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斌!阿順!芫芫!阿靜!你們打牌嗎?”
飯後坐了一會兒,葉雨晴的母親藍桂珍問他們道。
其實對于這次過來的規劃,幾人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主要是游玩。
先前說的來這邊順帶著購買古玩類東西,無非是玩笑話而已。
常順要是一個人來,他自己肯定會打听一下,去這邊的古玩城逛逛。
但去鄉下鏟地皮,無論怎樣,都比不上拆遷區。
他也沒有必要去,在滬市拆遷區就忙不過來。
葉雨晴說她家這邊距離太湖近,宋芫、常靜、田斌以前都沒有去過,來了,肯定是想去那邊看看的。
至于明天,要去的地方也說好了,“nx古鎮”,上午游玩半天,吃完午飯後就返回。
雖然外面還在下著雨,但並不影響他們看湖的熱情。
雨中游玩,或許又是另外一種美景。
打牌他們肯定是不會打牌的,坐那里完全是浪費半天的時間。
“媽,我們來的時候已經商量好了,下午去太湖邊上走走。”
听了藍桂珍的問話,葉雨晴說道。
“外面不是還在下雨嗎?”
“沒事!阿順哥有車,我們也都帶了雨傘的。”
葉雨晴這樣說,她就沒有繼續說了。
跟她的奶奶、父親打了招呼,他們就出門坐上車向湖的位置駛去。
這里距離太湖很近,葉雨晴說只有15里路。
用了10分鐘左右的時間,5人就到了湖邊。
把車停好,幾人打著傘,向湖岸線走去。
此時雨依然在下,不過小了很多。
另外也沒有刮很大的風,不然還是很可能會把他們的衣服淋濕。
走到湖邊看著遠處的水景。
可能是因為雨水的關系,霧蒙蒙的一片,似夢似幻。
這樣的情形,也只有在雨天能夠看見。
他們沒有停留,而是沿著河岸線往前走著。
或許是下雨的原因,雖然今天是周六,但一路上很少看見有其他游玩的人。
往前走了大概一里路,他們看見湖邊一處位置有3人穿著雨衣正在釣著魚。
下雨天釣魚也很正常。
雨天的魚更加活躍,更喜歡到處游走,被釣起來的可能性更大。
很多有經驗的人,也更喜歡在下雨天的時候釣魚。
當然,對于一名釣魚上癮的人來說,風雨無阻,哪怕是烈日高懸,曬脫幾層皮,或者說冬天凍得渾身發抖,依然會釣魚。
“那人好像釣到了!”
正走著,突然間,3人中有人收桿了,只見其魚竿已經被拉彎,左右晃動著。
看見這樣的情形,田斌說道。
“是的!魚應該不小。”
看著桿子晃動的樣子,常順道。
“你們想不想釣魚,要是想的話,我家有魚竿。”
葉雨晴看了他倆一眼,試著問道。
“以後再說吧!今天還是算了,看看就行!”
“是啊!下次來了再說。”
說著話,他們就走到了釣到魚的那人附近。
此時這人還沒有把魚釣上來。
不過能看清是啥魚了——是一條大草魚。
魚還在水里游動著,應該是肚子里面的水還沒有喝飽。
等喝飽了,它就沒有力氣在水里游了。
又等了一分鐘左右,草魚終于被釣了起來。
目測了下,估計有五六斤重。
這人把魚放好,換上餌料,繼續釣了起來。
過了不久,另外一人也釣到了魚,他釣到的是一條翹嘴,不是很大,只有半斤左右。
再往後,重新丟下餌料的人又釣到了魚、三人中其他那人也釣到了魚。
…………
“阿順,你釣魚的技術怎樣?”
看了半個小時,離開那三人,沿著湖岸繼續逛,田斌問他道。
“我只能說肯定不會比他們差!”
常順很自信。
老家的堰塘,小時候他可是經常釣魚的。
特別是十一二歲的年齡,暑假期間,基本上天天釣。
長期的釣魚,他有了自己的見解。
比如說釣魚,要是超過一分鐘,魚漂還沒有變化,那就要提一下魚竿,也就是說,輕微的挪動一下餌料在水里的位置。
這個位置可能還是原位,但動一下,跟不動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超過三分鐘還沒有魚吃餌料,那就要把魚鉤扯到岸上來,檢查一下餌料,可能是餌料脫落了,魚鉤露在了外面。
或者說是餌料沒脫落,但魚鉤露在了外面。
基于這樣的經驗,每次他都能掉很多魚。
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經驗之談。
別人的經驗怎樣,每個釣魚人,在實踐中,都有自己的認知。
逛到四點左右,雨已經停了。
雨停之後,出門玩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這次來,宋芫依然帶著相機。
回到面包車里,她把相機拿了出來,大家在湖邊一些開闊的、或者背景迎著特別地段的位置拍了幾張照片。
還讓會拍照的行人幫五人照了兩張合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到五點半左右,他們就返回了。
吃飯前,葉雨晴的父親把他在土場撿鐵時撿到的一些物品拿了出來,讓常順幫他看了下。
他撿到的主要是一些瓷片,另外還有石器制品、古磚、瓦當。
撿的這些品種,是平時吃飯時,葉雨晴听他說到過了的。
能賣錢的東西,那些種類,她在電話中,也告訴了葉庭方。
任何人在湖城這邊的渣土場撿東西,或者在其它城市的一些地方撿東西,跟他沒有任何的利益沖突。
就算別人不撿,那些有價值的物品,還是會被埋沒在泥土里。
而撿起來,才能被大家看見、欣賞。
常順看了他撿到的物品。
其中好些的有一個鈞瓷大碗,6塊古磚,3塊瓦當以及一個石盆。
鈞瓷大碗,口徑約20公分,高約12公分,很厚實,邊緣一處地方有一塊核桃大小的紅色痕跡。
不過器型並不規整,有點歪的感覺。
很明顯是民窯瓷器。
元代的鈞瓷很多,通常比宋代的價值低了太多。
6塊古磚,4塊帶“書院”字樣磚,兩塊漢代側面“魚”形圖案磚。
3塊瓦當,是漢代的文字瓦當。
石盆材質依然是青石,圓形,側面雕刻有精美的蓮花、蓮子、魚形圖案。
可能是因為不懂,葉庭方撿到的瓷片,粗瓷跟細瓷並沒有區分開。
另外還有少部分現代的碎瓷片,他把它們也撿回了家里。
所有瓷片他都混合著裝在了一起。
現在既然在這里,常順就跟他講解了怎樣區分的問題。
還幫著把那些粗瓷的、現代的瓷片挑選了出來。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