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303章 真假參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303章 真假參半

    “老李、老劉、常老板,我跟老周下午要去c n區一戶人的家里買東西,你們要不要跟著過去看看?”

    午飯之後,坐了一會兒,沈老板對他們三人說道。

    “我下午沒事,可以跟你們一起去湊個熱鬧!”

    李老板沒多考慮。

    “東西多嗎?要是多,我去了也買點!”

    劉老板道。

    “听說比較多!是一個喜歡搞收藏的前輩前一段時間駕鶴西去了,他的老伴想把東西都處理掉。

    我既然跟你們說了這事,就沒有說不讓你們買的話,也不會阻止你們購買。

    到時候我們每人分一些。

    不過你們以後出去買東西,要是有好的消息,也不要忘了我們!”

    沈老板看了他們三人一眼,又看了看周老板,笑著道。

    像他說的老人駕鶴西去,處理家中藏品的情況,在後世很常見。

    那時隨著老齡化,曾經喜歡收藏的那一批人漸漸老去,逝去,每天基本上都有他們的後人往外拋售物品。

    而這一批人,大多數就是跟隨收藏熱——電視里面宣傳最火的時候,造就的同一個時期大量搞收藏、投資收藏、甚至以收藏為職業生活的人。

    這些人的年齡,目前以中年人為主,就像劉老板、沈老板他們。

    但十幾二十年後,他們肯定是老了。

    而很多這樣的人,往往活不到70歲就會駕鶴西去。

    但當他們去世後,家里人不一定喜歡,有的會賣掉,甚至被扔掉。

    畢竟收藏,在任何時候,只能代表自己。

    你喜歡,也只能是你自己喜歡,不能代表家人或者別人也喜歡。

    “我不買,跟著你們過去看看,學習學習!”

    常順笑著道。

    “行!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說完,他們就起身走出了包房。

    離開酒店,沈老板開車走在了前面。

    他的車里坐著周老板、李老板、劉老板。

    常順開車帶著宋芫跟在了他的車後。

    至于劉、沈、李三人的老婆,他們說讓他倆不要管,晚上還是到這邊的酒店包房吃飯就行。

    售賣東西的那家住戶不算遠,大概只用了20分鐘,他們就到了地方。

    這里是一個老舊小區。

    雖然是老舊小區,但里面的房子看上去卻很不一般,它們大多數只有五層樓,樓房之間間隔的很開闊,就像一棟棟的別墅。

    小區管理的很嚴,有門衛,不讓進。

    在沈老板打了電話,聯系上售賣物品的人,到小區門口跟保安說了後才放行。

    過來接應他們的是一個年齡四十歲左右的男人。

    他們開車跟著他來到了一棟樓房的樓梯口。

    “你跟著他們去吧,我在車上等會兒,去人家家里,人太多了也不好。”

    下車時,宋芫道。

    “你不想去就不去,不過下車活動下,不能坐久了。”

    常順對她笑了笑。

    “我知道的!”

    不再多說,他下車跟著幾人一起向樓道口走去。

    那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把他們帶到了四樓,然後拿出鑰匙打開了房門。

    剛才在上來的路上,沈老板打听了這人的身份。

    對方說他是那名讓他們過來購買東西的老太太的兒子。

    他媽想把家里的古玩都賣掉,而他包括家里其他人都不喜歡收藏。

    走進房子里面看了下,這是一套復式樓,有兩層,順著樓梯能走到五樓。

    “就是這些,你們隨便看,可以上手,看好了我們商量價格!”

    跟著四十歲左右的男人一起到了五樓的一間大儲物室,一名年齡看上去差不多70歲左右的老年人對他們幾人說道。

    隨後,大家開始看了起來。

    房子里面靠牆擺放著的都是沒有櫃門的櫃子。

    這些櫃子的隔層上放著很多瓷器,擺放的比較密集。

    瓷器的種類,有罐子、筆筒、花瓶、盤子、香爐、高足杯、提梁壺、茶壺、碗、粉盒等很多種類。

    它們有青花瓷的,也有彩瓷的。

    年份有古代的,也有特殊年代。

    常順簡單估算了一下數量,看上去有兩三百件。

    從剛才觀察的情況看,他發現這里的瓷器,有真有假。

    真假參半。

    畢竟之前的收藏者,搞收藏的年代算是比較早,在八九十年代,還是能夠遇到一些真品的。

    往後發展,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假貨也是一天天的被人制作出來,想找到真貨也越來越難了。

    看了之後,常順之所以這樣評價,也是以他撿了那麼多的瓷片、一線尋寶的直覺來進行分析的。

    雖然老太太說可以上手看,但常順卻沒有上手。

    不過在劉老板、沈老板、李老板、周老板他們上手看的時候,他卻是靠近跟著看了下。

    里面有幾樣官窯底款瓷器。

    大家看了後,相互討論了一下,都說不對。

    比如說一件雍正官窯一束蓮青花纏枝花卉紋盤,它的底款,是篆體,不是手寫的,而是用專用的印模印上去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了大批量生產。

    又比如一個康熙霽藍釉官窯碗,底足黑乎乎的,有明顯的做舊痕跡。

    其它的那些精品瓷器,同樣有類似做舊的情況。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就沒有真品。

    除了官窯,部分精品瓷器,也有少量的真貨。

    “這些瓷器,你們想賣多少錢?”

    等差不多都看完,了解清楚情況後,沈老板問價道。

    “老頭子以前買這些東西,花了好幾萬,你們要的話,給6萬塊錢全部拿走。”

    老太太應該是早就想好了價格,直接打包,也懶得一件件的算價了。

    她這樣說,也說明她的老伴以前在世時並沒有把那些官窯瓷器當成官窯購買。

    如果真是官窯的價格,一件都不止這些錢。

    6萬買了的話,不會虧本,怎麼說數量很多,有些精品一件都能賣幾千。

    “便宜點,給你5萬,我們一會兒就去取錢!”

    沈老板還價道。

    “我再優惠一點,你們給五萬五,這也是看在熟人介紹的份上,能要你們就拿去,不行我再找別人過來買。”

    老太太語氣堅決。

    “行吧!那就五萬五!”

    見對方態度強硬,肯定不會繼續讓價,沈老板答應了下來。

    “你這里除了瓷器,沒有其它收藏類的東西出售嗎?”

    談好了房子里面物品的價格,劉老板隨口問了一句。

    “沒有了!”

    老太太說的很干脆。

    這樣說,大家就沒有繼續問。

    隨後,經過商量,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跟沈老板一起去銀行轉了賬。

    沈老板又去買了一些大的蛇皮袋、報紙等物品。

    再次過來後,大家就開始把這里的瓷器用報紙打包裝到袋子里,拿下去放到了車上。

    一部分在沈老板的車里,另外一部分放到了常順的車上。

    之後就帶上它們離開去了劉老板的店鋪。

    先前幾人商量過,要一件件的估價,特別是那些價值大的,然後再算下到底能賺多少錢。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03章 真假參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303章 真假參半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