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70章 收藏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370章 收藏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樣

    大表哥的兒子滿月宴後的第三天,常順他們就返回了滬市。

    期間在10號的時候,丁世福約上了其他四人,把入股的資金都確定了下來,大家簽訂了相關的合同。

    從老家返回滬市後,因為入股建築公司他轉出了100萬、借了50萬給常志武、最近一段時間的開支,他自己手里的資金已經不多。

    原本在去鄂省秦古那邊之前,常順手里是有190萬左右的,但是現在,他手里的錢,只剩下了13萬多、不到14萬。

    12號的時候,京城過來的王老板打了他的電話,說到了滬市,很久沒在他那里買東西了,想買點有檔次的物件,問他是否有貨。

    手里沒啥錢了,對方既然打電話想購買東西,他自然不會拒絕。

    除了王老板,另外他還跟沈老板、劉老板、李老板、周老板等人打了電話。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常順再次大量出售了一些物品。

    這些物品,以民俗物件居多。

    出遠門購買的那些,從拆遷區購買陳、柴、趙三位老板的以及購買拆遷房子工人羅、吳、張三位師傅的等。

    “金、木、瓷、石、紙”多種類型。

    當然,精品也有,比如說︰

    那些官窯瓷片,他又出售了10件,只留下了3件。

    常順弄到的那些官窯瓷片,一共是18件。

    其中有6件能夠拼湊起來的完整器,12件不能夠湊完整的帶底款瓷器。

    在這之前,他售賣了兩份給劉老板,兩份給沈老板。

    京城王老板從他這里也購買了一件能夠湊起來完整的瓷器。

    本來他自己是想著留一些的,但經過再三考慮,覺得還是錢最重要。

    什麼官窯不官窯的,不都是高級點的瓷片,能當飯吃還是能夠當房子住?

    就像別人說的,留著除了在家里佔地方外,真正的現實價值並不是很大。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有人出高價購買,他自然求之不得。

    打個比方︰你去渣土場、河道撿廢品,撿到了一把破鐵劍或者鐵農具、鐵斧子、鐵船錨。

    你拿去賣給收廢品的人、回收站,就是鐵的價格。

    甚至人家覺得鐵的質量不好,要都不會要。

    而你拿到古玩市場,這些就是古董,一樣賣個二十、三十甚至更高的價格,都可能有人購買。

    在喜歡收藏的人眼里,那些垃圾就是寶。

    而在回收站、收廢品的人眼里,他就是廢鐵、垃圾。

    收藏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樣。

    用後世一些旁觀者的眼光看,說的不好听點,就是不怎麼正常!

    有人願意出可以購買幾套房子的錢來買瓷片,你是留著還是賣掉?

    聰明人都知道怎麼選,除非腦子有問題。

    留下的三件,兩件完整器,一件乾隆官窯瓷片。

    完整器,一個是青花罐,清仿明的“福祿壽”三星人物。

    另外一件是雍正“六字真言”梵文青花盤。

    乾隆官窯瓷片,是“琺瑯彩黃釉花卉雙耳瓶”,大半完整。

    這三件,他也只是暫且留著,也不是說不賣或者不跟別人換東西,他自己不是收藏家。

    還是之前的觀點,常順要是想看官窯,直接去博物館欣賞也是一樣的,不一定就要擁有。

    把東西賣掉換成錢,用錢換房產,換黃金都比古玩保值!

    他自己現在從事這個行業,也是從客觀角度在看待收藏。

    去古玩市場、古玩城逛的越多,他個人的感覺,那些價格越高、越值錢的東西,他自己越是不看好,完全超過了現實中東西的真正價值。

    誰喜歡出高價購買就去買去,那是人家的自由。

    收藏是投資,當這種投資超過了一定的範圍就會出現風險。

    而避免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購買,或者說超過了一定的價格不要買,不能貪心,不要听別人講故事,不要盲目跟風…………

    當然,還有套路——那種所謂的洗錢,不是說物件很值錢,哪怕它不值錢,你也得花很多的錢把它買下來。

    這是一種另類的交易。

    想收藏先要真正的了解收藏,這種了解就是去一線古玩市場,逛古玩地攤,只逛不買,不下手就沒有“傷害”。

    等你逛個幾年,有了豐富的見聞,就會弄明白古玩、收藏是怎麼一回事。

    那時買東西,買喜歡的東西,上當的幾率會很小。

    每一次出售物品、每一次購買別人的物品、每一次逛古玩市場、每一次參加古玩交流會、每一次看預展…………

    這些每一次,都讓常順對收藏的認知更加的深刻!

    正確看待收藏,理性看待每件藏品的價值,是他听很多資深玩家、藏家、外行旁觀者的經驗之談。

    也是他自己的感悟!

    除了官窯瓷片,蔣中醫送給他的和田籽料山水風景玉佩,六罐銀元,一對彩瓷鴛鴦,十兩銀錠,一些銅鏡。

    最近從拆遷區老房子發現的那盤銀元,10斤左右銀飾品,5件玉石制品,一罐銅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渣土場墓下墓發現的那些物品,之前購買的那批民國瓷磚。

    在“娛樂室”購買那名年輕玩家的兩塊玉制品等。

    常順同樣把它們全都賣了出去。

    也算是把之前弄到的“高貨”差不多清倉了。

    為了保密性,他不是把大家聚在一起,而是單獨兩人之間的售賣。

    精品自然比普通物品售賣的價格高了太多。

    民俗類,常順主要還是售賣給了劉、沈、李三位老板。

    王老板、周老板是大戶,他倆購買的精品比較多,基本上佔了好貨的八成左右。

    賣出去的收入也是可觀的,差不多有890萬,算上他手里之前的錢,賣完東西,超過了900萬。

    說不上賺了還是虧了,畢竟錢幣的購買力是按當前計算的。

    往後十幾年,表面看銀元之類的收藏品似乎漲價了,其實那時其它東西也都漲了。

    錢幣變得沒有以前值錢。

    所以任何時候,物價都是按當時的購買力計算的。

    那些拆遷補償類似,每一年的補償價格並不一樣。

    現在的900萬用的好,十幾二十年後,價值肯定不是收藏這些古董能夠相比的。

    對于他來說,無論任何時候,無論以後多有錢,常順也不會顯擺。

    他自己的觀點,低調才是王道。

    你有錢,你個人心里清楚、有數就行。

    那些愛顯擺的人,最終不都是自己給自己添麻煩。

    這些錢,他當然也不會把它們放在銀行。

    賺錢投資的黃金年代,怎麼的也要用出去,讓它們變成更多的錢。

    等未來財富自由了,他就可以好好休息,安心的生活。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70章 收藏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70章 收藏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樣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