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師傅家的老宅用機器探測時,常順看過那些老家具,除了一個小的梳妝盒材質是紫檀的,其它的都很一般。
這個梳妝盒整體長度約40公分,寬度、高度約一尺,盒子的面上彩繪有梅蘭竹菊圖案,同樣是一個多功能盒。
它有四個抽屜——上下各一個,中間兩個。
面上有一個長方形的鏡子,可以折疊,年份民國時期。
“陳師傅,我們現在看看你想出售的東西吧!”
探測尋找完,把機器拆卸重新收起來後,他對對方說道。
之前的聊天,他們就說到過購買東西的事。
“我不懂古玩,你跟我一起到房子里面看看,哪些能要的你說一聲,我把它們拿出來,到時候談價就行。”
對方這樣說,他們就一起到房子里面看了起來。
經過查看,他找出來的東西有︰
兩個老算盤、一個搪瓷杯、一個木盆、一個石臼、一個陶筷子簍、一個硯台、一對銅火鍋。
一個筆筒、一把紫砂壺、一對花瓶、一個青花罐、一個虎子、那個紫檀老梳妝盒以及三個老石器。
算盤的材質很普通,但年份很早,上面有標志,寫著“上海朱錫記…………”,是民國時期的老算盤。
搪瓷杯特殊年代,是“口號杯”,面上畫著飛機圖案,寫有︰
“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木盆面上有工藝,用油漆繪制的有花鳥圖案。
另外固定木盆的環是兩個銅環,不像其它大多數木盆,用的都是鐵環。
石臼造型很像一口大碗,另外它的外部雕刻有蓮花紋飾,看上去很精美。
陶筷子簍表面鏤空有銅錢紋,這樣的筷子簍,也算是比較有特色的物品。
硯台是一個“門”字硯。
“門”字硯,就是硯台正面看上去像一個門字。
關于這種硯台,常順去古玩市場曾經還專門听人講解過,說的是古人制作這種硯台的講究,其背面一般會挖空一些硯台的“石料”。
挖空的好處一是為了防滑,二是為了更方便用手拿。
這個硯台就是那樣。
硯台的材質是端石,年份很早,明朝時期。
銅火鍋還是那種老式燒炭的火鍋,不過這個火鍋的造型很奇特,它是八邊形。
之前購買的那些火鍋,主體基本上都是圓形的。
火鍋的年份是民國時期。
筆筒是青花瓷,面上的圖案是山水風景,年份清朝時期。
紫砂壺是一個大號的提梁壺,直筒形,面上彩繪的有花卉、戲曲人物表演圖案。
花卉是桃花,表演的內容為雙人對練。
花瓶不是青花瓷,而是老琉璃的,醬色,素面沒有紋飾,能看見玻璃里面有大小不同的氣泡。
這也是老琉璃制品的一個特點。
青花罐為“稲V弊植 芄蓿 拮擁拿嬪匣 脅 α 塴き母齟蟺摹 幀弊鄭 庋 墓拮幼鑫 褚ィ善鰨 罩頻暮芏唷 br />
不過也有粗糙與精細的區別。
這個罐子瓷白細膩,畫工很好,是民窯精品,年份應該是嘉慶時期。
據陳師傅所說,曾經這樣的罐子是一對,後來摔壞了一只就只剩下一個了。
“虎子”也就是夜壺,這只虎子表面綠釉,造型像壇子。
虎子的年份同樣是清朝時期。
在看夜壺的時候,陳師傅還說了相關方面的謎語︰
“它圓乎乎帶個把,不佔地方用處大,不用吊、不用掛,一般都放在床底下。
半夜起床你怕冷,不用排隊不用等。左手一定要提穩,右手握著“xx”一定要對準。
提在手里像懸膽,三泡五泡裝不滿,功能大,聲音小,半夜不用到處跑。
用完順手床下放,一覺睡到大天亮。”
說的很順口。
紫檀梳妝盒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那個梳妝盒。
三個老石器——一個小石槽、一個石盆以及之前看見的那個石象。
其它的石礎,大石槽之類,不好搬運,加上那樣的物件其它地方很多,渣土場、拆遷區能夠免費撿到,他就沒有購買。
小石槽橢圓形,長度約80公分,最大寬度約一尺,雖然是素面,但雕刻的很精致。
石盆中間圓形,外部花瓣形,花瓣面上雕刻有童子、“福祿壽”三星人物,古色古香。
石象差不多有150斤重,他一個人搬著很費力,是兩人一起抬出來的。
當然,陳師傅老宅里面的物品,除了他找出來想要購買的,還有一些老農具、煤油燈之類的民俗類物品他沒要,那些數量龐大,基本上沒有價值。
東西都擺放在一起,看完兩人商量了價格︰
兩個老算盤,40元。
搪瓷杯,20元。
木盆,30元
石臼,50元。
陶筷子簍,20元。
硯台,30元。
一對銅火鍋,150元。
青花筆筒,100元。
紫砂壺,150元。
一對花瓶,50元。
青花“稲V弊止蓿 00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虎子,30元。
紫檀老梳妝盒,200元。
石槽,30元。
石盆,100元。
石象,300元。
合計︰1500元。
紫檀木梳妝盒,陳師傅並不清楚其材質,價格常順問過後,200元也是對方說的。
買東西,只要對方不是刻意詢問,他也不能跟別人說真實情況,不然賣家知道了價值不可能便宜賣掉。
當然,哪怕別人特意問,他就算知道也會說看不出來。
這也不能說他不厚道。
做生意,撿漏的人誰都不會告訴別人實情,不然怎麼撿漏?
哪怕是同行之間關系好,除非也是特意問、請教,不然哪怕知道,恐怕也不會說實話。
古玩就是這樣,大多數時候只能靠自己的眼力,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
“陳師傅,今天離開你這邊之後,我在你這可是啥東西都沒有探測到!”
把購買的物品都搬到了面包車上,付了錢,準備離開時,常順強調道。
之前這樣的話,兩人聊天時,他說到過。
包括一些原因,兩人探討過。
“我知道的,你放心好了!我的東西我也不會跟別人說,財不外露。
你沒看出來今天為了尋寶,除了你,我沒帶其他任何人跟過來嗎?”
陳師傅笑著道,一些道理他也明白。
“另外幾年之內,我也不會把分到的物件出售,我覺得多放放肯定更值錢!”
他接著又說了一句。
“現在喜歡收藏古玩的人越來越多!多放放確實更值錢!”
隨後,兩人又聊了幾句,他就告辭離開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