,晚上才是撿鐵的高峰期,那時很多人會跟車撿通宵。
很多鐵或者其它物品都是在剛倒下車後就被人撿走了。
白天沒有渣土車運送渣土,所以撿鐵的人相對較少。
“常老板,過來幫個忙,幫我把這塊大石頭翻開一下。”
當他從俞師傅附近經過時,對方沖他喊道。
沒多說啥,他直接走了過去。
這里倒下的是一些建築垃圾,里面混合著磚塊、房子的水泥梁柱。
很快,他就幫對方一起把“石頭”翻開了。
俞師傅口中的石頭並非真正的石頭,是一個用水泥澆築的房子橫梁的一部分。
很多撿鐵的人,把這類物品統稱為“石頭”。
“俞師傅,其實這樣的鋼筋,隨便晃幾下,就能把它們折斷。”
見對方拿著鋸子準備鋸鋼筋,常順笑著對對方說道。
他看過水泥里面的鋼筋,是那種螺紋式的,不過並不粗,大概只比鉛筆粗上那麼一點。
曾經去拆遷區,他見過那些在磚渣里面撿鐵的人,有人遇到這種,隨便晃動幾下,鋼筋就會被折斷。
說著,他用手握住這個鋼筋,上下折動起來,大概用了不到10個來回,它真的就斷掉了。
“還能這樣?”
俞師傅有些意外。
常順笑了笑,沒說啥,把鋼筋放下後就拿著他自己的物品離開了。
這種操作,他也是學別人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鋼筋都容易折斷,那種熟鐵,像鐵絲那樣比較軟一些的,雖然也能折斷,但更加的費勁。
找到泥土區域,他挨著探測掃蕩了起來。
這里的渣土,有不少的鐵類雜物,他自然要設置排鐵模式,不然到處響就無法探測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在一處大樹根的旁邊,探測器有了比較強烈的信號。
在這之前,常順挖過四個坑。
四個坑里出的有兩枚銅錢,一個子彈殼以及一個銅鎖。
這樣的土場,上午過來探測,有推土機施工,他也沒有刻意尋找所謂的窖藏。
如果有,撿鐵的人多半就發現了。
他是探測到了啥挖啥。
兩枚銅錢,乾隆通寶、道光通寶。
銅鎖、子彈殼不值錢,以後估計賣廢銅。
老樹根旁的物品,信號強烈,但範圍不大,這說明下面埋著的東西也不是很大。
從數值分析,依然是銅。
確定好位置,他拿起鐵鍬挖了起來。
大概過了五分鐘,一摞錢幣被他找出來拿到了手里。
這些錢幣是筒子,五枚連在一起。
讓他大感意外的是,它們居然都是大錢。
從兩邊面上的銅錢看,是“咸豐重寶當五十”。
五枚銅錢的大小不一樣,這說明制作它們的錢局不同。
中間有一枚厚實但直徑略小的,可能是“咸豐元寶當百”。
五枚大錢,比一般的袁大頭銀元要值錢很多。
這樣的筒子,有一定的賭性,售賣的話,可以拿出去跟別人對賭。
看了會兒,他把它們放進了背包里。
怕損壞,又用包紙包了幾層,固定在了一個塑料袋里。
做完這些,常順拿起機器,在樹根附近又掃蕩了一會兒,並沒有其它發現。
接著,他又地毯式的向土場其它位置掃描起來。
沒過多久,當探盤貼著地面擺動時,他發現一個彩色的瓷器狀物品露出了一部分在外面。
這個物品顏色看上去是“唐三彩”。
沒有猶豫,常順用小洋鎬把它挖了出來。
看了下,是三彩駱駝的一部分。
這部分只剩下頭部以及上身一些地方。
要不是看見頭,他也認不出來它是駱駝。
如果是真的唐三彩,那這個物件哪怕殘了也很值錢。
可惜的是,它並不是真正的唐代的三彩,連民國都到不了。
從顏色、釉面、瓷器破損位置看,只是現代的工藝品。
像這種在渣土場尋找東西,如果遇到面上的土層是混合土層,發現當前時代物件並不奇怪。
現代的東西,破了壞了被人扔掉的並不少,特別是拆遷區。
把它重新扔到地上,常順再次拿起了機器。
正當他又一次的感應到了金屬物品,準備挖著的時候,手機響了起來。
看了下,是一個陌生號碼,鄂省那邊的,想了想,他直接接通了︰
“你好,請問你是常老板嗎?”
剛準備說話,對方搶先一步道。
聲音听起來有點熟悉,似乎是那個被稱呼為“剛哥”的人。
“是的,我是!你是哪位?”
雖然有那種猜測,但他還是要確認一下。
去年姚師傅跟他說到過,剛哥好像有綠松石要賣給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是他,估計跟這事有關。
“我是湯剛,你見過的,秦古礦場附近的人。”
對方回道。
果然是他。
“剛哥嗎?我記起來了,你打我電話有啥事嗎?”
常順覺得自己有點明知故問了,不過也沒啥。
“你的兩個朋友,姚師傅、王師傅說你收購礦石,我們這里有一些,想賣給你,你看看可不可以收購。”
對方也很直接,沒有拐彎抹角。
“收!不過我只要材質好的,另外最好是送貨上門。”
“我們手里的都是好的,送貨上門當然可以,我听姚師傅說送貨上門600塊錢一斤,要是那樣的話,我們直接送過來。”
剛哥再次說道。
“是600一斤,你們有多少貨?”
“我們這里有七八百斤,要是這次合作愉快,以後我們還能弄到。”
如果按800斤計算的話,對方送過來的石頭的價格是48萬元,這些他完全能夠吃得下。
“行!你送過來好了。”
想了想,他同意了下來。
隨後,兩人又聊了會兒,常順問了姚師傅,王師傅的一些情況。
剛哥告訴他,姚師傅把他老婆也帶去了礦場挖礦渣。
兩人挖自然比一人收入高。
對方過來的時間,說好的就是一周之內。
掛了電話,他拿起小洋鎬,挖起了剛才機器感應到的金屬物品。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