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60章 他真不是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260章 他真不是托

    這邊的第一個攤位,依然是之前帶宋芫、方玲過來看古玩交流會時看見的那個售賣工藝品玉石的攤位。

    這位老板的攤位前,購買物品人依然很多。

    沒辦法,目前的年代,人的認知能力有限,見識也有限,特別是普通人,對于古玩方面的假貨,還不是特別的了解。

    “阿順,這個地攤上的手鐲看上去很好看,要不我們一人買一個!”

    見別人買了東西,特別是有的女人把鐲子戴在手上很好看的樣子,田斌有些心動道。

    他應該是想著買一個送給葉雨晴。

    “這個攤位上的東西,你覺得是玉嗎?”

    把田斌往前拉了拉,他小聲說道。

    “不是玉嗎?剛才那攤主不是說都是翡翠、和田玉嗎,我看著也挺好的!”

    田斌說著回過頭往那邊又看了一眼。

    “看著是挺好,但它們並不是玉,而是一種叫做“乳化玻璃”的合成料,晚點回去你上網從電腦上查看一下資料就知道了。”

    “是嗎?那我晚點回去上網看一下。”

    常順這樣說,他也沒了購買的興趣。

    “其實除了這些,這邊的很多攤位,售賣的其它東西,都有不少的假貨,真品並不多。

    逛古玩地攤,逛個兩三年,結合去渣土場尋寶,慢慢你就明白了。”

    兩人聊著,繼續向前走去。

    “老板,這個鈴鐺多少錢?”

    走到一處售賣雜件的攤位,他跟田斌二人停了下來,看起了地攤上擺放的物品。

    此時,攤位前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問價道。

    這個地攤老板,是位四十多歲的胖男人。

    “這是駝鈴,清朝的,又大又厚實。

    你晃動一下听听聲音,又清脆,又響亮。

    像這樣的駝鈴,比較少見,誠心要,350塊錢!”

    常順看了一眼駝鈴,鐘形,高度約10公分,最大口徑約6公分,看上去的確很厚實,歷史痕跡明顯,也確實能到清朝時期。

    五十多歲的男人听他那樣說,把駝鈴晃了晃,頓時清脆悅耳的聲響傳出,很好听。

    “300能賣嗎?我也不多砍價,能賣我就要了!”

    可能是覺得這玩意兒不錯,他又對攤主說道。

    “行吧!那就300。”

    胖老板答應了下來。

    很快,錢貨兩清,兩人完成了交易。

    常順在他的攤位上仔細掃視了一會兒,突然間,他發現了一個五十年代初的“模範獎章”。

    這枚獎章,外面圓形,中間五角星,五角星內部寫有“民工模範”,上面寫著︰

    “抗xx x衛國保家”。

    下面有一個“獎”字。

    獎章包漿自然,很有年代感,很開門,一眼老貨。

    “老板,這枚紀念章多少錢?”

    除了之前提到的綠松石、沉香奇楠),別的如紀念章或者其它一些小件,只要是升值空間大的物品,遇到了,價格合適,他也會購買。

    “50元!”

    老板掃視了一眼,對他說道。

    “40能賣嗎?”

    常順還價道。

    他也沒說30,說30,估計這胖老板不會售賣。

    “你拿去吧!”

    對方同意了這個價格。

    付了錢,他就把它收了起來。

    田斌沒購買東西,他過來只是見識一下,增長閱歷。

    離開這處地方,往前走了不遠,常順又看見了之前購買過沉香的那個長著一對佛耳、禿頂,面相和藹的中年男人的攤位。

    這個攤位,售賣的要麼是真正的古玩,要麼是近現代的真貨,是古玩市場難得的幾處可以放心購買物件的地方。

    那次的交流會逛完,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此時在這處攤位前,也有人正在選購物品。

    “老板,這個多少錢?”

    一位顧客問價道。

    常順順著聲音看了一眼,只見這人的手里拿著一個不算多大的青花瓷筆筒。

    筆筒的高度約15公分,直徑約8公分。

    “這是清代的八仙人物筆筒,600元。”

    攤主看了看他手里的筆筒,說價道。

    “600嗎,這東西對不對,會不會是仿品?”

    顧客隨口又說了一句。

    “我這里不賣假貨,就算是假貨,我也會提前跟別人說清楚。

    你可以在市場上打听一下,我周大耳從來不忽悠人,一是一二是二。”

    攤主又笑著說道。

    听他這樣說,常順算是知道了這人的稱呼,“周大耳”應該是他的綽號。

    不過他的耳朵看上去確實比較大。

    “便宜點,400我要了。”

    顧客想了想,還價道。

    “400賣不了,最低550,低了這價,我不出售,要不你去別的攤位上再看看。”

    周大耳語氣堅定道。

    “真品就是真品的價格!他這里的東西,內行人都能看出來,攤面上放著的,是真正的古玩。

    你不要,可以放下來,550,我要了!”

    站在拿著筆筒的顧客旁邊的一人,看了看那個八仙筆筒,然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人好像也看上那個筆筒了。

    “你不會是托吧?再說我買東西,你插哪門子嘴?”

    顧客語氣有些不善。

    “我有必要當托嗎?不是說了嗎?你不要可以放下,我現在付錢買走。”

    那人听他說自己是托,也來了脾氣。

    “行!那你買走好了,我再看看別的。”

    這人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沒有繼續爭執。

    他似乎還是不信,覺得對方就是托。

    同時,這也說明他並不是很懂古玩。

    真正懂的人,只要簡單掃視一眼這邊的各個地攤攤位,就能看出來哪些攤子是賣真貨的,哪些是售賣工藝品的。

    旁邊那人也沒客氣,直接把筆筒拿上付了錢。

    隨後,他又選了一個“福”字碗,把它買下後就離開了。

    “他真不是托!”

    見那人走遠,又有人說道。

    “我從不找托!看中了,喜歡你就買,不買也無所謂。”

    周大耳又對那名顧客說道。

    “行!你再說說這個方形的筆筒多少錢?”

    過了不久,先前的顧客又拿著一個筆筒問價道。

    常順看了一眼他這次選的筆筒,高度約13公分,筆筒邊長約10公分。

    四面開窗,粉彩圖案,畫的是古代四大美女︰

    “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西施浣紗”、“貂蟬拜月”。

    “這個比青花瓷的“八仙過海”貴些,它是方形的,一方頂十圓,制作更麻煩,1000塊錢。”

    周大耳沒多考慮,直接說道。

    “少點,800!”

    “只能少100,900能要你拿去,不行還是去別的攤位看看。”

    “保真嗎?”

    “保真!你可以找內行人過來看好了再買走。

    但買走了,就不能再拿過來退貨換貨,我怕調包,懂嗎?”

    “行!那就900,我要了。”

    最後,這名顧客問了旁邊其他顧客,有懂行的人說東西沒有問題,是民國時期的。他就花了900,把筆筒買走了。

    筆筒確實沒問題,這樣的真品,哪怕不賺錢,但也不會虧錢。

    玩古玩,就是要買到真貨。

    花錢買到假貨,哪怕不是太多,也會很影響心情。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260章 他真不是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260章 他真不是托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