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板,現在打電話,是不是又要讓我們幫你搞慶祝活動啊?”
    回到別墅區存放東西的那棟房子,常順把綠松石原礦都放好後,拿出手機,找到開年來請的演繹公司幫忙慶祝書店開業的老板的電話,打了過去。
    對方接通後,笑著說道。
    這位老板姓于,是一位年齡四十歲左右的男人。
    “是啊!你們後天,也就是1號有時間嗎?有的話,幫我熱鬧一下,我的書店開了分店!”
    “開分店了嗎?那恭喜你了,我們有時間!”
    “有時間就好,那你們後天來…………”
    常順把地址告訴了他。
    “行!這次你是準備搞半天還是一天?”
    于老板稍微停頓了片刻,問他道。
    “搞一天吧!這次的店鋪規模更大一些。”
    兩人又聊了幾句,談好了費用問題,就都掛了電話。
    這次管午飯,還是上次的那些人,平均每人的出場費150元。
    打完電話,離開住的別墅區,常順就去了書店。
    人多效率高,之前看著的裝在袋子里面的書很多,但當他再次過去看時,已經少了三分之一。
    跟大家一起又整理了會兒舊書,到六點的時候,他們聚在餐館吃了晚飯。
    飯後,常順把丈人、丈母娘、方玲、梁建興都送了回去。
    距離不算遠,並沒有耽誤多久的時間。
    其他人加班又整理了一會兒,到九點半左右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十幾人依然在忙碌著分揀舊書。
    下午,常順他們剛吃完午飯來到書店,那名老中醫就已經等在門口了。
    經過這麼多人一天半時間的擺放,舊書差不多已經擺放完,還沒有整理出來的已經不多。
    下午的時間,他打算帶上常靜跟母親再去廢品回收站選購一些。
    “小伙子,你昨天說的把書帶過來,帶來了嗎?”
    拿出鑰匙打開大門,等其他人都去整理舊書後,老者問他道。
    “帶來了,走,去我車里。”
    說著,他就向不遠處停車的位置走去。
    兩人到了車內,坐好之後,常順把書先拿了一本出來遞到了對方的手里。
    這是一本講針灸的,就是關于行針方面的書籍。
    他沒有直接把兩本書都遞給對方看,因為對方說了,不白看他的書,會送東西。
    要是對方不誠信,他就不會把另外那本拿給他看。
    “咦!還是手抄本啊!”
    老者把書拿在手里剛翻開一頁,就有點吃驚。
    手抄本的書,有一些可能是言傳身教、一脈單傳、傳兒不傳女之類。
    這種跟印刷版不一樣。
    有的是臨床多年的經驗總結。
    沒有繼續說話,他開始仔細看了起來。
    常順一時間也沒有打擾他。
    針灸這種治病救人的法門,他清楚,也只有中醫有,西醫是沒有的。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西醫認為經絡穴位可能不存在,但後來經過科學論證,經絡穴位真實存在。
    西醫覺得很玄學,但古人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對經絡穴位有了詳細的認知、介紹、說明。
    那時沒有高科技,沒有探測、檢測設備,至于是怎樣發現,還論述的那麼詳細,估計也只能以傳說中的修煉到了一定的境界,能夠內視來解釋了。
    等了差不多一刻鐘,見對方因為看得很專注,好像把他忘記了,怕耽誤時間,常順故意咳嗽了一聲,才把老者從“入定”境界中拉了回來。
    “這本書怎樣?”
    他笑著問對方道。
    “很不錯,對一些用針方面的經驗論述的貼合實際,比較客觀真實!
    也有一些獨到的見解,還有一些之前我所不了解的。”
    老者捋了一下他的山羊胡,然後說道。
    “不錯就好,我不能陪你看太久,下午還有事。”
    常順又對他說了一句。
    “給!這是我送你的東西,你把這書讓我拿回去看兩天,我把它抄下來,然後還給你,你看咋樣?”
    老者說著,遞了一塊玉佩給他。
    這塊玉不是古玉,但料卻是很好的材料,和田籽料。
    玉佩長方形,長約6公分,寬約5公分,厚約半公分,面上雕刻的是風景,山川河流。
    雖然不是羊脂白玉,但依然不便宜,過幾年和田玉的價格上漲,這塊牌子,賣個小幾萬塊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這玉,估計也是以前治病救人,別人送給他的。
    到了老者的年齡,對金錢已經看得不那麼重要了。
    說實話,按照一般人的眼光,玉佩肯定比這本古籍值錢。
    但真論起研究價值,古籍的價值,又比玉佩的價值大。
    “行!你拿去吧!另外我這里還有一本,你看完了再拿過來換,那本我就不讓你送東西了。”
    他也不是小氣的人。
    “你倒是不算貪心!那我看完了聯系你,你把你的電話說一下。”
    隨後,兩人互相保存了號碼。
    通過閑聊,常順知道了對方姓蔣,今年85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常順讓他進店里看看那些擺放出來的舊書,不過老者說想早點回去看他手里的這本書拒絕了。
    對方不去店里看,他自然也不會勉強。
    至于對方抄了他的這本書會不會大量復印,那也沒啥,要是真能造福更多的人,那也是積陰德的事。
    這個就像翻印經書,功德無量。
    “哥!你看看這個有用嗎?”
    當他上樓喊母親跟常靜一起去廢品回收站時,常靜拿了一個紅色字帖狀物品出來,然後遞給了他。
    常順接到手里看了下,是一個嘉賓簽名冊。
    簽名冊的年代是八十年代,內容是某某慶祝活動。
    他翻開看了下,里面有很多人名,其中不乏有一些社會名流。
    他們的字跡不同,但都是親筆所寫。
    里面有政界人士、商界人士、以及藝術家等。
    “有用!像這樣的簽名冊,也能當收藏品。”
    常順簡單說了下。
    “有用就好!”
    “走吧!我們去選一會兒舊書,然後再過來。”
    隨後,常順就把嘉賓簽名冊也帶上下了樓。
    三人去的地方,是那處大的廢品回收站。
    母親跟常靜是第一次來這種大型收購站,對于這邊的規模,都有些感嘆。
    他們也沒有耽誤時間,直接挑選了起來。
    時間有限,都沒仔細查看,只是覺得有用就裝到袋子里面了。
    到5點,他們選了兩個半小時左右,選出來的舊書差不多800斤。
    重新回到書店,其他人已經把所有書都擺放整齊了,等著他們送書繼續整理。
    800斤書,上下兩層,大家忙到六點半,就又分揀完了。
    看了一眼所有書櫃上的書,已經擺滿了一大半。
    今晚飯後沒加班。
    把丈人、丈母娘以及方玲、梁建興都送回去後,他們也回去休息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