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來這麼早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亮是哥踹彎的 本章︰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來這麼早啊

    年後,經過一個多月的正式搬遷,不論是ja區京城西路,還是區徐家匯路,搬遷的住戶已經不少。

    這一個多月以來,一方面因為距離有些遠的原因。

    另一方面探測尋寶、加上選書等原因,常順一直沒去那些搬走了的拆遷戶家里尋找掃蕩。

    3月28號,也就是周日,陪葉雨晴去田斌家的第二天,中午吃飯,父親跟爺爺奶奶打了電話,說好了4月2號回老家,3號祭祖。

    今年的清明節,包括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他都打算回去一趟,給祖先掃墓。

    今天是周一,29號。

    趁著2號回家之前的這三四天時間,常順準備在兩處拆遷區逛一下。

    去那些門窗被砸,人已經搬走了的住戶家里掃蕩一遍,踫踫運氣。

    早上跟宋芫一起吃過早飯,他就開車去了ja區京城西路那邊的拆遷棚戶區。

    到了地方,把面包車找了處合適的位置停好,他就向搬遷戶住的區域走去。

    一路上,能听見敲打門窗以及玻璃破碎的聲音。

    這種熟悉的聲響,不用說,是拆遷的工人正在工作。

    這里的工人,之前來,從那些騎著三輪車回收廢舊的人手里購買東西、遇見時,常順也接觸過。

    還跟他們閑聊了幾次。

    通過聊天,他知道這邊的拆遷,分成了兩個班組。

    每個班組被安排去搬走了的住戶家拆房子的人,依然是三個人。

    而這六人的年齡,也是四五十歲左右的樣子。

    為啥拆遷區都找這樣年齡的人,常順的想法是︰

    “一般過了40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做事更加沉穩踏實、吃苦耐勞。”

    當然,這只是他自己觀察發現的,別的地方,可能不一樣。

    先前發名片,常順跟每個班組的其中一人也留了電話。

    留了電話的二人,其中一個班組的拆遷師傅姓丁,另外一個姓祝。

    只要進了拆遷區,在這個年代來說,必定是旱澇保收,就算撿不到東西,晚點去那幾處廢品收購站,也能選到舊書。

    過來了,他怎麼的都不會白跑一趟。

    “常老板,今天來這麼早啊!”

    走到一處拐角,他遇到了個熟人,是在這里騎三輪車做回收舊貨業務的周老板。

    對方看見了他,跟他打著招呼道。

    看他樣子,是準備在這邊的一家住戶家里購買東西。

    “是啊!有兩天沒來了,今天就來得早一點。你弄到我能要的東西了嗎,那種精品啥的?”

    他也跟他打了招呼。

    “沒有,一會兒要是弄到了,我打你電話!”

    “行!”

    簡單的聊了兩句,常順繼續往前走去。

    邊走邊觀察。

    很快,他就發現了一處歷史建築樣式的民國時期風格的老房子。

    今天過來尋寶,他本來就是抱著先掃蕩老房子的目的來的,房子越老,他越喜歡。

    因為除了表面,牆里、大梁、瓦片以及地面之下,都可能存在未知的物品。

    這戶房子沒有院子,是那種木式結構兩層樓,佔地面積,從外面看,是兩間房。

    木制門窗已經被拆遷的工人砸了下來,隨意的扔到了地上。

    常順直接走了進去。

    進到房子里面是一個大廳,從大廳往里看去,有一處走廊。

    通過走廊,又可以看見後面的一些情況,好像是個小房子。

    跟走廊共用的那面牆靠近牆邊有一個通往二樓的木式樓梯。

    走廊的另外一面是兩個房間。

    這樣的設計,很多老房子兩間房,都是這樣。

    沒有急著探尋其它地方,他先在大廳看了起來。

    大廳內有一個實木櫃子,兩個八十年代的老式沙發,幾張有些殘缺的凳子、椅子。

    地面很雜亂,破鞋子、爛襪子扔的到處都是。

    還有被敲碎的壇子、罐子的殘片,一些塑料袋、木衣架、包裝盒等其它生活用品。

    牆面貼著的有明星印刷畫、掛著的還有玻璃工藝畫。

    看了一圈,沒有發現真正有價值的物品,常順走向了老實木櫃子。

    他先看了一眼櫃子的材質,木料很一般。

    櫃子面上放著一些酒瓶,有一個八十年代的茅台瓶子,他把它單獨拿了出來,打算一會兒帶走。

    打開櫃門、抽屜找了一遍,他又找到了一個竹子雕刻的印章,一個工作證。

    工作證是60年代的“某某廠區工作證”,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大廳沒有其它發現,常順把尋找到的物品拿著,又向走廊走去。

    站在走廊看了下,他看見木制樓梯下面也有不少東西。

    這些東西,比較顯眼的有︰

    一個木制的臉盆架、一個木頭搓衣板,一個竹筐、一個馬口窯的壇子、一個抄魚用的魚網以及一把掃帚。

    其中竹筐里面還裝著一些煤炭、汽水瓶等。

    常順看了看臉盆架、搓衣板的材質,木料一樣很普通。

    漁網看上去很不錯,也很結實。

    覺得不重,他把它單獨拿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看見其它有價值的物件,常順又去走廊旁邊兩間隔開的小房子里尋找著。

    兩處房間,都有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衣櫃、木箱子。

    可能是覺得這樣的家具過時了,所以搬遷戶包括拆房子的人都沒有把它們弄走。

    畢竟到了04年,在滬市這種國際化的大都市,新蓋的小區房,基本上都是高樓大廈、高檔小區。

    其裝修風格,已經完全變了。

    在里面挨著掃蕩了一遍,在一處老衣櫃上面放著的一個布制老羽毛球收納袋里,他居然有意外收獲︰

    從中找到了一張獎狀以及一張“喜報”。

    獎狀是五十年代的“先進生產者”獎狀,廠區的,中部上方位置有偉人圖像,蓋了很多紅章。

    喜報是特殊年代的,面上有偉人語錄︰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里面的內容是…………某某同學,積極報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僅是本人的光榮,也是家庭的光榮!

    特此報喜。

    獎狀跟喜報年份比較早,都很有價值。

    從衣櫃上面留下的痕跡來看,收納袋先前還被人動過,但拉鏈卻並沒有被人打開。

    或許正是因為覺得它是空的,里面沒有球拍,所以才沒被拆遷進來的人多加注意、沒被拿走。

    常順能夠發現它們,也是抱著不錯過、不放過任何細節性的問題。

    離開兩處房間,他又向後門那邊的小房子走去。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方便以後閱讀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來這麼早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來這麼早啊並對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