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
    五月底的一天上午,常順在ja區京城西路一戶搬走了的住戶家“例行”掃蕩。
    在這戶人家的樓梯下,當他打開袋子里面裝著的物品,從里面拿出一塊帶著底款的瓷碗瓷片,看過之後,有些震驚。
    這是一家歷史建築老房子,是民房,並非會館或者其它公房。
    房子是兩進兩出的老房子,兩間兩層的樣式。
    前幾天,老家的房子也裝修好了,趁著周末,他帶上宋芫回去了一趟。
    裝修好了的房子,跟沒裝之前,看上去好了太多。
    期間他還買了一些家具,主要是床、櫃子,把之前的舊床、舊櫃子都換掉了。
    家電倒是沒有購買,畢竟不是經常回去居住。
    此時,面前樓梯下地面上放著的瓷片不少,差不多有一袋子。
    袋子不是塑料的,而是黑布制作,黑布袋比較大,差不多有一個旅行包大小。
    這個袋子,表面落滿了灰塵,看上去很陳舊,有些年頭。
    在他查看這個布袋里面的物品前,它剛被一個進來撿破爛的人打開過。
    撿破爛的人,可能覺得是碎瓷片,破了的東西,沒有價值,所以盡管看見了它們,也沒撿走。
    又把它們扔掉了。
    這是他剛才進來時親眼目睹。
    常順看了一眼瓷片的底款,規規整整的寫著“大清乾隆年制”六個篆體字。
    每個字的筆畫,顏色深淺不一樣。
    他之前听小說以及看視頻專門研究了解過,官窯款,都是手寫的,字跡跟印上去的不同。
    這個殘掉的碗,只剩下五分之一左右。
    它不是青花瓷的,邊緣部分露出的顏色是紅色。
    這種紅色,是豇豆紅。
    官窯瓷器,哪怕是瓷片,依然很值錢。
    把它放在邊上,常順又拿了一塊瓷片出來。
    這塊瓷片,是一個花瓶的瓶身部分,掌心大小。
    它是粉彩的,表面畫有“蝙蝠”、“桃子”圖案,還寫有“壽”字。
    蝙蝠、壽桃畫的十分生動形象,比一般瓷片看上去要好了太多。
    這瓷片估計也是官窯,里面的瓷片不少,很可能找到這個瓶子的底款。
    如此想著,他把它放在邊上,打開袋子口,往里面看了一眼,里面果然還有相同的畫著蝙蝠、壽桃的瓷片。
    另外還有青花瓷、琺瑯彩瓷片等。
    所謂琺瑯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種。
    工藝是先在已經燒好的素面胎上涂彩料作底,然後在底色上加彩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
    通常是清代康、雍、乾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器。
    見到這瓷片,他就感覺很高級。
    袋子里面裝著的這些瓷片,很可能都是官窯。
    “或許是在那個“特殊年代”被人砸掉的完整瓷器,後來被這戶人家的某位老人收集了起來。
    而在其去世後,家里人不重視,沒當回事,搬家時遺忘了或者說就沒想過要這些破瓷片。”
    他心里不由猜測到。
    常順並沒有急著拿花瓶其它部分的瓷片看,他拿了一個琺瑯彩瓷片看了起來。
    這塊瓷片很大,也是碗底,基本上有大半個完整瓷碗的大小了。
    先看了一眼底款,寫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個楷書字。
    六個字自上而下分成了兩行,字體規整,排列整齊。
    一看也是官窯款式。
    他又看了一眼碗面,表面畫的是花鳥。
    花鳥栩栩如生,似乎就是真的。
    “發財了!”
    一個想法突然間在他心里升騰起來。
    想到這里,他沒有繼續看,而是把先前看過的瓷片都放到了黑布袋里面。
    在這之前,他尋找東西時撿到的有一個老帆布手提包。
    里面裝著的有幾樣民俗物品、老玩具、搪瓷杯等。
    都不是很值錢的物件。
    怕把瓷片擠壞,他把這些都倒了出來。
    然後把黑布袋裝著的瓷器連同袋子一起放到了老帆布手提包里。
    隨後,常順就提著袋子向外走去。
    路上,他不由又想到,那撿破爛的人還真是不識貨。
    人生中這樣好的距離發財近的機會,都能被他親手扔掉。
    或許很多普通人都是這樣,生命中有過類似的機會,可惜又被錯過了。
    當然,笑別人時,他也在思考自己,自己何嘗不也是撿破爛的。
    只是自己撿的東西,跟別人不同而已。
    另外他還想到,等晚點這邊的搬遷戶更少一些,抽個下雨天,他會帶上金屬探測器,到這家人的老房子探測尋寶。
    把它們放到面包車上,常順今天也不打算繼續尋找,而是直接開車離開了。
    “常老板!我這里有一塊石頭制作的牌匾,你看下要不要?”
    當車子經過拆遷區一處三叉路口,在這邊回收廢舊的周老板喊住了他。
    此時,這里還有其他幾名同樣回收廢舊的人。
    他們是謝老板、楊老板、吳老板、李老板。
    常順看了幾人的三輪車,上面都放著一些物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到了五月下旬,拆遷區的進度更快了,搬家戶更多,回收廢舊的人,生意也相對更好。
    “我看看!”
    听見是石頭牌匾,常順把車停了下來,下車走到了對方的車子前。
    “常老板,我這里也有東西!”
    “我這邊也有,還有舊書!”
    “我也有!”
    其他幾人也跟他打著招呼道。
    “看完他們的,我再看你們的!”
    常順笑著跟他們回了一句。
    周老板掀開蓋在他三輪車上的一塊窗簾布,里面的石制牌匾露了出來。
    牌匾長方形,長約半米,寬約一尺,厚約6公分,材質依然是青石,上面有兩個字——“墨香”。
    字跡雕刻的很古樸,很有文化氣息。
    牌匾一看就比較有年頭,說不定是某個書院或者學堂或者大戶人家曾經所用。
    “多少錢?”
    看完,常順問價道。
    “100元,給個整數就行!”
    周老板想了想,說了價格。
    他這樣說,他也沒還價,給了對方100。
    隨著經歷、閱歷的改變,常順把金錢慢慢看得更加透徹了。
    以前沒錢時候,會去斤斤計較,哪怕是幾塊錢,都可能會想著爭上一爭。
    因為那時本來就沒多少錢,不爭不行。
    但當你不是很缺錢了,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每天都有很多的進賬,就要考慮一些消費的問題。
    這不是自己飄了,而是現實。
    何況這100元,周老板並沒多要,買到的物品,確實很不錯,自己收藏或者說只是少賺點而已。
    人的觀念,隨著現實情況改變才是最好的。
    他現在是看實際情況還價,根據市場,不會過度的去追求壓榨利潤。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