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多月,常順依然在渣土場、河堤邊上忙碌著,時不時的也會去拆遷區。
那晚溫馨借了他的錢,第二天中午,就把欠的錢還給他了。
還說要請他吃飯,不過他並沒有去。
在常順問她那晚為啥逃跑時,她把原因說了出來。
說是被所謂的閨蜜好友出賣,那晚差點失去了清白。
一個女孩,在外面不夠小心,交友不慎的話,確實很容易出問題。
自己開了幾年的出租,晚上接送那些似乎是做業務的女孩或者女人,或者偶爾听一些人說過的話,多多少少的也听到過一些傳聞…………
女人雖然比男人專情,但因為某些不好的因素下了水,“接觸”的男人多了,也會變得破罐子破摔。
半個多月的時間,常順去余師傅家里買了一次東西。
他家的銅錢在三人中最多,有61斤。
據余師傅所說,當初渣土場的銅錢是他最先發現的,他佔的位置最好。
那天他說讓常順去他家里,應該也是考慮到了有點多,不是很方便拿的原因。
除了銅錢,他家里好點的物品還有一個清朝時期的哥釉隻果罐、一個大銅鏡以及一個青石雕刻的獅子。
哥釉隻果罐成年人拳頭大小,很厚實,看上去很精致,年份估計是清朝時期。
大銅鏡是“五子登科”鏡,直徑約16公分,應該是明朝時期的。
石獅子高約40公分,重約100斤,這個看上去也是清朝時期。
購買余師傅的東西,他一共花了4400元。
常順在渣土場,河堤這邊探測、尋找,也發現了不少物品。
其中好點的有︰
一塊銀錠,一個銅香爐,5塊銀元,三枚大銅錢,一個鎏金帽頂。
銀錠是10兩束腰船型銀錠,看形狀,是明朝時期的。
銅香爐宣德爐的樣式,年份不是很早,民國時期。
之所以看著是民國時期,這個他听一些專業玩銅器的同行說到過,他們說從銅的顏色上可以進行區分。
到了民國,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時期煉出來的銅,純度更高,屬于精銅,通常帶著巧克力色。
而這個香爐局部的顏色,就是這種顏色。
銅色表面暗淡一些,泛著青色,類似青銅器一樣的顏色,基本上都是民國之前的。
5塊銀元,兩塊三年袁大頭、一塊孫船銀元、一塊“站洋”、一塊“鷹洋”。
站洋是英國造,鷹洋是墨西哥造,兩種都是外國銀幣。
滬市作為國際大都市,在清末跟世界各地交往密切,在河道發現這些並不稀奇。
站洋的價值,跟三年袁大頭差不多。
鷹洋的要低很多,差不多三塊鷹洋等同于一枚袁大頭的價值。
三枚大銅錢,一枚“咸豐重寶當五十”,一枚“永昌通寶折五”,一枚“長命富貴、金玉滿堂”花錢。
鎏金帽頂很精致,表面刻有復雜的紋飾,看著有花紋,也有幾何紋。
它的最上面裝飾著一顆10歲左右小孩拇指大小的橢圓形水晶珠子,周邊嵌有瑪瑙、松石、珊瑚等“寶石”。
不過有幾處嵌寶石的位置,寶石已經脫落、遺失掉了。
在拆遷區、廢品收購站,常順購買到的那些物品,也有6樣比較好的。
這6樣物品︰
一個木托盤,一本線裝古籍、兩個老收音機、一個座鐘,一個偉人半身瓷像。
木托盤長方形,長約40公分,寬約一尺,材質是黃花梨的,托盤的四個側面雕刻有精美的花卉圖案。
線裝古籍是一本醫書——《脾胃論》。
這本古籍,是手寫本,字寫的規規整整,特別好!里面一些地方,還有詳細的標注、說明。
兩個老收音機,一個民國時期米國產的“勝利牌”電子管收音機。
另外一個是五十年代滬市公私合營“美多牌”電子管收音機。
座鐘是民國時期的“寶塔三星”座鐘。
偉人半身瓷像,高度約37公分,最大寬度約一尺,正面側面下方有“偉人萬歲”四字,底部有款——“唐山陶瓷廠”。
這樣的瓷像,他了解過,相對于其它大多數地方,“唐山瓷廠”的,價值都很大。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些票據、煙標酒標、連環畫、電影海報、宣傳畫等紙類物品,里面也有比較有價值的。
只不過這些,在這個年代,它們的價格還沒被真正炒起來。
期間常順也出售了兩次物品。
一次還是售賣給了劉老板、沈老板、李老板。
他們三人購買的是那些銅錢、銅元、普通銀元、哨子、瓷器、雜件以及拆遷區的一些物件等。
東西不少,其中︰
余、吳、高三位師傅的銅錢差不多有近百斤。
常順父子二人發現的銅元有150多斤。
還有半個多月以來他又尋找到的一些。
那些哨子完整的、殘了的,包括三舅的那些,一共差不多有400個,完整的117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它瓷器、民俗物品、雜項等,一樣有很多。
另外一次,是沈老板之前介紹認識的房地產開發商周老板,他需要佛像,到他這里買走了一個鎏金的。
這個佛像,是從拆遷區張女士家老宅發現的那個。
兩次出售物品,他一共賣出了50萬左右。
除去各種開支,加上之前自己手里的錢,目前一共差不多有260萬。
當然,最近弄到的一些物品,他並不是都售賣了出去,比如說明朝“青花三足爐”、觀音瓶、獅子形秤砣、鎏金帽頂、偉人半身瓷像等。
半個多月的時間,他之前在孔女士那邊發布的招聘保安的信息,人已經招聘到了。
是位26歲的青年,名字叫做劉國明,川省人,已經結婚,今年才來的滬市。
他的老婆王芸在附近某廠上班。
兩人在外面租的有房子,剛好距離舊書店不遠。
通過接觸、了解,他發現對方各方面都比較好。
川省人,在外面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招了人,書店的安全性更有保證了。
期間常順抽空還去別墅房子裝修那邊看了幾次,主要是看下那邊的進度情況以及所用的材料情況,確保質量。
時間很快到了月底。
26號的傍晚,他剛從拆遷區回到舊書店,田斌拉著葉雨晴走到了跟前。
“阿順,明天不是周六嗎,我跟雨晴商量好了,帶她去跟我爸媽見一面,跟你請個假。
另外我跟她認識也是因為你。
你可是我們的“月老”!所以我倆也想讓你跟宋芫一起去,你可不要推辭!”
田斌看著他,一臉笑意道。
“行!那我這個“月老”就跟著去一趟!”
常順也沒有拒絕。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